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蓉靜
摘要:近年來,中小學校園欺凌事件屢有發生,新聞報道也層出不窮,校園欺凌成為全世界教育領域的焦點問題。本文以電影《少年的你》為例,從生態系統理論視角出發,分微觀、中觀、宏觀三個維度對電影中校園欺凌行為影響因素進行研究分析,校園欺凌者行為發生的原因是綜合性的、多層面的,且不同層面的影響因素之間相互作用。
關鍵詞:生態系統理論 校園欺凌 影響因素
近年來校園欺凌問題隨著互聯網的迅速發展頻頻被爆出,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由周冬雨、易烊千璽主演的電影《少年的你》,其對目前校園欺凌現狀進行了藝術式地反映與呈現,而本文從生態系統理論視角出發,分微觀、中觀、外部、宏觀四個維度,深入聚焦電影中校園欺凌行為影響因素,以期為相關部門做好校園欺凌工作而提供一些借鑒。
一、電影《少年的你》中校園欺凌現象的表現
在電影開始時主人公陳念給不堪校園欺凌而跳樓自殺的同學胡小蝶用衣服蓋住了身體,而被班里以魏萊為首的施暴小隊伍盯上,在之后的學習生活中,陳念遭到椅子被潑墨,上體育課時被球砸,母親騙錢的消息被發到班級群遭到同學的嘲笑,被推下樓梯等等欺凌。陳念和胡小蝶的相似之處在于性格內向,社會支持關系弱,原生家庭環境比較復雜。而以魏萊為首的霸凌者家境優渥,父母忙于工作對其很少關注,親子之間缺少溝通,父母一味強調學習成績,所以這樣的家庭環境所培養出來的孩子人格方面必定出現問題。整部電影為我們分別展示了受暴者和施暴者的微觀、中觀、外部和宏觀的系統環境,因此我們可以結合生態系統理論對于電影中欺凌行為的影響因素進行分析。
二、生態系統理論視角下《少年的你》校園欺凌影響因素的聚焦
生態系統理論認為,個體的發展主要是通過與其社會環境中的各系統之間的交互作用實現的。個體只有與周圍的環境間長期交流與互動才能實現其發展;相反,如果缺乏與周圍環境的交流與互動,個體是無法實現其發展的。
(一)微觀系統對校園欺凌的影響
微觀系統是發展中的個體在特定環境下所經歷的活動,對個體人格特質和生理因素具有直接的影響。電影中陳念、胡小蝶、魏萊所處的微觀系統主要是指她們在日常生活中直接接觸的環境,包括家庭環境、學校環境以及同伴間的相處關系等。
1.家庭環境
家庭中父母的教養方式是導致學生產生欺凌行為的重要因素。影片中魏萊的父母忙于生意疏忽對于她的管教,采取了一種“放任型”的教養模式,雖然滿足了魏萊的物質需求,可在情感需求方面嚴重缺失,鮮少與女兒的溝通,親子交流較少,對于她的關注更多是在學習成績方面,這也就是影片后來魏萊欺負陳念之后哭著跪在地上向其求饒的原因,她怕自己在父母面前一直以來所塑造完美的孩子形象因事跡敗露而受到破壞,她想通過完美孩子的形象來博得父母的關注。而陳念與胡小蝶的家庭環境也很復雜,同樣缺少父母關愛的她們性格內向,怯懦遇事不敢向他人求助,這才導致了悲劇的發生。
2.學校環境
影片中,學校是除家庭以外對魏萊、陳念、胡小蝶影響最大的微觀系統。首先,學校重視她們的學習成績而忽視學生的道德教育;同時對校園欺凌事件的關注程度不夠,未能客觀認識到欺凌帶來影響。其次,并未從根本上遏制此類現象的發生。影片中陳念的班主任和學校都清楚校園里里發生的欺凌事件,但是由于顧忌聲譽,總是抱著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處事態度,而且只在乎成績,欺凌者未付出相應的代價,進而導致了校園欺凌風氣的擴散。
3.同伴關系
良好的同伴群體可以為青少年提供了學習他人的機會,該群體在抑制欺凌行為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不良的同伴群體會阻礙個體健康人格的形成,由于同伴群體的目標一致,群體出現不良行為,大多學生會采取從眾行為。該群體在欺凌行為產生方面起到了促進作用。魏萊缺少父母管教,結交了不少學校里的“壞分子”,在這個群體中,沒有道德約束,有的只是興趣相投,因此本身家庭條件不差的她獲得了同伴們認同,掌握了話語權,打架斗毆,欺凌同學已是家常便飯。
(二)中間系統對校園欺凌的影響
中間系統是指個體與微觀系統之間的相互聯系與彼此作用。魏萊、陳念和胡小蝶所處的中間系統是每個微觀系統內部之間以及外圍系統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的結果。學校與家庭的互動是最典型的中間系統。但是二者屬于獨立的微觀系統,是對她們成長影響最直接、最大的微觀系統。一項縱向研究發現:家長參與學校各種活動的程度越高,青少年的心理水平越高,當整個家庭參與到學校活動項目時,學生表現出更少的欺凌與反社會行為。而影片中無論是施暴者魏萊還是受暴者陳念與胡小蝶的家庭都沒有參與學校的互動,在悲劇發生之后才出現了家庭與學校的互動,顯然這種交流是消極的。
(三)外部系統對校園欺凌的影響
外部系統是指個體并沒有參與或直接接觸但是卻對個體產生影響的系統,這個系統是由兩個或多個環境交互作用而形成。學生個體外部系統所處的社會環境,主要包括大眾傳媒、父母務工環境以及社區環境。影片中好幾次出現網吧鏡頭,幾乎每個學生都有一部手機,以及陳念的家庭信息被暴露在班級群中,不難猜測出他們在網上所獲取的一些信息,其認知和行為都會受到大眾傳媒的影響。青少年時期的學生好奇心和模仿能力都比較強,辨別信息能力比較弱,對媒體視頻中不良信息的模仿,加劇了欺凌行為的發生。
(四)宏觀系統對校園欺凌的影響
宏觀系統位于整個生態系統的最外層,實際上是一個廣闊的意識形態,不同文化中的這些觀念是不同的,但是這些觀念能夠通過對外層、中間以及微觀系統中文化、亞文化和社會環境的調節,進而間接地影響個體的發展。影片中學校過度重視教育成績,忽視了學生素質行為教育工作,使受暴者在面對欺凌行為時,缺乏必要的應對方法與手段。學校的政策管理制度以及相應政府部門的支持等宏觀系統因素都極易導致校園欺凌行為的發生,導致處于斷裂關系網絡中的學生缺乏應有的安全感和歸屬感,威脅著學生良好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形成。電影中涉及到警察介入學校欺凌事件的鏡頭,但是因為法律制度的不健全導致他們對此現象也無能為力,只能眼看著悲劇的發生。
三.結語
總之在這部電影《少年的你》中,通過生態系統理論分別從微觀、中觀、外部及宏觀四個系統來分析影片中校園欺凌的影響因素,影片折射出了現實,在現實校園欺凌工作中,還須認真考慮各個子系統中的環境因素,適當地對外在不良環境進行調節,為學生營造良好的生活與學習環境。另外,只有加大對校園欺凌的預防,凈化校園環境,打造平安校園,才能幫助中小學生擺脫其情緒、人際關系等方面的困境,促進其健康成長,進而構建融洽的家庭關系及良好的校園環境,建設和諧穩定的現代社會。
參考文獻
[1]黎亞軍.青少年受欺負與自殺:抑郁的中介作用及性別差異[J].中國臨床心理雜志,2016(02).
[2]李海壘,張文新,于鳳杰.青少年受欺負與抑郁的關系[J].心理發展與教育,2012,(10) : 77-82.
[3]胡春光.校園欺凌行為:意涵、成因及其防治策略[J].教育研究與實驗,2017(1):73-79.
[4]姚建龍.防治學生欺凌的中國路徑:對近期治理校園欺凌政策之評析[J].中國青年社會科學,2017(1):1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