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鳳儀



江蘇省蘇州中學園區校秉承蘇州中學辦學傳統,堅持“融合東方文化與西方文化,融合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的辦學理念,倡導“多元共生、價值尊重、人性完善”,推行書院式生活教育,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與個性成長。
學校校史雖短,但育人成果蜚聲省內外,創造了“國內升學業界一流、國際升學世界一流”的辦學業績。16年中,3名學子榮登“福布斯30歲以下精英榜榜單”,37人進入牛津、劍橋深造,社會各界和廣大家長共同“見證奇跡”。僅2020年度就有一百多人次在國際及國家省市各級大賽中獲獎,13人分別被美國、加拿大、英國等國際名校以全額或半額獎學金錄取,走上了通往哈佛、劍橋、東京大學的橋梁........這些成為蘇中園區校得到社會廣泛認可的最好見證。
而在蘇中園區校里名為“西馬先鋒”的黨總支,每個黨員老師都秉持“為人正、為人真”的校訓,擔負著傳播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責任,用自己的全身心投入換來學生的全面成長,為蘇州學子的“創夢樂園”注入源頭活水,迎接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
六個支部,奏響黨建工作最強音
園區校以黨建為基,以“誠、思、信、勇”的蘇中本部四字校訓和“為人正、為人真”的園區校校訓為出發點,將“正、真、誠、思、信、勇”六字分別作為六個支部名,這既是體現蘇中黨員發揚“蘇中精神”,也是通過校訓來鞭策黨員教師謹記育人責任使命。
六個支部分別由年級的黨員教師組成,肩負著學生和學校發展的重任,乘風破浪、砥礪前行。無論什么時間、什么地點、任何身份,他們都保持著一個共產黨員的鮮明形象,在教育教學崗位上發揮先鋒模范作用。
初一“誠”支部黨員教師在初一學生入學后開展了一系列寄宿制生活教育活動;初二“正”支部黨員教師積極配合年級做好學生引導和幫扶工作,成功拉回了在青春期“迷路”的孩子;初三“真”支部的黨員教師把黨支部的活動和初三年級的工作相結合,在初三的延時服務、答疑輔導和班主任等工作中身先士卒,勇挑重擔;高一“勇”支部每一位黨員非常注重政治理論和黨史的學習,從黨史中汲取力量,激勵自己和全體同學勉力向前;高二“思”支部黨員教師犧牲午休時間、下班時間,為有需要的學生“開小灶”,順利完成了學業水平測試和西馬國際課程英國項目的評選;高三“信”支部黨員老師將學生的健康發展放在第一位,針對高三學生學習壓力大等各種學習困難、心理問題,結合學生個人情況和學習特點,點對點進行輔導。
用每一份初心,筑每一個夢想
蘇中園區校的每一個黨支部都是一個“行動支部”,支部建設與年級工作緊密結合,支部一班人既是“指導員”也是“戰斗員”,實現了教育教學與師德師風的“雙引領”,為學生們的未來發展貢獻力量。
每個黨員老師都以“愛校如家、愛生如子”為信條,競競業業,忘我奉獻。徐學老師是“勇”支部的典型代表,疫情期間,徐學制定年級防控方案,填寫表格、匯總數據、落實檢查.......全方位輔助學校做好本年級疫情防控工作,常常來的最早,走的最晚,保園區蘇中學子平安。范雅溫老師作為“正”支部的一名普通黨員和初二年級部主任,多次在班級里進行了防疫知識的主題班會和集體宣教,更創設系列班集體活動課程,打造班級建設的“標兵”形象。
像徐學和范雅溫這樣的黨員教師在園區校比比皆是。園區校的教師隊伍由蘇中本部派遣的頂尖教師、蘇州市屬學校抽調的骨干教師以及面向全國嚴格選拔的優秀教師組成,特級教師、學科帶頭人占總數的近三分之一,整體水平高,復合人才多。好老師就是好課堂,正是靠著這些教師們對教育初心的恪守,對教育使命的擔當,才讓更多的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
好學生的成長還需要好課程的滋養。園區校這個“地球學習村”多年來致力于構建適合每一位學生個性發展的、可選擇的課程體系。其中西馬濕地生態園生長出的“濕地文化課程”,吳地文化滋養出的“姑蘇游學課程”,“大閱讀教育觀”孕育出的“全科專題閱讀課程”,雙融合辦學理念催生的“藝體融創課程”等特色顯著、品質優異、成果豐碩,斬獲大量各級各類獎項,“濕地文化課程”更榮獲基礎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采取“大學預科—本科—碩士”貫通式培養模式的“西安交通大學少年預科班英才計劃”是園區校的特色項目之一,點滴鋪就孩子們的成才逐夢之路,眾多精英學子成為各行業國家棟梁。
飄揚的黨旗指引著前進的方向,凝聚著園區校發展的力量。在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之際,園區校黨總支將繼續引領廣大師生不斷創新、探索和強化黨建工作,精準發力黨建與學校教育教學的結合點,讓優秀的園區校學生猶如點點星火閃耀大地。
在蘇中園區校這塊逐夢創夢的理想空間中,學生們正在發芽、開花,成長為“地球學習村”中的“學習能手、陽光少年”。
攝影 劉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