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海勇
摘要: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促進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發展已成為高中語文教學的目標之一。然而,以教師為主體、以課堂為主體、以教材為主體的傳統語文教學模式難以滿足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嚴重限制了教師的進取意識和改革創新意識,影響了高中語文教學的有效性。因此,高中語文教師應該積極改進和創新教學方式和策略,對加強學生學習語文的主體能動性,構建高效的高中語文教學課堂十分有益。
關鍵詞:高中語文;教改之路;鋪就
中圖分類號:TU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06-311
前言:
高中時代語文的學習,單純只靠傳統的教育教學方式已經遠遠不能滿足學生對語文學習的熱情需求。高中語文教師應該積極地改革其教學理念、教學方式和教學安排,力圖通過高中語文教學改革來幫助教師減輕教學負擔,提升學生學習的效率,從而提升學生對語文知識和內容的掌握程度及運用能力。
一、創新教學方式,提高學習熱情和興趣
高中語文學科相對于其他學科來說,更加考驗學生的靈活性思維和語言應用能力。在以往的高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采用讓學生進行題海訓練的方式來進行教學,使得課堂顯得非常乏味和無趣。因而,在實際高中語文教學課堂中,教師可以以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熱情為目的,創新其教學方式和策略,活躍課堂氛圍,使得高中語文課堂更加靈活和生動,讓學生更加容易和輕松地吸收語文知識和內容,提高學生語文思維的敏捷性和活躍性,以期更好地應對高考的變化。
例如,在教學《竇娥冤》這一篇課文的過程中,為了充分吸引學生的眼球,提高學生在課堂上的專注程度,高中語文教師在《竇娥冤》這一篇課文的導入環節就可以首先為學生播放《竇娥冤》的相關電影或者戲曲資源,通過生動的畫面來吸引學生在語文課堂中的注意力,而視頻中激烈的人物沖突能夠讓學生深入了解作者身處的黑暗的階級時代有一個大致的印象,讓學生對這一篇課文中的主人公竇娥的人物性格及其主要經歷有一個大概的了解和認識。
一、利用實際生活實例,創設教學情境
情景式的教學方法其設計來源于生活,教師可以充分利用生活這一個強大的素材,發掘其中能夠與知識相關的點,然后對其進行設計改進,創設一個教學情景,促進學生更快地進入學習的狀態。
例如,在教學《《人民報》創刊紀念會上的演說》時,高中語文教師首先提問學生“作為新時代的中國青年,我們高中學生身上承擔著怎樣的使命?我們又需要具有怎樣的抱負?”來讓學生展開討論和交流,從而進入這一節課的主題。讓學生了解這一篇演講稿子的主旨,品味偉大的哲學家馬克思這一篇演講稿字里行間流露的感情和深邃的思想,讓學生加深對“使命和抱負”的深刻認識。
再如,在教學《促織》的過程中,其主要的教學目標是讓學能夠理解這一篇小說所表達的對受盡了封建社會上層階級迫害和欺凌的下層人民的深刻的同情。基于此,高中語文教師可以首先給學生布置課前預習作業,讓學生事先了解這一篇小說的作者蒲松齡的出身、經歷和作品的時代背景等等。除此之外,為了更好地促進學生自主進行語文學習和探究,授課教師可以為學生布置課后拓展題目,讓學生發揮自己天馬行空的想象力,來更換這一篇小說的故事結局,讓學生深入領悟這篇小說作者安排這一結局的意圖,從而增強學生對這篇小說主旨的理解。
因此,在講授高中語文過程中,授課教師應該時刻圍繞學生自己的實際生活來創設學習的情境,引起學生的注意。這樣“生活化”情景教學模式不僅能活躍語文學習課堂的氛圍,還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擁有更好的學習狀態,從而逐漸提升學生學習的能力及效率。
二、借助多媒體技術,創新高中語文教學情境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與發展,多媒體技術的使用越來越普遍化。因此,在高中語文教學過程中,多媒體技術的使用次數也越來越頻繁。多媒體技術不僅可以為學生提供豐富的高中語文課外學習資源,還可以讓學生逃脫時間與空間的限制,將學生生活中的場景真切地展現在學生面前,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學習體驗感。
例如,在教學《紅樓夢》的過程中,為了學生進行深入研究學習,高中語文教師就可以首先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為學生播放《枉凝眉》這一首為大家所熟知的曲子,讓學生沉浸在這一部小說所營造的愛情悲劇氛圍中。此外,為了能更好地進行高中語文沉浸式教學,創造體驗式教學情境,高中語文教師可以乘勢而上,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的偉大力量,為學生展示《紅樓夢》電視劇中《林黛玉進賈府》的節選片段,讓學生近距離地接觸林黛玉這個角色,為學生更好地實現語文課文中的重難點突破奠定的基礎。
再如,在教學《哈姆萊特》這一課時,其主要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了解這一部巨作中主人公的人物性格和錯綜復雜的人物關系,了解這一些關系是如何推動作品的情節發展的。基于此,高中語文教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為學生展示這一篇課文的相關視頻選段,讓學生仔細觀察和欣賞這一視頻,分析和品味視頻中主要人物的言行舉止,從而對人物有一個直觀的印象和了解。隨后,教師就可以適時地提問學生:“這一部巨作中的主要人物哈姆萊特、克勞狄斯和奧斯里克分別擁有怎樣的人物性格?”讓學生根據這一問題進行討論和溝通,讓學生通過交流總結歸納出這些人物的個性特征,從點到面,層層遞進,為學生更好地理解這一篇著作奠定殷實的基礎。此外,高中語文教師還可以給學生創造性地布置課后作業,讓學生課后利用網絡信息,自行觀看《哈利萊特》全文,拓展學生的語文知識面,從而對這一作品有一個全面完整的直觀認識和了解。
總結: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現代高中語文課程越來越重視培養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因此,高中語文教師應該不斷地努力創新和改革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教學方式和策略,使得教學的每個環節銜接起來,能夠使學生在語文學習中找到樂趣,提高學生的語文知識應用能力,讓學生學習的創造力得到發揮。
參考文獻
[1]王桂清.淺談高中語文課堂教學現狀及改革策略[J].語文課內外,2020,(1):95.
[2]劉強強.淺析高中語文教學改革的有效性策略[J].學周刊,2020,(4):50.
[3]黃育松.新課標視域下高中語文教改對策探究[J].年輕人,2019,(25):6-8.
青島西海岸新區第一高級中學 山東省青島市 266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