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兒童群體成為網紅的一大類別,但由于缺乏正確媒介素養的引導,兒童網紅深受各種網絡信息的影響,價值觀偏移,身心健康發展受到威脅。本文在分析調查問卷數據和深度訪談結果的基礎上,針對兒童網紅現象加以剖析,總結兒童網紅童年消逝的原因,并結合現有兒童和青少年互聯網使用的一系列保護措施,以期更好地理解兒童在網絡社會中發生的新變化,減少兒童網紅過度化現象,實現全媒體業態發展和兒童健康快樂成長之間的良性平衡。
關鍵詞:兒童網紅;童年消逝;抖音短視頻;媒介素養
中圖分類號:G20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8883(2021)05-0009-02
一、引言
近年來,隨著短視頻火爆,兒童群體已逐漸成為網紅的一大類別。我國學界對于網絡短視頻、網紅現象進行了諸多研究,但是有關兒童網紅現象的研究仍存在空缺。另一方面,短視頻觀眾群體中,少年兒童也非少數人。以抖音為例,年齡18歲以下的抖音用戶占36%,成為觀看抖音短視頻的第二大主力軍。兒童沉迷觀看抖音短視頻,并且辨別能力較差,會出現跟風模仿視頻的行為,由于內容生產的差異化和監管的不力,網絡短視頻中低俗、暴力等違法信息和不良信息的傳播,給兒童的成長發展帶來不利影響。近年來,我國對未成年人沉迷網絡短視頻問題的重視程度逐步提高,但重點多放在對兒童進行保護的措施探討方面。本研究采用實地調查法與問卷調查法對440份樣本進行分析,對兒童網紅的現狀以及兒童網紅的成因與媒體、家庭、學校、社會之間的關系進行研究,以期更好地理解兒童在網絡社會中發生的新變化,減少兒童網紅過度化現象,實現全媒體業態發展和兒童健康快樂成長之間的良性平衡。
二、影響兒童網紅的因素
(一)家庭認知與學歷差異使兒童過早進入成人世界
家庭對于兒童階段的認知不同,影響了兒童進入成人世界的步伐。家庭對于兒童這一獨特個體有不同的年齡界定。調查樣本中有76.2%家庭以12歲作為童年結束的節點,而童年的過早結束意味著兒童過早進入成人的世界?!皟和絹碓匠蔀槭茏鹁吹膶ο螅且粋€特別的產物,有它不同的本質和不同的需求。他們需要與成人世界分離并受到保護”[1]“電視相比較于印刷媒介更加能滲透至人們的生活,兒童和成年人不分區別地接受同樣的信息,兒童和成年人的界限也變得日益模糊”。[2]相比單向傳播的電視,5G時代媒體平臺的準入門檻降低,兒童內容的創作者基于各方利益開始生產兒童網紅。此外,樣本中有關“家長是否會開啟未成年人保護模式”的問題,69.8%的家長并不了解或不開啟未成年人保護模式,但初中以下學歷的家長更注重對兒童的保護,會選擇開啟未成年人保護模式。缺乏家庭的監管是兒童成為網紅的很大影響因素,手機成為兒童休閑娛樂的主要方式。兒童缺少家庭的陪伴只能尋求電子陪伴,或成為網紅進行直播、與網友互動等,缺乏家庭的監管以及為尋求童年的樂趣,通過危險性或表演性直播獲得關注、博眼球,來彌補童年缺失的陪伴。
(二)行為模仿、形象模仿、話語模仿,兒童步入成人世界
抖音APP的使用時長與兒童的年齡呈正相關,在7歲這個節點,兒童選擇觀看抖音短視頻的頻次與時間增加,且休閑活動趨于單一化。此外,青少年模式下的防沉迷系統很容易被破解,因此在媒介層面并未形成有效的限制機制。受到抖音推送機制的影響,保持連續活躍度并發布原創視頻的用戶能夠獲得更多的推送與流量。因此,兒童網紅為了保障人氣,長時間的拍攝或直播壓縮了其生活時間,在時間和強度上超出其年齡適應的范圍。“成人和兒童在行為舉止、語言習慣、處世態度和需求欲望上,甚至身體的外表上,越來越難以分辨了”。[2]在兒童的成人化模仿方面,抖音短視頻的推送機制使兒童接觸成人化內容的可能性增加,其模仿行為主要包括行為模仿、形象模仿和話語模仿。在行為模仿方面,兒童網紅“李雨霏2007”模仿抖音短視頻內“驚雷”在家中“蹦迪”視頻獲得了19.3萬點贊量;在形象模仿方面,體現為衣著和妝容方面的成人化,以抖音兒童網紅用戶“博哥威武”為例,視頻中的孩子穿西裝戴墨鏡,獲贊17.6萬個;在話語模仿方面,兒童網紅在話語的成人化上表現為模仿成人話語,如“豪橫”“驚雷”“要不要做我的女朋友”等,此外還有語言的污穢化。
(三)成人規則與流量之上,兒童過早暴露在成人世界
成人社會規則下兒童的過早暴露與早熟以及經濟利益驅使下的流量變現機制,使兒童過早暴露在成人世界。兒童網紅被放置于大眾視野中,以“點贊”的形式被符號消費,其中家長在兒童不知情的情況下偷拍錄制,在一定程度上侵犯了兒童隱私權。兒童網紅在積累了一定的瀏覽量與粉絲量后,上傳短視頻不再以“記錄美好生活”為目的,而是為了獲得超高點贊量,或者獲得其他用戶的認同。兒童網紅在流量至上的成人社會規則下,不得不進行多內容、多熱門的視頻生產,以獲得高點贊量。此外,抖音APP具有留言互動功能,抖音短視頻APP平臺上獲得高點贊量的兒童網紅也會受到非議。以抖音兒童網紅“李雨霏2007”為例,網友多次對其進行話語諷刺。兒童網紅在成長歷程中,需要被人為地束縛在成人社會規則的框架內,被成人的眼光審視。此外,其作為流量IP在火爆起來之后就會收到媒體邀請,參演電影;或在抖音APP平臺中直接標明“走秀、接寄拍”以及商務合作等,在抖音流量變現的作用機制下,發視頻、贏流量,使兒童網紅的價值觀發生了改變,以“為家里面賺錢”的語言表達對物質的渴望。
三、應對兒童網紅過度化的措施
(一)國家層面:運用制度威力,建設良好網絡生態
“當兒童有機會接觸到從前秘藏在成人信息的果實的時候,他們已經被逐出兒童這個樂園了”。[2]兒童網紅過度化與網絡生態環境的惡化存在密切的聯系。對于國家來說,要將網絡秩序向規范有序的方向引導,就必須推動相關法律法規的確立和完善,建立好以政府為主導、充分調動全社會各方面積極性的網絡綜合治理體系,加強對兒童媒介的管理審核,還應引導企業開發適用于兒童的針對性產品,從而織密建設良好網絡生態的制度之網,形成長期效應。目前,我國對于網絡短視頻的規制多以行業規范和部門規章為主,效力層級相對較低,對于網絡短視頻中存在的一些違法犯罪行為的界定還比較模糊,如傳播淫穢色情信息等,相關主體的法律責任追究有待進一步明確[3]。需要制定具有針對性的專門法律法規,以規范引領短視頻行業長期有序發展。明確短視頻可能存在的危害兒童成長的潛在違法犯罪行為的界定和懲罰方式,健全短視頻內容的審核過濾機制。
(二)媒介層面:履行社會責任,營造清朗網絡空間
抖音短視頻平臺先后多次被人民日報、央視等主流媒體平臺批評,央視就短視頻中出現的大量未成年懷孕視頻專門進行了報道,人民日報就女主播小學教室抖音擺拍,發表評論“求關注不能無節操、接地氣并非無底線”[4]。而在平臺的廣告投放中,更是出現侮辱英烈這樣完全喪失底線的事情,讓網民感到悲憤。張一鳴在“內涵段子”永久關停后的致歉和反思中也談道:“過去幾年間,我們把更多的精力和資源,放在了企業的增長上,卻沒有采取足夠措施,來補上我們在平臺監管、企業社會責任上欠下的功課,比如對低俗、暴力、有害內容、虛假廣告的有效治理?!盵5]由于近年來問題的頻發,社會上形成了對于短視頻平臺的負面刻板印象,短視頻平臺必須及時認識到并承擔好自己的社會責任,樹立底線思維,針對可能存在的問題制定相應的應對措施,在潛在的問題面前減少僥幸心理,做到未雨綢繆。
(三)社會層面:筑牢教育合力,實現和諧的親子共屏交流
“在萬物的秩序中,人類有它的地位;在人生的秩序中,童年有它的地位;應當把成人看作成人,把孩子看作孩子?!盵6]作為“網絡原住民”的兒童,網絡短視頻等媒介平臺對其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起著重要的作用。對于學校教育來說,疏導應大于限制,在開展媒介素養教育的基礎上,激發兒童主體能動作用。家長在規范自身媒介使用的基礎上,應采取積極的態度,適度干預兒童的媒介使用。保證電子媒介定時“離場”,減少兒童對電子媒介的過度依賴。運用抖音APP等網絡短視頻平臺上線的青少年模式,減少孩子對不適宜信息的接觸,同時對孩子的成長階段發展水平有宏觀的了解和把握,根據孩子的發展狀況制定適宜的媒介使用規劃,避免兒童單獨使用媒介,努力尋找親子共屏的機會。
四、結語
作為“網絡原住民”的兒童,身心極易受到媒體新業態發展的影響,內容短小精悍、通俗易懂的網絡短視頻迎合了其碎片化的閱讀習慣。兒童網紅是互聯網產生的特殊群體,兒童這一特定主體在使用互聯網方面存在兩種極端傾向,本研究通過對兒童網紅童年消逝原因加以分析,探索應對兒童網紅過度化的策略措施,以此幫助兒童在應用數字媒體中找到平衡,并引導兒童形成正確的媒介素養和價值觀。
參考文獻:
[1] 普拉姆.童年的緣起[J].地平線,1971(13):9.
[2] 尼爾·波茲曼.童年的消逝[M].吳燕莛,譯.廣西: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203.
[3] 羅日明,劉嵐濤,徐曉妍.我國網絡短視頻的法律規制研究[J].法制博覽,2019(17):1-5.
[4] 仝宗莉.人民快評:觸及底線的直播當休矣[EB/ OL].人民日報評論,http://opinion.people.com.cn/ n1/2019/0523/c1003-31100533.html,2019-06-17.
[5] 張一鳴.致歉和反思[EB/OL].人民網,http://m. kdnet.net/share-12705673.html,2018-04-11.
[6] 盧梭.愛彌兒:論教育[M].李平漚,譯.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24.
作者簡介:牛冰潔(1998—),女,河北邯鄲人,碩士在讀,研究方向:傳播與社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