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幼兒自主性是指幼兒獨立設定目標,然后依賴自己的力量去實現目標的愿望和能力。相對于成年人來說,幼兒由于認知能力差,生活經驗不足,在日常中十分缺乏獨立、主動完成某一任務的能力,因此從某一角度看,幼兒自主能力的培養、發展與形成是幼兒全面發展的重要標志。
關鍵詞:幼兒教育;戶外活動;自主性
在我國《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指出,幼兒園教育階段是幼兒自主性等品質養成的重要時期,借助各種活動來促進幼兒自主性的發展,有利于幼兒良好個性的養成,進而幫助他們更好適應社會。同時對幼兒自主能力的培養也進行了介紹,揭示了幼兒園階段孩子的學習方式,強調要對幼兒自主性進行重點的保護和培養。由此可見,自主性是幼兒能力發展的關鍵與核心,所以隨著教育改革的發展,培養幼兒自主能力已經成為當下學前教育的重點內容。而戶外區域活動又是幼兒園開展教育的一種重要組織形式,在實施自主性教育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例如在戶外活動過程中不僅能夠讓幼兒去自主探索,強化對周圍事物的感知;同時幼兒的語言能力、身體素質也會得到同步的提升。
幼兒戶外自主游戲不僅要順利開展,還要有豐富多彩的游戲內容。教師可以根據教育主題,豐富戶外自主游戲活動內容,讓戶外游戲活動具有主題性和情節性。如在進行幼兒戶外自主游戲時,教師與幼兒圍繞主題,共同指定游戲的規則,并對游戲的開展進行設計,確定游戲人數和參賽隊伍,設置游戲獎項等。幼兒在這種主題情境下進行游戲,不僅可以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而且也能充分感受到游戲活動的自信。
拓展戶外區域活動空間,提供更多材料。在戶外區域活動中培養幼兒自主能力,必須建立在對戶外區域活動空間拓展與活動材料的提供之中。這就需要在保證幼兒自由、自主體驗的基礎上,對戶外區域活動進行充分的考慮,拓展戶外活動的空間,可以因地制宜的將幼兒園戶外活動場地進行合理劃分。例如可以根據幼兒園戶外活動區域面積,將區域分為玩具區、跑跳區、鉆爬區、球類區等,然后根據戶外區域活動的要求投放資料,在投放中就需要照顧幼兒之間差異,結合幼兒不同認知能力、興趣愛好等將材料投放劃分為多個層次,滿足不同幼兒發展需求,促進幼兒自主能力的發展。當然在劃分中應避免小塊的分割,導致幼兒自主活動中產生不利影響。除此之外,幼兒戶外區域活動中對于材料的投放要定期進行更換,增加幼兒對活動材料的新鮮感,從而滿足幼兒學習與活動需求。有效啟發,鼓勵幼兒獨立自主幼兒自主能力的培養需要建立在幼兒自主意識的基礎上,讓幼兒自己決定要做的事情,自己拿主意,提升幼兒的主人翁意識與能動性。例如,在戶外區域活動后期材料整理、擺放中可以建立輪值制度,讓幼兒自己決定如何布置戶外場地,自主決定選擇玩具與朋友;活動之中必須通過自己的努力收拾玩具。針對能夠獨立自主完成這些任務的幼兒,教師可給予一些獎勵,鼓勵每個幼兒都發揮自己的能動性,去爭取小紅花、爭取獎勵。其次在幼兒活動中,也需要鼓勵幼兒積極與同伴交流,主動溝通。
在建構模型的游戲區域,以前教師對孩子的游戲總是會千叮嚀萬囑咐,這個工具一定要這樣操作,那個房子這樣搭才不會倒。這會導致孩子不敢放開玩、不會玩出新花樣。教師不再是游戲的主導,而是站在兒童的視角來看游戲,才能真正去關注幼兒,保護和支持幼兒的游戲自主權。游戲,出發點就是為了幼兒本身。今天我要建構一座城堡,那我們自己來設計,做自己的建筑設計師,設計好了幼兒自己來搭建,孩子們在戶外搭建的空間變大,他們的創意也無限發揮。野戰營中,孩子自己會組織游戲,孩子們戴著帽子,端著槍支,個個都像神奇的小戰士。孩子們真的是天生的表演家,他們完全沉浸在角色中。滾、翻、匍匐前進、攀爬、跳躍,成為孩子們歷練的場地。戶外野戰營游戲活動給孩子們帶來了全新的新鮮感和趣味感,也讓孩子們感受到團隊合作的快樂,更重要的是讓孩子們在這些自主游戲的組織中增強了交流、組織等能力。
幼兒戶外自主游戲活動好不好,關鍵還要看教師對活動的重視程度,因此幼兒園還要加大對幼兒教師的培訓力度。幼兒教師在組織幼兒進行戶外自主游戲時,要提高自身對游戲的重視程度,嚴格要求看管好幼兒。在幼兒進行戶外自主游戲活動前,教師要讓幼兒明白如何進行戶外自主游戲,以及在游戲過程中要做些什么,有哪些注意事項,如何使用游戲材料,避免幼兒在使用游戲材料時產生傷害。另外教師在幼兒進行游戲活動前,要提前做好熱身活動,減少活動傷害可能。同時,教師要與幼兒家長及時溝通,對幼兒的身體狀況及時了解,才能讓幼兒玩有所樂,玩有所得。
開展自主性戶外游戲活動,其中最重要的要求就是幼兒自主參與,教師不參與其中,但是,在游戲開展期間,教師應結合幼兒游戲情況適當對其進行指導。比如幼兒在游戲期間產生放棄的想法時,教師應適時鼓勵幼兒;再比如幼兒在游戲期間不知道如何解決問題時,教師應對其進行適當指點,以此確保戶外游戲有序運行。例如,在進行戶外游戲攀爬活動,幼兒需要通過“攀爬”提升自身身體素質以及完成攀爬任務,但就攀爬這個任務來講,本身具有一定的危險性,雖然保護設施安排妥當,但不免有些幼兒心理素質稍差或者是攀爬技術不成熟等情況,都會造成各種意外發生,對此,教師應該引導幼兒在攀爬過程中發現其中的安全問題,學會如何克服問題,對整個游戲過程進行全面監督,例如拍照、拍視頻等,在這個過程中隨時觀察幼兒,并尋找合適時機對幼兒進行教育。
游戲活動中教師最容易做的事情就是放手讓幼兒自己玩,最難做的就是在適當的時候以適當的方式去干預,去指導幼兒行為。教師放手越多就可能意味著活動的結構性越低,意味著活動的目的性計劃性越少;完全放手意味著活動沒有結構,意味著活動無目的性、無計劃性,導致游戲混亂無章、雜亂無序,幼兒低水平的重復;不恰當的指導又會造成教師控制游戲過度導致被動僵化。
參考文獻:
[1]齊琪.戶外游戲教學中幼兒的自主性培養[J].新課程(綜合版),2019(12):154.
[2]彭如英.談教師如何培養幼兒的自主性——以戶外區域活動為例[J].課程教育研究,2019(28):191.
作者簡介:鄒亞紅(1991.07- ),女,滿族,籍貫:內蒙古赤峰市,學歷:本科;單位:松山區第二幼兒園,職稱:初級;研究方向:幼兒戶外活動的自主性
(內蒙古赤峰市松山區第二幼兒園 ?內蒙古赤峰 ?024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