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英
摘要:小學是培養學生學習能力的關鍵時期,語文教學中,教師需要對學生進行朗讀指導,這樣可以培養他們的口語表達能力、寫作能力以及綜合學習能力等。為了讓學生得到有效的朗讀指導,教師要采取符合其身心發展特點的教學方式,并制定科學合理的朗讀教學計劃,以此來激起他們的學習欲望和熱情,從而積極參與到朗讀和閱讀教學中。本文從當前小學低年級語文朗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入手,并提出了具體的指導策略。
關鍵詞:小學;低年級語文;朗讀指導策略
根據新課標的要求,語文教師要重視朗讀教學,讓學生充分地融入到教學活動中,從而擁有不一樣的讀書感悟,在朗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從當前低年級語文教學來看,有些教師沒有對朗讀教學給予應有的重視,只是讓學生大聲誦讀課文,這種重復似的教學活動難以從根本上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其參與的興致也會大大降低。為此教師要采取合理的措施,并幫助學生順利完成朗讀任務,使其感受到朗讀的樂趣。
一、當前小學低年級語文朗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朗讀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尤其是對于小學低年級階段的學生來說,通過朗讀不僅可以提高他們的語文學習能力,還能使其擁有良好的語感,并養成正確的閱讀習慣。但是就目前情況而言,大部分教師都缺乏對朗讀教學的重視,更沒有給予學生一定的指導,這樣難以發揮其教學中的優勢,讓學生得到更好的教育。小學低年級學生認識的字詞相對較少,對于有些詞甚至只會讀而不理解其中的深意,通過朗讀可以加強上下文之間的聯系,進而理解了各個字詞的意思。如果只是讓學生簡單地閱讀一遍,難以達到理想的閱讀效果,其對教學活動的參與度也不是很高。朗讀教學中教師還有給予學生一定的指導,但是有些教師沒有制定相應的計劃,這種過于形式化的朗讀不能滿足學生的根本需求,其朗讀效果也會大大折扣。
二、小學低年級語文朗讀指導策略的運用
(一)運用科學方法,指導學生朗讀
對于小學低年級語文朗讀教學活動的開展,教師要做好相關指導工作,幫助學生順利完成朗讀任務,其朗讀的效率也會逐漸提升。由于小學生的語文基礎相對較薄弱,對于一些生字生詞的理解不是很到位,這時就需要教師耐心的指導,并運用啟發式的教育方法,引導學生去思考和朗讀。同時,教師還要多多鼓勵學生,讓他們勇敢的讀出來,并且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這樣才能體會文章的深意,與作者產生共鳴,理解其寫作的意圖。小學生還具有活潑好動的性格特點,所以可以適當地增加教學趣味性,讓學生體會到朗讀的樂趣,從而激發起他們朗讀的熱情。比如,對于《動物王國開大會》這篇課文,教師可以讓學生分別扮演不同的動物,然后分角色朗讀文章,這樣不僅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還能使其明白發布通知時要把重要的內容說清楚、說完整。這樣的朗讀形式符合小學低年級學生的性格特點,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他們的參與性和積極性,朗讀教學的現狀也得到了一定改善。階段不同,以及教學內容不同,教師需要采取不一樣的教學方法,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讓學生體會到朗讀的快樂。
(二)通過反復朗讀,增強學生的語感
小學階段由于每個學生的語文學習水平和語文基礎都不一樣,其朗讀時或多或少都會出現一些錯誤,這時就要教師對學生的朗讀認真傾聽,發現錯誤糾正錯誤,然后幫助學生糾正發音,使其得到正確的指導。對于現階段的語文課文來說,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反復朗讀,這樣不僅能夠幫助他們理解課文,還能使其閱讀更加連貫,既鍛煉了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又達到了規范閱讀技巧的效果。“書讀百遍,其義自見”也是鼓勵學生多朗讀,這也是朗讀的其中一個重要作用。在學習語文知識的過程中,語感的培養也是非常重要的,有些學生在朗讀時經常會出現停頓不當的現象,還有些學生習慣重復句子,這些都不是好的朗讀習慣,需要教師幫助學生使用正確的朗讀方式,去閱讀和理解文章內容。比如,對于《望廬山瀑布》這種古詩詞來說,就需要學生反復朗讀,長期以來文言文都是教學中的難點,也是學生不容易理解的內容,在解釋每個句子的意思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多多朗讀幾遍,試著自己去理解文章的意思,并且明白作者想要表達的情感,這樣還能使學生自主探究知識,從而達到了鍛煉學生思維能力的效果。
(三)創新朗讀方式,培養學習興趣
對于朗讀,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看法,有些學生認為朗讀非常枯燥,只是一遍一遍的重復,在不斷朗讀中學生對于這種教學方式會產生厭煩的心理,為此,教師要從學生的基本情況出發,結合他們的學習特點和興趣愛好,采取符合他們要求的朗讀方式,這樣才能培養他們的朗讀興趣,然后可以盡情融入到教學中。為此,教師可以借助一些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幫助學生有感情的朗讀文章,同時還能激發其朗讀的熱情,進一步推動了朗讀的有效進行。比如,在學習《日月潭》這篇課文時,教師可以播放一些與之有關的圖片,然后通過觀看圖片和視頻認識日月潭,最后再讓學生朗讀,以圖片或者視頻導入課文,更符合學生的學習需求,教學效果也得到了提升。或者在學習《一封信》這篇課文時,教師可以播放一些舒緩的音樂,調動他們的情感,從而可以使其激情朗讀,有感情的朗讀,在此基礎上產生的朗讀效果也比較好,也更能得到學生的認同和喜歡。
結束語
總之,朗讀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朗讀教學的開展可以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閱讀能力等語文學習能力。教師要努力為學生構建良好的朗讀環境,使其對朗讀產生興趣,推動教學的順利進行。根據新課改的要求,在實際教學中,教學方式的運用需要以學生為出發點,體現他們的主體地位,以此來開展高效的朗讀活動,并提高學生的整體學習水平。
參考文獻
[1]秦江華.淺談小學低年級語文有效朗讀教學指導策略[J].語文課內外,2020,000(005):308.
[2]林曉丹. 新課程理念下小學低年級語文朗讀教學的思考[J]. 科技風,2020(04):39.
[3]潘江艷. 讓“朗讀”回歸義務教育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課堂[J]. 林區教學,2019(04):44-46.
[4]楊靜. 如何引導小學生逃離“唱讀”的怪圈——兼談小學語文教師對低年級小學生的朗讀指導[J]. 華夏教師,2018(20):52-53.
德陽市實驗小學校 四川 德陽 61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