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淑華
摘要:在新課改的不斷推行實施下,對小學中低段學生的教學應從單方面的知識掌握轉向能力的提高,并著眼于發展這一階段的學生們的知識運用能力。體現在小學中低段數學教學中則表現為綜合提高學生們的數學應用能力和思維發展能力。并且小學數學是一門較為復雜的課程,課程的內容主要包含數學知識、抽象概念、數學思維等,而數學教學的主要目標是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打下數學知識的基礎。
關鍵詞:教學方法;創新應用;具體辦法
需要明確的是,對于處于小學中低段的學生們來說,現階段的數學知識對他們來說具有較高的抽象性,很難對知識進行有效地掌握應用。在綜合素質教育越來越受到重視的背景下,對于小學中低段的學生們的數學教學,教師們越來越注重對教學新方法的探索,并越來越注重提升學生們對中低段數學知識的綜合應用能力。馬克思主義關于教育的理論要求教育來源于實踐并為實踐服務,而應用能力的提高可以更好地幫助學生們通過理論聯系實際的方法提升對知識的應用能力進而提高總體的學習素養。
一、選擇教學內容,優化教學策略
在高段數學教學的過程中,要善于對教學內容進行合理選擇規劃,盡量通過循序漸進的形式幫助學生對基礎知識進行記憶,幫助學生在接受新知識的過程中掌握合理的應用技能,提高這一階段的學生們的自主認知能力。
同時,還應進行定期的教學評價對學生們的學習情況進行檢驗。這不光需要教師們對學生們的高段數學的學習效果進行定期的檢查和評定,也需要教師進行及時的總結和自我反思。針對教學課堂中的問題和失誤要及時進行記錄和改正。所謂“失敗乃成功之母”,反思與總結是教師前進成長的道路上不可或缺的奠基石,只有總結了成功經驗,消化改正錯誤經驗,才能在教學道路上更進一步,彌補遺憾。對于高段數學教學成果進行評價和反思,可以有效確認當前階段的學生對于高段數學認知活動的前進過程和達到的學習水平,不光能夠完善教師自身的教學方式,還能在下一階段有效地引導學生接受任務和學習新知識。因此,只有選擇適當的教學內容,優化教學組織策略并積極對教學成果進行反思,多多借鑒成功的教學經驗和教學方法,才能引導學生共同探索學習中的樂趣,打造更高水平的教學課堂,使整體的教學品質得以大幅提升。
二、引導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
小學數學的知識包含小學基礎的數學知識,但是數學知識包含的種類較多,所以小學生在面對知識時會產生許多問題,教師需要在教學時發現問題,通過分析來幫助學生解決問題,并引導學生自行解決問題,從而培養學生的探究精神以及自主學習的意識,促進課堂效率的提升。數學知識的產生,是一個悠久的歷史過程,通過人類發現生中與大自然的規律,并進行探究、總結的一個過程,隨著人類文明的進步,數學知識逐漸成為教導下一代人必行的課程。但是因為每個人的思維模式、心理、生理、學習能力等存在不同,所以在學習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想要有效落實數學課程,就需要充分明確學生存在的問題,通過解決問題,來引導學生建立數學思維。為學生解決數學中的問題是一種簡單、直接的教學方式,通過幫助學生對問題進行分析、梳理,既能建立學生自己的知識體系,還能促進學生對數學知識深入,再加之教師的引導,學生可以通過自行探究、思考發現數學規律,從而提升學生的創造精神與探究精神,提升學生核心素養,從而落實教學目標。所以在教學中,教師需要不斷加深與學生之間的交流,構建和諧、平等的課堂氣氛,通過與學生增加交流,來了解學生個人存在的問題以及數學知識存在的問題,并用引導的方式鼓勵學生提出問題,再應用各種方法解決問題,例如小組討論,通過小組討論對學生們存在的所有問題互相探討,幫相學生實現知識互換、思維互換等學習方法。通過小組討論未解決的問題,可以由教師進行針對性的講解,從而促進學生與學生、教師與學生之間交流有效性的提高,幫學生解決真正的難題。通過引導學生發現問題,并提出問題,可以促進學生探究精神的生成,并通過小組討論可以培養學生的思辨精神,在穩定提升數學水平、解決問題的基礎上實現學生核心素養的提升。
三、結合實際教學情況,生活化教學措施
教學活動的展開需要進一步加深對現有教育資源的整合利用,傳統數學課堂所擁有的可利用的教學資源十分有限,如果單單依靠課本進行教學的話,往往很難激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時就需要采取生活化教學的方式,將教育方式生活化、趣味化時,它是完全以小學生為課堂主體,將小學生的興趣作為首要目標,旨在盡可能的多樣化授課,讓小學生跳出傳統教育的范圍,當他們接觸到課堂里不常見的新鮮內容,想要學習的欲望自然而然就會大大提升。
歸根結底,開展小學數學生活化的原因在于我國教育的大環境決定的,并且跟數學這一學科的自身特征所影響。小學數學教育工作者正好可以憑借這一契機,即將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來擺脫教育束縛的一種方式,它可以讓小學生提早了解到數學的魅力,將數學的冰山一角向小朋友們展示。
生活化的數學教學活動大多數應該兼顧實踐和課堂學習,在兩手抓的前提下將以人為本和教育改革作為良好的生活化教學的基礎。在課堂上可以設置各種各樣的實際問題考驗小學生,一個西瓜20元,兩個土豆1元,一斤豬肉25元,父親給了小紅50元,小紅在購買完這些東西后手里還剩多少錢?將這樣的例子加以修改,通過反復修改后可以重復考驗同學們的舉一反三的能力,引導小學生們去解決問題。然后在學習了這部分之后,還可以根據之后的教學內容展開計算教室面積、每一位同學草稿紙用量等貼近小學生周圍日常的題目。這樣可以進一步強化數學知識在現實生活中的實用性,將日常生活中的素材與課堂中的教學組合在一起,對小學生學習數學問題,培養數學相關理念有著至關重要的推進作用,有助于小學生建立良好的思考習慣,從而達到提升數學素養全面提升的目的,為之后升入初中打下堅實的基礎。
結束語: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創新小學高段數學教學方式方法已經成為教師和學校的必修課,也是全面提升學生學習質量的必經之路。因此,要通過優化教學策略、創新教學方式、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充分發揮學生們的學習自主性來提升高段數學教學的靈活性,實現新課改下的全新教學模式洗牌。
參考文獻
[1]李顏嘉.小學數學有效教學的展開策略[J].小學生(下旬刊),2021(04):42.
[2]張玉.新課改下小學數學學習方法指導與實踐分析[J].考試周刊,2020(A3):97-98.
[3]吳素華.關注方法指導 拓展數學思維——小學數學拓展課程建設的實踐分析[J].新課程(上),2019(01):101.
重慶渝北區渝開學校? 40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