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黎黎
【摘? ? 要】高中階段,很多教師對課堂效率重視程度頗高,對情感教育卻處于忽視狀態。情感教育理念的踐行,不僅能幫助學生更好地進行高中語文的學習,而且能有效解決學生的情感訴求,幫助學生形成良好健康的心態,這對學生的高中生活以及今后發展都意義重大。目前高中教學中,情感教育開展并不順利,本文將對其影響因素進行分析,并希望能通過一些方法對此進行改進。
【關鍵詞】高中語文? 情感教育? 方法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03.089
在學科當中融入情感進行教學,能讓學生更好地代入自身,實現與知識的共鳴。語文作為情感極其充沛的一門學科,要實現對其更高的理解,就必然要在教學中加入情感教育。當然,這是理想化的教學,目前實際教學中大部分還是以應試教育為主,情感教育應用程度體現不足,要實現這一步還需要不斷進行努力。
一、高中語文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情感教育作為一個新型教學概念,在理念和行進中都有較大改善,這種方法以情感為媒介聯系師生,給了雙方一種不同的、積極的正面交流方式,也從另一個角度幫助了學生成長。首先,教育不僅包括理性部分,還包括感性部分。如果教學中一味進行知識的講解,既枯燥又不能達到教育的最終目的,情感教育擔當了這一部分使命的傳達者,為學生未來的發展奠定了更為完整的基礎。其次,學生學習的過程是一個自我完善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自身情感的完善,遇到問題時正確情感的表達等,在教學中也該得到重視。另外,情感教育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完成教育目標以及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這與教學的目標不謀而合,因此,教學與情感相結合,能更快達成目標。總之,情感教育在教學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二、影響高中語文教學中情感教育開展的因素
1.教師觀念陳舊。情感教育作為比較新奇的教學方法之一,并沒有在高中教學中得到全方面的開展與傳達。隨著時代潮流對學生全面發展以及健全發展的要求,促使了這一觀念的提出,但是很多教師并沒有認識到這一點,還堅持過往陳舊的觀念與方式進行教學,學校方面也沒有給教師一些機會接觸新思想,這些原因最終都使教師始終堅持著舊觀念教學,導致了教學的停滯不前。新時代如果不對此進行改進,不利影響將進一步擴大。
2.脫離實際,學生無法產生共鳴。教學內容是極其多樣的,豐富的教學內容,讓學生盡管不能親眼得見和感受,也能從簡單的字句中體會到風景的美麗、人物的情感等。但是在這樣的教學中,有些教師卻做出了錯誤的范例,只依靠課本進行講解,沒有將其與生活實際聯系起來,學生面對陌生的東西,在干巴巴的課堂上學完了還是感覺很陌生。這是因為學生沒有對文章產生共鳴,而究其原因,是教學切入點不合適,而這種情況一旦積壓,將會影響學生的語文學習,也會影響其情感體系的構建。
3.學生缺乏表達機會。教學實踐中,很多時候只給了教師表達的機會,卻忽略了學生。情感教育的目標既然是學生,不給學生自我表達的機會怎么能檢驗教學成果呢?又怎么能發現缺失從而進行彌補呢?顯然,這樣單一的教育方式大大影響了學生情感的培養與鍛煉,也影響了情感教育的展開。
三、在高中語文教學中開展情感教育的方法
1.教師要學會自我更新。在教學中普遍有一個不成文的規定,最終能取得好成績的教學方法就是好方法。這樣想在某些情況下是對的,但并不意味著這樣的方法永遠正確,永遠不會過時。過往,教師更注重學生是否背會課文、寫滿試卷,在給學生進行“填鴨式”教學時完全忽略了學生情感方面的教學。這導致學生的語文學習變成了一種機械化學習,他們變得不會主動了解文章的情感,演化到生活上可能也不會去主動關心別人。這樣的教學自然是不成功的。如今教師要做的就是要認識到這一點并改正它,第一步就應該學會自我更新。
更新從兩方面來講,一方面是教學觀念,教師首先要讓自己認識到情感教育在語文教學和學生成長中的重要性,真正認可后,教師才能很好地將其應用。另一方面,教師應該學會適當拋棄不恰當的教學方式,積極將情感教育融入課堂。例如,教師可以采用情境教學法,讓學生扮演文章主人公進行對話,將自己代入文中體會人物情感,比起背誦冷冰冰的答案,學生能得到更深的學習體會,也能在這一過程中以第一視角體會他人的喜怒哀樂,最終實現自我的完善。這樣的教學不僅培養了學生的理性知識,也豐富了學生的情感世界。
2.與生活聯系教學。高中生還處于成長階段,人生閱歷和見識都相對較少,在教學講解中如果太過一板一眼,學生將很難集中注意力,從而拉低課堂效率。例如學習《滕王閣序》,學生如若沒有親自到過這個地方,僅靠注釋翻譯文章自然不容易進行情感代入。對待這類文章,教師可以尋找文章與生活的聯系之處,讓學生從熟悉的東西入手進行學習。可以先詢問學生自己平常旅行見過的風景名勝,見了之后內心有什么感觸,之后再為學生引出滕王閣這一建筑,通過展示一些圖片以及視頻,讓學生先談談自己感受,再對其中的歷史以及建筑特色進行講解,了解這些以后再看課文,想必對作者的環境表述以及情感表達能有更深的理解。通過與生活聯系進行教學,能更好地引導學生,達到良好情感教育效果。
3.給予學生空間表達。情感教育的完成不僅需要教師,也需要學生的積極配合。這就意味著教師要學會“放手”,給予學生空間和時間表達。例如,教師可以選擇將課堂進行師生互換。教師可以選擇某篇文章,將其講解任務交給學生,讓學生擔任課堂的小老師。學生要做好講解,課下必將更深入地對文章進行了解分析,課上才能從自己的角度出發提出一些不一樣的觀點。這能有效活躍課堂氣氛,實現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雙向溝通,實現良好互動。另外,教師在課堂中要多給學生發言的機會,讓學生提問或是表達自己的觀點,教師要多加鼓勵,學生只有主動學習,才能更好地激發出其內在潛力。教師在這樣的過程中要做好自己傾聽者的角色,讓學生毫無顧忌地進行表達,及時對學生進行鼓勵與表揚,才能切實達成情感教育的目的。
四、結束語
學生成績優良是教學的主要目標之一,但如果只重視這些,忽視學生其他方面的培養,對學生發展是極為不利的。情感缺失就屬于這些不利因素中的一種,為了有效解決這種困擾,達到教學目標,教師必須學會將情感教育融入課堂,通過對現有問題的解決,與學生之間實現良好的互動溝通,幫助學生完善情感模塊是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
參考文獻
[1]常鴻雁.淺談情感教學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有效應用[J].新課程,2020(46):89.
[2]盧文.關于在高中語文教學中融入情感教育的探討[J].智力,2020(33):7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