董賀
摘要:工程機械行業經歷了世紀初“黃金十年”的高速發展,2011年達到歷史高峰后歷經五年持續深度調整,2017年開始大幅復蘇,文章通過總結梳理工程機械行業發展階段及特征,分析近年工程機械走勢、驅動因素等,找出本輪中國工程機械復蘇與“黃金十年”的不同,分析新時期中國工程機械行業未來的發展趨勢,旨在為工程機械行業的發展提供思路。
關鍵詞:工程機械;發展歷程;發展趨勢;差異分析
1工程機械的發展現狀
1.1系列化、小型化、微型化、特大型化
系列化發展是目前我國工程機械的主要發展形式之一。很多國際公司已經開始進行產品系列化應用,從而推出了不同形式的產品。而且這使得產品更新速度明顯提高。現階段國際對于工程機械的研究呈現出兩極化,主要以小型化和大型化兩種設備為主,以此來滿足不同用戶的具體需求,這也是未來工程機械發展的主要方向之一。小型化及微型化方向發展在全球已經是有目共睹的。通過使用工程機械設備來代替人力勞動,既能夠有效提高生產效率,又能夠降低人力資源的投入,而且微小型化工程機械設備的應用范圍也非常廣泛,尤其是針對一些不適宜人力進行操作的范圍可以使用小型及微型工程機械。小型工程機械技術無論是在國內還是國際中發展都尤為迅速,其應用范圍也十分廣泛,尤其是在日本的應用已經得到了充分的證明。
1.2一機多用,作業功能多樣化
一機多用,作業功能多樣化也是目前工程機械設備比較突出的一大特征。這種發展趨勢及功能打破了原有單一功能的限制,該技術主要是由于液壓技術的發展和應用,科學合理的液壓設計能夠幫助裝備完成不同的功能。同時由于裝置更加趨向于拼接安裝而成,所以其更換十分方便,可以根據不同的功能進行液壓的快速更換,從而滿足工作現場的具體功能要求,相關工作人員只需在操作室就能完成絕大多數的功能。而且在未來的發展中,工程機械也更將趨于功能多元化,真正實現一機多用,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工程機械的應用范圍。比如液壓挖掘機操作機具的功能多樣化,只需使用同一個主機就能夠進行挖掘、裝載、破碎、剪切和壓實等具體功能。在開展市政道路的施工和養護過程中,功能多元化顯得十分重要,因為其要進行清掃、除雪、挖掘、破碎及壓實等一系列操作功能,所以在未來的發展應用中將會得到進一步的深入研究。目前市場中不同廠商都開始加強對于功能多元化工程機械的研究和開發應用,從而提高其市場占有份額。而且還出現了很多大型工程機械設備公司開始向小型及微型工程機械轉型,加大對于功能多元化工程機械設備的開發,這也將是未來從機械技術的發展趨勢之一。
1.3現代設計的應用
對工程機械產品的技術要求決定了其設計要求,中高端的工程機械產品首先要具有最佳的生產能力,并且在有限的材料用量前提下具有良好的工作可靠性;同時,對于用戶具而言,還需要有最好的操作性能和最佳的人體操作舒適性;最后還應具有美觀的造型和色彩。可見,在設計時應用現代設計方法:機構的優化設計、結構件及零部件的剛度和強度設計、現代化操作系統自動化和狀態監測系統設計、人機環境系統設計和產品的造型設計,是實現工程機械產品特性的有效手段。
CAD在協同設計系統下實現定制化設計開發。工程機械產品結構復雜、技術含量高、設計周期長,為滿足客戶對生產產品的需求,定制化設計具有重要意義。由于其結構的復雜性,客戶期望能夠實時可視化的定制產品,清晰地表達出個性化需求。通常使用的CAD等三維設計能夠更加形象直觀地展示產品設計,預先演示產品最終的動作以及形態,進而對產品的產出風險進行大幅度降低。
綜合多種設計方法實現綠色化設計開發。工程機械的綠色化設計可以從低能、節能,以及能量回收等多角度來實現。工程機械的工作裝置大多由連桿機構組成,開展機構的運動學和動力學分析、優化設計技術的研究,關注機構的最佳運動軌跡和運動速度,力圖設計出具有最佳動力傳遞方式的工程機械的產品,以此實現工程機械的低能耗。
1.4工程機械的智能化
當代工程機械智能化的發展主要是朝著兩個方面發展的,第一,工程機械的單機集成化技術以及智能化的控制操作技術,第二,工程機械在實際運用當中的智能監測,遠程監控以及預報故障診斷技術。
工程機械的單機集成化技術以及智能化的控制操作技術。工程機械的單機集成化技術以及智能化的控制操作技術還包括兩個主要的技術,即機電液一體化控制的自動換擋變速器技術,機電液一體化控制技術可以分為液壓式自動換擋技術以及電液式換擋技術,單一的自動換擋技術也可以為機械的自動化帶來許多的便利與動力,但是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一體化的自動化變檔技術的運用使得機械的運作更加靈活快速,在性能上也得到了更大的提升。
工程機械在實際運用當中的智能監測,遠程監控以及預報故障診斷技術。智能監測技術即機械可以通過科學技術的運用實現智能化的監測,比如遙感技術的運用,遙感即遙遠的感知,又被稱為人的視力的延伸。
2未來中國工程機械發展趨勢分析
2.1工程機械保有量巨大,未來需求以更新驅動為主
據工程機械協會數據,截至2017年年底,工程機械保有量在690萬~747萬臺,巨大的保有量背景下,隨著設備的使用壽命到期,更新需求隨之而來。不同品類的工程機械使用壽命不同,以挖掘機為例,挖掘機普遍壽命大致為10年,那么2007—2011年銷售的產品分別在2017—2021年進入更新周期,更新為近年工程機械的銷量提供了強力支撐。本輪復蘇不是投資拉動,而是以更新需求為驅動要素,因此也決定了未來行業的波動性降低,不會出現投資急剎車導致行業大幅回調的可能,未來的可持續性強。
2.2機械化替代持續
對比國外成熟市場,我國工程機械“設備替人”趨勢仍將持續,相對來說主流施工領域的機械替代空間較小,但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趨勢,勞動力短缺,人力成本不斷上升,而且機械作業比人工作業效率更高成本更低,都將促進在設備替代方面滲透率逐步提升,尤其是《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出臺,農業、農村領域投資建設將提速,在農業、農村領域機械替代人工效應趨勢愈加明顯,拉動中小噸位工程機械設備需求。
2.3國際化發展趨勢
對比卡特彼勒、小松等國際巨頭國際化程度,國產品牌仍有較大的差距,國際化發展是國產品牌的共識,國際化是我國工程機械領軍企業成長為國際性企業的必經之路,行業領軍企業也開始以逐步擴大海外投資,并購、建廠、設立研發中心等形式,全面提升更加貼近當地市場、貼近客戶,深度參與海外市場競爭來拓展海外市場。同時,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實施,國內大型施工單位海外項目漸增,帶出施工設備越來越多,由此帶動市場需求量上升,也為工程機械出口市場帶來了支撐。
結論
黨的十九大作出了“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這一歷史論斷。同樣,在工程機械行業復蘇的背景下,中國工程機械企業要抓住歷史機遇向高端產品迅速邁進,從國內市場向全球裝備市場全面挺進,積極融入全球變革浪潮,搶占未來競爭制高點;要看到與國際巨頭的差距,對標分析找差距、找不足,系統地提升企業的綜合能力,系統地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通過系統的提升實現市場地位的提升;即便當前行業回歸了高盈利期后仍將風險防范放在重要位置,要跳出低端、低檔次、同質化、粗放式發展的競爭格局,全面走向高質量發展道路。
參考文獻:
[1]李亦銳.國外工程機械新技術、新結構與發展趨勢[J].機械制造與自動化,2006,35(5):8-10.
[2]王世明.工程機械液壓系統故障監測診斷技術的現狀和發展趨勢[J].機床與液壓,2009,37(2):175-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