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秋英
【摘要】小學班主任不僅可以作為學生的學科教育教師,還可以作為學生學習生涯中的生命導師。由于小學生年齡較小,心智還未發需成熟,是塑造人格和性格的關鍵時期,小學班主任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班主任如何開展工作以及如何和學生們更深層次的互動,都會對學生的心靈造成深遠的影響。小學班主任不但要負責班級的紀律和學生們的學習,還要兼顧到班上每個學生的心理健康。學會科學合理地使用激勵教育法對孩子們進行激勵教育,幫助每一個學生培養自信,讓他們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優勢,從而激發他們對于學習的興趣,全面和諧地發展每個學科。下面我會從多個方面對激勵教學法在小學班主任的工作中的應用進行分析。
【關鍵詞】激勵教學法;班主任教育;方式方法
引言:學校管理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就是班級的管理,班主任身為班級的管理者要做好對于學生的了解工作。以前班主任通常是從他的人口中了解每一個學生,這樣的方式存在很大的弊端,使得班主任并不能對每個孩子的情況完全了解,不利于對孩子設置相應的激勵教學方法,也不利于學生的發展和班級文化的搭建。班級管理的最終目的是做到能夠維護學校制度、保證教學質量從而實現教書育人目標。在這樣的背景下,小學班主任應該將激勵教育的方法科學有效的運用到每個孩子身上,緊跟新課改的潮流,在充分讓每個孩子展現自己個性的同時,也能為他們樹立正確的觀點,讓班級向著積極開朗的方向發展。
一、激勵教育方法在小學班主任教育中的作用和意義
英國的知名教育學家曾經說過:“有關孩子的教育方面,除了去鼓勵學生朝著正確的積極地方向發展,還有什么更好的方法能讓他們健康的成長。”對于普通中學生,特別是我們的小學生,這就是最真實的情況。陪伴小學生時間最長的老師是小學班主任,大多數小學生從一年級起就沒有更換班主任,這種情況下,班主任會陪伴著他們一起成長六年。班主任和學生及家長接觸的時間越久,關系越親密,就越容易在最短的時間里發現學生內的心理變化,并對其作出正確的評估。這對促進兒童身心健康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為班主任的身份具有特殊性,所以班主任在引導和塑造學生的身心健康以及價值觀念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這就要求教師采取適當的方法來傳授學生的學科知識,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思想觀、行為觀、行為觀。對于小學生來說,學習帶來的負擔相對較輕,所以班主任應將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走向全面發展當做自己最重要的任務。培養樂觀的生活態度,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和素質,發現每個學生在課堂上的優勢和優勢,從而鼓勵他,使他通過獲得知識和學習文化找到快樂。
二、班主任如何在小學日常教學中開展激勵教學法
(一)走進學生生活、用愛打開心扉
班主任要用愛心去關注每個家庭學生的思想動態,幫助樹立他們獨立的個性、生活的信心。這是因為大多數的學生心理都不成熟,并不具備豐富的生活經驗,這就導致他們對這個世界是沒有足夠的認知能力的,所以小學班主任要在班級的日常管理中深入課堂,了解每一個學生日常的學習情況以及生活中是否遇到困難。在有足夠能力的前提下與學生溝通并提供幫助。首先,我們要抓住機會,運用激勵教育法去鼓勵孩子。我們不能只是善于發現每個學生的問題和不足,同時也要能及時發現學生在不同方面取得的進步以及它們慢慢綻放的優勢,雖然他們有時會違反課堂紀律,但是該鼓勵時還要立即給予表揚和鼓勵。其次,要經常表達出對于孩子們能夠取得成就的期待,對年輕學生來說,這可能會幫助他們更快的樹立信心,成為他們前進的動力。第三,激勵措施要有針對性,有的放矢。他們必須符合學生的實際,避免空洞的概括。否則,我們的做法將不會成為一個激勵,它將成為一個沒有原則的吹噓。
(二)目標管理法,以目標為動力
目標管理法是注重過程,幫助規劃過程實現最終目的的激勵理論,它將目標設置成一種激勵孩子前進的動力,通過設立正確且可以達到的目標誘導人去努力,直接的決定人的朝著哪個方向前進。在心理學中,目標被稱為誘導。激勵過程是誘導物誘導發動機,進而激勵達到目標的過程。對于小學班主任來說,可以將這種方法用到孩子們的日常教育中,提前幫助孩子們塑造努力向上的性格,可以要求孩子們分階段設定自己的目標。將目標分為更小的幾個小目標來逐步完成,例如設定一個短期目標作為第一階段,這樣比較容易實現和完成;第二,把長遠目標作為第二階段,要求學生不斷提高自己,不斷進步;最后,幫助學生設定一個長期的人生目標,這個目標可以在他們的初中、高中,甚至是他們想上的大學完成。然后,在以后的學習生活中,班主任要不斷引導學生朝著自己的每一個目標去努力去奮斗,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三)獎懲激勵法
就小學班主任而言,最直接、最有效的激勵教育的方法就是獎懲制度,因為孩子年齡都偏小,內心都是渴望得到老師的獎勵的,同樣的,懲罰也會讓他們更好的約束自己的行為。在這個過程中,就需要小學班主任能夠準確的了解學生的興趣和愛好,將其作為班主任為其設置的獎勵。當然,一個人不能只獎勵,獎勵和懲罰是齊頭并進的,通常情況下是先表揚后批評,在公開場合表揚,私下里再批評。教師在表揚和批評學生時,也要將學生的自尊心和承受程度考慮進去,不能盲目的表揚和批評,因為學生處于塑造健康的性格和心理的階段,不能對其造成過度的傷害。
三、結論
激勵教育的方法必須具體落到實處,只有在真正的行動中才能見到真正的效果。小學班主任要針對每個學生制定相關的激勵教育方法,時刻準備著,只有這樣,才能在機會到來時隨時行動。因此,在日常教學管理中,班主任應該多了解孩子們,多和孩子們接觸,才能使激勵教育法達到最好的效果。應在日常的班級管理中,潛移默化的通過各種激勵教育方法提高學生的興趣愛好,引導其全面發展,引導他們走正確的道路,在提高他們綜合能力的同時塑造他們的個性。
參考文獻:
[1]陳艷萍,楊光卿.新課改下的激勵教育方法在小學班主任工作中的應用[J].學周刊,2018(7):173-174.
[2]佚名.激勵教育方法在班主任工作中的探索與研究[C].教師教學能力發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十六卷),2018.
[3]范璐璐,才智.淺談激勵機制在班主任工作中的應用構建[J].?2018(12)
(梁山縣第六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