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延平
摘要:隨著我國教育的發展與改革,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步入了一個全新的階段。 為深入貫徹落實新時代全國高等院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精神,進一步夯實本科教育的基礎地位,推進課程與思政相結合,激勵引導廣大教師積極投身于本科教育改革,提升教師教師的教學設計和課程組織能力。一方面高校思政課程是引領學生立德成人引導學生立德成人、立志成才的主要課程體系,肩負著學校貫徹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任。另一方面體育課程作為高校在校生的必修課程,其與思政課程一樣,具有著育人性。兩者的融合教育,在實現體育課程育人目標的同時,也有利于構建高校的思政工作體系,增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和親和力。
關鍵詞:高校體育;思政;融合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 年)》 中指出,要把育人為本作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這為高校體育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不僅要提高大學生的身體素質,還要讓學生在體育鍛煉中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錘煉意志,體現“育人為本”的教育觀。這就要求高校體育的教育模式、手段、內容要全面升級,在進行一些常規體育項目教學的過程中,融入更多思想、精神、道德等層面的教育內容。在這一大趨勢下體育教育和思政教育的融合發展就逐漸成熟起來。
一、“體育思政”理念對高職體育的影響
在教育領域,應將“立德樹人”作為教學活動的根本任務,制定完善的教育教學體制以及人才培養體系,并將其作為教育強國的重要方法。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在人才培養方面,需關注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通過建立健全教育體制,關注學生全面發展的要求,才能夠培養學生綜合素養。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應充分發揮協同效應,并堅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高度重視體育課程教學,在體育課程教學中,鼓勵學生享受體育運動的樂趣,強身健體,同時鍛煉堅定的意志。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思政教育課程教學至關重要,但是教學方式單一,導致思政教育成為“孤島”。根據新的教育教學理念要求,應不斷拓展思想政治教育視野,而黨和國家針對體育教學以及思想政治教學也提出新的要求,應重點關注思政領域研究。
二、思政教育與體育教育結合的必要性
體育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體育課是我國大中小學校針對所有學生開設的公共必修基礎課程。體育教育不僅能教授學生運動知識與技能,而且也是培養學生身心協調發展、塑造人文精神與意志性的重要途徑。把思想政治教育滲入到體育教育中,不僅使學生在參加體育教學活動的過程中獲得健康的體質,也能在體育運動中感受到競爭、合作、奉獻與愛國精神,從而完善學生的人格,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1. 貫徹全國思想政治工作會議精神
體育教育是促進學生身心和諧發展,寓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科學教育、體育技能教育于身體活動并有機結合的教育過程,是學校落實立德樹人、實施素質教育和培養全面發展人才的重要途徑,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使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學校的所有課程都有著教育人的功能,作為教師都有教育人的責任,學校所有課程要體現出思想政治教育,與思想政治課的育人形成協同作用。針對這一理念,學校要加強體育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要深刻的了解體育教育在提高思政教育質量與水平中起到的的積極影響。長期以來,學校體育教育更加注重學生的體育運動技能、體育運動的參與以及身體健康狀況等目標,而較少關注學生的思想教育與心理健康。體育教育與思政教育的有機融合是推動素質教育、深化教育改革的重要途徑,是貫徹全國思想政治工作會議與全國教育精神的需要。
2. 新時代教育人才培養的需求
中國共產黨的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宣布,中國的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一個新時期。中國的教育應該加強培養可以承擔起國家復興偉大任務的新人才。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國高等教育肩負著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務 , 必須堅持正確政治方向”“教育必須把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作為根本任務,培養一代又一代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立志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奮斗終身的有用人才,這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務,也是教育現代化的方向目標”。學校要貫徹國家教育方針,為社會培養全面發展的新人才,因此學校要將思想政治教育整合到各個課程中,其目的是:轉變教學課程僅重視知識與技能,而忽略了德育和育人的問題。而體育教育與思政教育的融合,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綜合水平以及綜合素質,幫助學生更好地健全自己的人格,并通過體育運動鍛煉自己的意志,這不僅是實踐發展的需要,也是新時代教育培養人才的必要趨勢。
3. 新時期學校體育改革的需要
體育教育是學校體育的中心環節,也是學校教育體系的重要構成。傳統體育教育比較注重學生身體素質與運動技能的提升,因此體育教師也更重視體育活動,而忽視理論教學,認為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師與輔導員的工作,既沒有認識到體育教育中包含的思想政治因素,也未意識到體育老師也肩負著德育的使命與責任。習近平總書記提出,“體育強國夢和中國夢息息相關”,中國夢在體育方面的具體體現就是體育強國夢。體育教學不僅要向學生教授體育運動的知識與方法,而且要為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而著想,同時還要塑造學生良好的意志品質。新時期,我國學校體育教育改革應以素質教育的實施與德智體美勞綜合發展為目的,踐行體育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發展。
總結
體育教育與思政教育的融合是一項長期、系統并持久的教育過程,在此過程中要堅持循序漸進,不能急于求成。學校體育教師必須意識到體育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價值所在,并能通過有效措施來增強體育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總之,體育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相結合是體育教育發展的趨勢,這種趨勢要求我國學校在人才培養方面,要重視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不僅讓學生掌握運動技能,還應教會他們怎樣應對挑戰、怎樣面對困難以及如何培養團隊合作精神等思政理念,將學生培養成為身心健康全面成長的人,進而成為新社會的接班人。
參考文獻:
[1]習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教育與職業素養教育的融合[N].人民日報,2016(12).
[2]聶國國.試論高職思想政治教育與職業素養教育的融合[J].法制博覽,2019(09).
(婁底瀟湘職業學院 ?湖南婁底 ?417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