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莉莉
摘要:高中語文是在高中思想政治建設中有重要意義,將課程思政融入到高中語文教學當中,發掘出培養學生思想政治教學的教材,在新課改的形式下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對提升教師教學的專業素養更具全面性,本文以提升學生思想政治素養為前提,讓教師運用課程思政在教學中的實踐來提升高中語文教學的質量。
關鍵詞:課程思政;高中語文;教育教學實踐
在高中,思想政治教育是將思想觀念、政治觀點、道德規范對社會成員起到影響作用的一種形式,讓他們的思想品質和在社會中的實踐活動構成符合社會要求的觀念,在我國思想政治教育是每個公民在任何時候,任何地點都要學習的基本課程內容,在提高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讓學生有學習思想政治的意識,在穩定國家經濟發展中起到重要作用;所以高中語文教學中要重視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從全面發展將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到其他科目當中,讓學生學習思想政治教育表現出重要意義。課程思政在教學中要以學生為主體,在教授課堂知識的同時可以將學生的人格素養和課本內容相結合,使學生在課堂教學中領悟到做人的道理,從而提升學生的人生價值觀和社會觀,辦好思政教育;要以教師為主體,發揮教師對思政教育的主動性,創造性,在開展課程思政教育時要采用與思政教育相關聯的教材,要以更新教學方式來實現課程思政教學。
一、 高中語文課程思政的優勢
語文教育是一個人接受教育的起點,只有打下堅實的基礎才能將語文的特長發揮出來,在語文教學中學生只有加強自己對文化知識的理解能力才能提升學生自身的人文素養和審美能力;在提升學生審美力的同時還可以幫助學生提升自信能力,感受語文文化在世界的博大精深。
二、高中語文課程中蘊含大量的思政教育資源
在高中階段的語文課程中包涵著許多思政教育資源,比如在小說和詩歌、散文等,在這些思政資源中有許多是井底昂的名著,如毛澤東的《沁園春·長沙》、李白的《行路難》等,在這些優秀的學習教材中,不僅體現了詩人的國家的思想和理念還體現了詩人優秀的文化修養,這些文章可以讓學生在閱讀中感受詩人的家國情懷,體會詩人高尚的情操,引發學生內心的民族文化自信感,使學生在精神文化得以提升。在高中階段的課本內容中有許多歌頌奉獻精神的,還有許多使作者將自身在生活中的感受以文字的形式表達出來的,這些文章對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都有著引導作用,讓學生以積極樂觀的心態去面對實際生活中遇到的困難,還可以增強學生在生活中的自信心和不怕困難的精神。高中教師在培養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要結合課本文章中作者豐富的思想感情去培養學生堅強的性格和引導學生思想品質不斷發展,為學生的未來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高中語文課程思政的教學策略
(一)挖掘教材中課程資源,契合思想建設主題
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按照課程的進度,以完成教學內容為前提,讓學生在掌握課本知識的基礎上,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使學生做到熱愛自己的國家并含有家國情懷,讓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價值觀。其次是注意開展學科思政教學的同時要擴寬學生的視野,使學生在文化素養和審美創造力上得到有效升華,促使學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端正的人生價值觀,在課程思政的教學中要以課程模塊和課程文本兩個方向入手,在創新思政教學方式的同時要以語文思政中的主要元素為學生指引方向。
在這個過程中要運用學生創新的思維對課程思政進行自主的思考。從而促使學生思維的發展和拓展。在在教學中教師要對閱讀知識的深入理解,要依照提升學生的思想政治教學為目的對閱讀內容進行深挖,采集更多思想政治元素,以提升學生的人生價值觀為目的。教師以提升學生語言表達和促進交流為目的來設計教學活動,使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寫作能力的過程獲取。
(二)結合綜合實踐活動課進行思政教學
在教學中教師還可以結合學生的校園生活和社會生活來創設以提升學生思政教育為目的的活動,在這些實踐活動中需要結合其中蘊含的情感元素,利于學生接受的元素,這些課外實踐活動還可以促進學生的組織能力,學生直接的合作能力,提升學生的思想品質教育。
(三)轉變教學觀念,創設教學活動
在新課程的發展過程中,教師要改掉過去的教學理念,創新教學方式,擯棄傳統“填鴨式”的教學方式,使學生在創新的教學理念中發揮對事物探究的精神和自主學習知識的精神;其次在教學中要堅持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方式,發揮學生是課堂主體作用,使高中學生建立自主積極的學習觀念,并將創新價值充分的運用到提升學生思政教學當中。在高中語文課堂中,思政教育主要關注的是課堂上的教學方式的創新,在課堂教學中環境和場地的局限性學生在課堂并沒有太多的實踐機會,這時教師以教學目的為前提,擴大學生的場地開展有利于思政教育的實踐活動,運用這種擴展教學場地的形式開展思政教學引導學生積極自主的進行思政學習。
(四)提高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思政素養
在課堂思政教學中,課堂的主體是學生,學生對教師所傳授的思政知識能否有效的吸收,與教師具備良好的專業素養和知識水平有重要關系;教師還需要具備良好的的教學素養,對思政教學有正確的政治方向,在教學過程中還需要有對教學的熱情,和教學事業的責任感,教師在思政教學中多自身的嚴格要求對提升教學素養有重要的意義,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不斷的補充自身的知識素養,已達到提升自身的綜合能力,充實課堂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培養未來具有高尚品質的人才。
結語:在當代文化素質的不斷發展中,要運用多元化的課堂教學來適應當代的課堂思政教育,對提升學生的思想品質和學生的身心發展的道路上具有重要意義,高中語文教師在完成課堂教學任務的同時還要提升學生實現思想政治價值的觀念,要在教學中不斷深入了解教育內容,挖掘更多的教育資源,再運用創新的教學理念,促使學生的更加有效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讓高中語文的優點在教學中充分的變現出來,為我國培養具有高尚思想品質的有用人才。
參考文獻:
[1]王越,高翔,付潔.課程思政視角下大學語文課程育人機制及實施路徑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20(39):42-43.
[2]鄭煦,茍強.課程思政與高中語文教學融合初探[J].中小學班主任,2020(08):75-77.
[3]陳全堂.中職語文課程思政教學路徑探析[J].河南教育(職成教),2020(Z1):65-67.
清遠市源潭中學 廣東 清遠 511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