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潤
【摘? ? 要】在21世紀,學生的心理行為問題逐漸爆發,但如果只是“以問題為中心”展開教育,只能化解當下的問題,難以達到培養學生積極心理品質,培養他們有更持久的動力去自我修復,發揮人的最大潛能的目標。而從積極心理學的視角去挖掘資源,感受幸福,引導學生在幸福感中做事,會更好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情緒,增強學生的行動力,促進學生的健康發展。
【關鍵詞】幸福感? 心理健康? 中學生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03.101
一、活動目標
1.糾正學生對幸福的一些錯誤認識。
2.提升學生感知幸福的能力,發現身邊美好而細微的幸福。
3.完善學生的幸福觀,并指引其生活。
二、活動要點
1.引導學生用心感受身邊的點滴幸福,提升自身的幸福感。
2.讓學生認識到幸福不僅是對當下的滿足和愉悅,更是對未來的追求與期許。
三、活動過程
導入:砸金蛋。
每個金蛋后面都有一個與幸福相關的問題或驚喜。
【設計意圖:開門見山地引出主題,充分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
金蛋1:吃好吃的,看好看的,玩好玩的……感官愉悅是不是你想要的幸福?
金蛋2:錢跟幸福感的關系你覺得是怎樣的?
金蛋3:假如某一天,A中了500萬的彩票,B在一場車禍中斷了腿,請問三個月之后這兩個人誰會更幸福?
金蛋4:恭喜你!獲得一包QQ糖!
【設計意圖:幸福感就是這么不期而遇,它存在于我們生活的每個細節中。】
感知幸福:我的幸福清單。
幸福是一種能力,是一種對快樂的感知。我們是否幸福取決于我們能否感受到生活中那些真實存在的美好與快樂。現在請同學們來挖掘一下我們生活中的幸福,幸福不是多么宏大、遙不可及的,它就像小確幸一樣,在點滴之間,現在請大家回顧自己的生活,寫下令你感到幸福的10件事,寫好之后將這些幸福的事情分享出來。注意是寫下已經發生的事,不是對未來的期許。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用心感受身邊的點滴幸福,提升自身的幸福感。】
解密幸福:總結提升。
我們來猜一猜這一位是誰?
“一瘸一拐是他的常態。”
“你崴腳了嗎?”“沒有沒有,膝蓋不好。”
“反正以后要長期歇著,為什么不趁現在多做一些呢?”
“這是我的崗位,我的思想沒有殘疾,我的指揮調度沒有殘疾。”
“我必須比時間跑得更快,才能在坐輪椅前把重要的事情完成;必須比病毒跑得更快,才能從死神手里搶回更多的病人。”
學生看完后回答:“張定宇。”
教師:有沒有人知道他的故事呢,可以來分享一下。
學生分享:他是傳染病醫院的院長,作為第一批定點醫院,他扛下擔子,沒日沒夜地跟時間賽跑,100多個日子一直堅守。他自己身患漸凍癥,沒有因病就推卸責任,甚至在患病最初期間也沒有告訴同事,因為走路一瘸一拐,太明顯了不好遮掩,只好實話實說。
播放視頻:李光潔寫給張定宇的一封信,大致講述了張定宇的事跡。
教師:同學們覺得張定宇是一個怎樣的人?
學生:勇敢、有大愛、無私、有責任擔當的人。
教師:是的,他坦誠地面對自己的病魔,很勇敢,要知道漸凍癥最終是會向霍金一樣,全身癱軟,需要有專人照顧。作為一名醫生很清楚自己幾年后的命運就會這樣,是個常人都很難接受。但是他選擇直面這場他當院長以來的最大挑戰,很有責任擔當。每天兩點睡下,6點起床,沒有休息過一天,甚至在自己妻子被染病期間也沒有放下工作,他說自己要堅守好自己崗位,還有四年,差不多也是他真的不能站起來的時候。他在國家需要之時,選擇大愛,得到妻子的理解和支持。他實現了自己的最大價值,也讓生命更有意義,是一個真正的幸福的進取者,這樣的人生,沒有白來。
教師:希望同學們心中追求的幸福也是這種高質量,能彰顯人生價值的完善的幸福。這就是亞里士多德提出的幸福是充分發揮我們的潛能和最大程度的實現自身價值。
【設計意圖:完善學生的幸福觀,讓學生認識到幸福不僅是對當下的滿足和愉悅,更是對未來的追求與期許。】
希望同學們通過本課的學習可以適當調整自己對幸福的理解,不再認為幸福就是開心就好,就是簡單的滿足。愿我們每個人都成為進取的幸福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