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繼伶
【摘? ? 要】自閉癥又稱孤獨癥,是一種復雜的發展性障礙,涉及社交互動、語言、情緒、認知、動作和感覺能力的發展遲緩問題。自閉癥學生具有的核心缺陷是社會交往缺陷,這就導致他們在集體課堂中會出現一些問題行為,對課堂教學產生影響。研究培智班級自閉癥學生集體課堂管理,可以提高教學效果,改善他們的社會交往障礙,幫助他們更好地發展和適應社會生活。
【關鍵詞】培智班級? 自閉癥? 集體課堂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03.082
一、特殊教育學校集體課堂現狀
隨著醫學水平的提高及融合教育的大力提倡,聾童的出生率降低,出生后康復效果明顯提高,所以大多數聾生和輕度甚至中度智力障礙的學生進入普校隨班就讀,特殊教育學校教育對象的障礙程度越來越嚴重,多重殘疾學生人數增多,自閉癥學生也越來越多。目前,我國的自閉癥學生大多是與智障學生一起安置在培智班級。我校的培智班級中幾乎都有自閉癥學生,平均占到班級總人數的30%以上。
二、自閉癥學生的課堂問題行為
自閉癥學生在課堂上表現出的尖叫哭鬧、拍手跺腳等刻板行為或是在上課過程中離座、跑出教室等行為,不僅影響到自己的學習,也會對其他同學的學習和教師的教學產生干擾。自閉癥學生在集體課堂中產生這些問題行為,是他們心理活動的外在表現,教師為了更好地進行課堂教學,促進學生發展,就應該對這些問題行為進行干預,對課堂進行更好的管理。
1.自我刺激行為。自閉癥學生在課堂上會反復不斷地搖晃、轉動、拍打身體某部分器官等自我刺激行為。如,學生小駿會在教師講課的時候將書本的某些紙張立起來,然后不停地搖晃,雙眼注視,如果課桌上沒有課本,他也會晃動自己的雙手并注視。
2.刻板行為。自閉癥學生的刻板行為會表現在課堂上反復問教師同一個問題,還經常自問自答。例如,小軒同學是九年級的一名學生,他經常會用左手寫字,然后在課堂上他會時不時地問教師“可不可以用左手寫字?”“你是不是用左手寫字?”“為什么有的人習慣用左手?”等問題。
3.急躁行為。自閉癥學生在課堂上會出現急躁性行為,表現為吵鬧、攻擊他人和自傷。例如,我校二年級一個自閉癥男生,在上課時喜歡離開座位,走到講臺邊或者前門邊張望,無法安靜地坐在椅子上,教師的目光沒在他身上,他就開始來回走動,并伴隨尖叫,每節課教師都覺得十分頭痛。
4.抗拒行為。自閉癥學生還會拒絕學習、抵制指令,做一些違背生活常規的事情。例如,在數學課上,自閉癥學生小軍對教師點名及發放書本沒有反應,聽到自己的名字會看一眼教師,然后故意轉頭不答“到”也不拿書本。自閉癥學生小奧還會在教師板書的時間在教室內撒尿。
三、自閉癥學生問題行為分析
自閉癥學生出現課堂問題行為,從其本身的特點來講,有些是他們刻板行為的表現;有的跟學生的習慣、自身的學習成長經歷有關;有的是因為他們的語言、肢體語言表達不到位,社會交往能力較差,無法像正常學生一樣聽講,所以會用不恰當的方式來表達需求,宣泄情緒;另外自閉癥學生也希望自己得到關注。從參與教學活動來分析,自閉癥學生出現了問題行為,那么他參與課堂的有效性肯定會降低甚至沒有參與。教師的教學設計可能不適合他,教師的個人魅力及課堂掌控能力、課堂語言吸引力都是影響自閉癥學生產生這些問題行為的誘因。
四、自閉癥學生集體課堂管理策略
(一)教師改善教育教學方法
為了提高自閉癥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為他們適應社會創造條件,教師應該加強自閉癥學生的集體課堂管理,適當調整教育教學方法,緩解和改善自閉癥學生在集體課堂中存在的問題行為。
1.多感官教學。教師在教學中應當利用多感官刺激來提高學生的課堂注意力。自閉癥學生因為自身存在的感知覺問題,在學習和接受新知識、新內容上存在困難,教師在運用教學方法時應考慮學生的認知水平、思維特點、記憶特點和情感發展等狀況,體諒他們的困難,站在學生角度去思考問題,耐心協助學生對環境轉變的適應,逐步幫助學生融入集體課堂。
2.結構化教學。教師在日常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應充分考慮自閉癥學生固有的刻板行為特點并加以尊重,所以教師可以采用結構化教學法對自閉癥學生進行教學,把教學空間、教學設備、時間安排、交往方式、教學手段等方面做系統安排,并盡量利用視覺提示,通過個別化學習計劃,幫助自閉癥學生建立個人工作系統和習慣,培養他們獨立工作的能力。例如,在教學《比長短(3個物體)》時,采用任務卡呈現教學環節,首先,出示任務卡“并排擺放比較長短”,學生操作并回答哪個物體最長、哪個物體最短。學生完成了任務卡的內容就可以將這張任務卡放進“滿意盒子”里,表示這一任務已經完成,可以進行下一項任務。然后出示任務卡2“學習新方法比長短——豎直重疊擺放”,學生掌握該方法后方可將任務卡放進“滿意盒子”。
3.運用簡單明確的提示指令。由于自閉癥學生的社會交往障礙,他們在回答問題時往往不是很敏銳。為了給學生做出應答反應提供良好的環境,教師在提問時盡量做到指令簡單明確,適當等待,必要時可以給他們提供口頭提示或者動作協助。
(二)教學環境改善
1.教師注重教學語言的運用和情緒管理。課堂上教師的情緒對自閉癥學生影響是最直接的,教師的不良情緒及暴力方式會讓他們感到焦慮甚至害怕,以致于情緒激動,出現自傷或者攻擊行為。為了讓自閉癥學生安靜地聽課,教師的教學語言要有趣味性,在課堂中要根據學生的情緒反應隨時調整說話方式。和諧有趣的課堂氛圍能夠吸引自閉癥學生的注意力,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
2.教室座位的安排考慮支持性。教室座位的安排應有利于教師及時幫助學生。在集體課堂中,周圍的同學與自閉癥學生的交往會相對頻繁,同伴互助可以減少自閉癥學生的焦慮感,也有利于發展他們的社交技能。所以,行為問題相對嚴重的學生,其座位盡量安排在教師附近或者能力比他好的同學附近,這樣有利于教師和同學及時地給予幫助,同時,他們的座位應該盡量遠離窗戶,減少其對無關事物的注意。
五、總結
教師更好地管理課堂直接影響教學效果的提升,培智班級自閉癥學生問題行為的干預是一項艱巨而有意義的工作。所以,針對自閉癥學生課堂中表現出的問題行為,教師要認真觀察,采取合適的干預策略,平靜并且長期堅持,為他們能更好地發展及適應社會打下基礎。
參考文獻
[1]斯坦利·格林斯潘,塞蕾娜·維爾德.地板時光:如何幫助孤獨癥及相關障礙兒童溝通與思考[M].華夏出版社,2019.
[2]戚克敏.淺談如何應對多種類型殘疾學生同校——現階段培智學校教育職能的擴展[J].中國校外教育,2011(8):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