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翰琪 于飛










前言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學校利用網絡平臺,開展線上體育教學,督促學生進行居家體育鍛煉,除此之外,體育運動公眾號、以及各種形式的體育練習平臺也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課外體育鍛煉方法和內容,以便學生在家進行體育鍛煉;在返校復課之際,利用國家學生體質測試的契機,以北京市第一七一中學學生為研究對象,通過測試數據,分析學生經過了近半年的居家鍛煉,對于身體素質的整體水平變化情況,為接下來復課后體育課程,以及線上體育課程的內容安排有更科學合理的規劃,結合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和環境設施等因素進行分析,提出積極的對策,為體育與健康線上、線下教學的相關研究提供參考。
1研究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本研究以疫情期間北京市第一七一中學2020屆高三年級,參與居家體育課程的學生為研究對象。主要研究內容包括居家體育鍛煉效果、體質測評數據、學生自主鍛煉方式等。
1.2研究方法
1.2.1訪談法
網絡訪談資深教師相關研究內容,內容包括線上體育的開設情況、教學內容、教學監督、學生心理等方面的問題。
1.2.2文獻資料法
通過中國知網學術總庫檢索“新冠疫情”“線上教學”“居家體育”等關鍵詞查閱相關論文。通過對文獻題目與摘要的初步研讀,從中篩選出與本研究相關的文獻,認真研讀,為研究提供理論支撐。
1.2.3問卷調查法
根據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義,參考社會學有關問卷設計的基本要求,制定了《北京市第一七一中學高中學生課余鍛煉》。通過問卷星生成調查問卷發布給學生,參與人數260名,收到有效問卷260分。
1.2.4數理統計法
對所得數據分類整理,進行數理統計與分析,并繪制數據圖表,得出結論。
2結果與分析
2.12019年與2020年學生體質健康測試數據結果與分析
2.1.1 2019年與2020年學生體質健康測試50米跑數據結果與分析
2019年體質測評數據中心,學生50米跑的整體成績平均分為81.9分,其中免體的學生8名,占總人數的2.9%;60分以下人數1人,占總人數的0.3%;60-74分人數134名,占總人數的50.1%;75-84分54人,占總人數的20.2%;85-100分人數70名,占總人數的26.2%。
2020年年體質測評數據中心,學生50米跑的整體成績平均分為71.7分,其中免體的學生14名,占總人數的5.2%;60分以下人數9人,占總人數的3.3%;60-74分人數216名,占總人數的80.8%;75-84分19人,占總人數的7.1%;85-100分人數9名,占總人數的3.3%。
從數據可以看出2019年與2020年相比,學生體質測評50米跑的平均成績下降了10.2分;免體人數增加6人,60分以下人數增加8名,60-74分及以上人數增加了82人,75-84分人數減少35人,85-100分人數減少了61人。通過50米跑這個項目的測試可以看出疫情期間學生居家體育鍛煉對于力量方面的鍛煉較少,50米跑成績變化體現出學生的爆發力整體呈下降狀態。
2.1.22019年與2020年學生體質健康測試800米或1000米跑數據結果與分析
2019年體質測評數據中心,學生800米或100米跑的整體成績平均分為67.94分,其中免體的學生8名,占總人數的2.9%;60分以下人數49人,占總人數的18.3%;60-74分人數164名,占總人數的61.4%;75-84分31人,占總人數的11.6%;85-100分人數15名,占總人數的5.6%。
2020年年體質測評數據中心,學生800米或1000米跑的整體成績平均分為67.72分,其中免體的學生14名,占總人數的5.2%;60分以下人數33人,占總人數的12.4%;60-74分人數175名,占總人數的65.7%;75-84分33人,占總人數的12.4%;85-100分人數11名,占總人數的4.1%。
從數據得出2020年與2019年相比,學生體質測評800米或1000米跑的平均成績低于2019年的平均成績0.22分,其中免體人數比2019年多了6名學生,60分以下人數減少了16人,60-74分人數比2019年多出12人,75-84分人數增加2人,85-100分人數減少了4人。通過800或1000米跑這個項目的測試可以看出疫情期間學生居家體育鍛煉的內容更側重耐力和有氧練習,在800或1000米跑成績整體波動不大,體現出學生在居家體育鍛煉中耐力、有氧練習是有效果的。
2.1.3 2019年與2020年學生體質健康測試坐位體前屈數據結果與分析
2019年體質測評數據中心,學生坐位體前屈的整體成績平均分為67.0分,其中免體的學生8名,占總人數的2.9%;60分以下人數16人,占總人數的5.9%;60-74分人數134名,占總人數的50%;75-84分43人,占總人數的16%;85-100分人數66名,占總人數的24.6%。
2020年年體質測評數據中心,學生坐位體前屈的整體成績平均分為63.2分,其中免體的學生14名,占總人數的5.2%;60分以下人數58人,占總人數的21.8%;60-74分人數138名,占總人數的51.8%;75-84分7人,占總人數的2.6%;85-100分人數49名,占總人數的18.4%。
從數據可以看出2020年與2019年相比,學生體質測評坐位體前屈的平均成績沒有2019年的成績高,整體平均成績下降了12.8分,其中免體人數比2019年多了6名學生,60分以下人數58名,比2019年多出42人,60-74分人數比2019年多出5名,75-84分人數減少36人,85-100分人數減少了17人。通過坐位體前屈這個項目的測試可以看出疫情期間學生居家體育鍛煉對于柔韌素質方面的鍛煉較少,坐位體前屈成績變化體現出學生的柔韌素質整體呈下降狀態。
2.2學生調查問卷數據結果與分析
疫情期間有56.36%的學生除線上體育課程以外的課余時間,進行了體育鍛煉;43.64%的學生只在線上體育課程的時間進行了基礎體育鍛煉。
疫情期間,除線上體育課程外,有44.55%的學生每周有3次及以上的體育鍛煉;16.36%的學生每周兩次課外體育鍛煉;21.82%的學生課外體育鍛煉1次;17.27%的學生只有學校線上體育課程的鍛煉時間。
疫情期間有63.64%的學生每次進行課余體育鍛煉時間為0.5-1小時;17.27%的學生每次鍛煉1-2小時;有3.64%的學生每次鍛煉時間超過2小時;但是有15.45%的學生沒有課余體育鍛煉的時間。
疫情期間學生居家體育鍛煉的方式多樣,其中有62.73%的學生選擇居家進行簡易的體能練習;38.187%的學生進行慢跑;29.09%的學生戶外徒步;30.91%的學生進行球類的活動;16.36%的學生進行跳繩練習;14.55%的學生選擇其他的方式進行練習,其中有一部分同學沒有進行課余體育鍛煉。
在本學期復課后,學生除體育課外,有21.82%的學生每周進行3次及以上的體育鍛煉;17.27%的學生每周能夠自主鍛煉2次;17.27%的學生每周有1次課余鍛煉時間;有43.64%的學生平均每周沒有鍛煉時間。
復課后,除學校安排的體育課程外,每次自主體育鍛煉的時間為0.5-1小時的學生占總體學生的50%;有13.64%的學生每次鍛煉1-2小時;1.82%的學生每次鍛煉可達2小時;34.55%的學生沒有進行課余體育鍛煉。
通過問卷調查的數據顯示,疫情期間整個年級有43.64%的學生只在線上體育課程的時間進行了基礎體育鍛煉,56.36%的學生除線上體育課程以外的課余時間,進行了體育鍛煉,其中每周課外鍛煉頻率超過三次的只有44.55%;每次鍛煉的時長基本都在0.5-1小時,但受場地等因素的限制,鍛煉的內容主要以居家行簡易體能練習、室外球類、慢跑等有氧運動運動為主。復課后學生每周的運動頻率有所下降;同時運動時間受到影響,與疫情期間相比,沒有鍛煉時間的學生增加了19.1%。
3結論
3.1通過數據可以看出,相同的項目,學生的在校體育鍛煉的體質測試數據結果與居家體育鍛煉的體質測試數據結果是大不相同;短距離沖刺跑測試的是學生的爆發力,從50米跑測試結果可以看出,學生的爆發力有所下降,同理坐位體前屈測試對應的柔韌性測試結果也顯示,學生柔韌性下降,對于測試學生耐力的800米或1000米數據結果來看,學生的耐力變化不大。
3.2從問卷調查的結果看出,學生每周居家體育鍛煉的頻率與時間都多于復課后體育鍛煉的時間,是因為居家期間學生課余自主時間相對較多,練習內容可自主選擇;而復課后學生的學習活動內容增多,自主時間減少,并且恢復了日常體育課程,以至于每周的課余運動頻率下降,沒有課余體育鍛煉時間的學生人數增多。
4建議
4.1建議居家體育鍛煉內容著重于力量素質和柔韌素質練習,保證學生身體素質的全面發展。
4.2建議在保證居家體育鍛煉頻率與次數的前提下,對鍛煉內容進行科學合理的安排,對鍛煉效果有全面的提升。
4.3學校體育鍛煉與居家體育鍛煉形式相結合,健全家庭體育鍛煉監督機制。
附錄
問卷
第1題年齡
第2題性別
第3題身高
第4題體重
第5題疫情期間除學校體育課程外,是否有固定體育鍛煉時間?
第6題疫情期間除學校體育課程外,每周鍛煉次數
第7題疫情期間除學校體育課程外,平均每次鍛煉時間有多久?
第8題疫情期間除學校線上體育課程外,自主鍛煉主要項目
第9題返校復課后,除學校體育課程外,是否有固定的體育運動時間?
第10題返校復課后,除學校體育課程外,每周鍛煉次數?
第11題返校復課后,除學校體育課程外,平均每次鍛煉時間為多久?
訪談
疫情期間線上體育與健康課程調查
尊敬的老師:
你好!我們正在進行疫情期間線上體育與健康課程調查,調查主要是想了解您對線上體育與健康課程的看法與建議,了解存在問題,以此為鑒更好的完成線上體育與健康課程教學工作,謝謝您的支持。
1.您認為學校體育與健康課程與居家線上體育課程是否有差別?
2.居家體育與健康課程的練習內容主要體現在那里?
3.教師以什么樣的方式進行線上體育與健康授課效果更好?
4.您對線上體育與健康授課程學習的學生有什么建議?
5.您對線上體育與健康授課程學習的家長有什么建議?
感謝你對本次調查的大力支持!愿你和家人能積極參加到防疫時期的體育活動中來,祝你身體健康,工作順利!
(作者單位:北京市第一七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