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是教育的別稱。每一個孩子的內心就好像是一個獨特的秘密花園,充滿了天真爛漫的想象,也飽含著對整個世界的滿滿期盼。師愛,則似暖陽,溫潤和煦,無聲無形之中卻可以點染一樹一樹的花開。
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宛如一幅平靜、舒展的山水畫卷。我用開朗的性格,溫暖的微笑,感染著學生。從教近三十余載,我發現與孩子們的溝通是教育成功的關鍵環節、是生命與生命的平等對話、是心靈與心靈的睿智碰撞。師愛,是對話童年的基石,溝通才能接近孩子心靈的秘密花園,引領他們綻放出更加絢爛的生命光彩。
對一顆幼小的心靈來說,最好的愛是什么樣子?是大開大合的熱情如火?是深藏嚴厲外表下的拳拳之心?還是對孩子們浪漫的抒情表白?或是無微不至的呵護體貼?
如果認真思考,可能都不算最佳。過熱孩子會退縮,過嚴孩子會恐懼,過于深沉孩子會不懂,過濃孩子會覺得黏膩,過細孩子會覺得瑣碎。
我想,最好的愛,應該是溫暖的吧。像十點鐘的陽光,像55度的白水,有幾分輕柔,有幾分爽朗,清風徐來,花朵盛開,給人心曠神怡的舒服感覺,卻并不特別凸顯其存在的形式。
從表象上看,成為一個優秀的班主任,似乎是因為擁有出色的溝通能力,也許會有一些其他老師特別渴望擁有、可以效仿或復制的“秘訣”或“妙招”。但其實這不是最重要的,對話童年的關鍵在于,擁有愛的心態與愛的能力。
一個六歲的孩子,來到一個陌生的學校,最渴望的是什么?是被接納,是安全感。
師愛,不是瞬間的熱,而是一種恒定的暖。而安全感,恰恰需要的是穩定的外界環境。所以,無論是每天早晨用笑臉迎接寶貝們,還是每個課間“加你一個玩”的小游戲,抑或是動用各種形式的溝通方式,都在明白無誤地向孩子們傳達:老師看得見你們每一個,老師也愛你們每一個。
正是在愛的細心指導下,在我們班的每個孩子都養成了“按時完成作業”、“上課認真聽講”、“見到老師主動問好”、“熱心幫助他人”的好習慣。
經過多年的摸索,我形成了“讓班級建設實現自動化”的帶班特色,同時我也成為了一名市級骨干班主任。基于愛,我的課堂是嚴謹的。我認真研讀教材,精心設計適于學生思維發展的教學環節。作為市級學科骨干教師,我同時帶動整個年級組精進,讓每節課都碰撞出學生思維拔節的輕響。
在教育教學中充滿了對每一個學生的關愛。用陽光般的熱情,耐心的交流,讓家長放心的把孩子交給學校,并積極配合班級活動,所教班級蒸蒸日上,學生個個陽光快樂。
愛是一種能力,是對生命的敏感,是對他人的溫暖,是對人性的信心,是教育中最為重要的核心。有了愛,我們才能對話童年,有了愛,我們才能接近孩子心靈的秘密花園,靜待一樹花開。
芳草地國際學校世紀小學 馬國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