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依然
摘要:本文對中國各省綠色金融對經濟支持水平的空間關聯進行研究。研究表明: 綠色金融對經濟支持水平在省際間形成了社會網絡,并無一省孤立,但聯系不緊密; 綠色金融對經濟支持水平的網絡聯系在各省間分布不均; 綠色金融對經濟支持水平的空間聯系不穩定。對比本文提出了加強區域間綠色金融經濟協作能力,各省根據綠色金融發展特征明確功能以及建立有效的綠色金融經濟群發展機制的對策。
關鍵詞:綠色金融;區域經濟;空間關聯
1.引言
在“三期疊加”的背景下和新發展理念的引導下,中國經濟發展模式也逐步轉變為以生態農業和循環經濟為主的綠色經濟。綠色金融也由此進入了快速發展時期。
在中國,綠色金融通常是指能夠降低能源的使用量與單位能耗以及對環境污染進行治理的金融活動與金融產品。政府為推動綠色金融的高效發展出臺許多相關政策。如2018年發布的《綠色投資指引(試行)》,對綠色機構投資者做出普遍適用的規范性要求,加速產業重組與整合,以此來推動產業結構升級,使我國三次產業結構比例更加合理,進而加快供給側改革,推動綠色“一帶一路”建設。
2.理論基礎
通過梳理綠色金融對經濟增長影響的文獻發現,現有研究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1)綠色金融是否可以推動經濟增長。通過研究發現從宏觀角度上來看,綠色金融可通過促進投資和消費結構的優化來促進經濟增長,從微觀角度上看,綠色金融可有效幫助企業資金融通和儲蓄投資轉化;(2)綠色金融如何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通過研究發現綠色金融可以推動產業結構升級,且綠色金融發展程度越高,作用效果越顯著;綠色金融可以與循環經濟耦合協調發展,推動經濟可持續發展。
從當前相關文獻上看,綠色金融對經濟作用的空間關聯研究文獻主要存在以下問題:研究文獻多將重點放于省域間的空間溢出效應,不能很好的兼顧整體綠色金融空間關聯演變。針對此不足,本文在撰寫過程中注意一省域與其他省域之間的空間關聯聯系,同時更加注重網絡結構關系的研究,更好的揭示綠色金融的空間溢出效應的傳遞機制。
3.中國綠色金融發展對區域經濟支持的現狀分析
3.1 綠色金融對經濟支持水平社會網絡緊密程度不斷提高
由整體網絡特征分析可知,省域間通過直接連接與間接連接形成綠色金融對經濟支持水平整體網絡,無一省孤立,且整體網絡密度值不高,綠色金融支持經濟協作能力不強,整體網絡仍不穩定,但是2015年后網絡密度上升速度明顯提高,這與邊緣省份之間綠色金融經濟聯系加強有關,表明邊緣省份的綠色金融發展速度加快。
3.2 各省域在整體網絡中發揮功能不同
綠色金融對經濟支持水平網絡以北京為核心呈放射狀,各省之間綠色金融對經濟支持水平的關聯程度明顯不同,各省域在整體網絡中發揮的作用也不同,在整體網絡中,既有自身綠色金融支持經濟增長的同時可以帶動其他省份綠色金融促進經濟增長的“動力源”,傳導綠色金融支持經濟增長空間溢出效應的“橋梁”。
3.3 綠色金融對經濟支持水平網絡內部呈多聚集發展方式
綠色金融對經濟支持水平的網絡中,政策、經濟因素影響4個凝聚子群所包含的省份以及包含的省份數量在小幅度變化,但總體已趨于穩定,凝聚子群已與經濟帶日趨重合,凝聚子群的群密度逐漸增加。說明在各省之間的空間聯系逐漸穩定,凝聚子群內部的聯系加強,綠色金融支持經濟發展凝聚子群的穩定與內部加強,有助于綠色金融經濟帶的形成,有助于加強中國綠色金融協作能力。
4.中國綠色金融發展對區域經濟支持的優化方案
4.1 加強區域間綠色金融經濟協作能力
增加省份之間綠色金融經濟活動的合作,加強區域綠色金融經濟協作能力,有利于中國綠色金融與經濟全面發展。(1)搭建統一的綠色金融平臺。目前中國各省綠色金融發展差異較大,統一的綠色金融平臺可以協調綠色金融經濟活動,實現信息共享,幫助落后省份發展綠色金融,促進綠色金融工具創新,幫助資本跨境互動,實現雙贏;(2)增加綠色金融中介機構。綠色金融中介機構可以參與綠色金融產品的評級、綠色項目的開發咨詢,引導資金在綠色投資領域的合理配置,提高綠色金融效率。
4.2 各省根據綠色金融發展特征明確功能
由各省綠色金融對經濟支持水平的中心性分析可知,各省份在整體網絡中發揮功能不同。各省份應根據自身情況,制定綠色金融戰略,促進經濟高質量增長。(1)明確各省份功能定位。“動力源”省份利用其空間溢出輻射其他省份,“橋梁”省份則發揮其“中介”功能傳導空間影響,帶動落后省份的綠色金融發展與經濟影響,推動全國綠色金融與經濟共同進步;(2)依據自身特點制定綠色金融發展戰略。根據各省的經濟水平、基礎設施、地理位置等因素因地制宜,制定適合自身的綠色金融經濟政策,整合各省優勢,利用地區間的互補性。
4.3 建立有效的綠色金融經濟群發展機制
從實證分析結果可知,綠色金融省域群已與經濟帶日趨重合,有效的綠色金融經濟群發展機制可加快區域經濟、生態環境共同發展進程。(1)建立有效的綠色金融經濟群管理制度。政府應當在政府架構、管理體制上進行創新,設立專門的管理部門,統一管理區域內各省的分工與合作,組織協調跨行政區的綠色金融經濟活動;(2)建立有效的跨省綠色金融市場。同一凝聚子群省份應當加強市場開放,突破行政線障礙,鼓勵開展跨省綠色金融合作項目,打通生態項目融資渠道,實現優勢互補,共同進步,避免凝聚子群內部省份之間的惡性競爭。
參考文獻:
[1]陳娜,吳玉鈴.福建省綠色金融對區域經濟生態化發展的影響研究——基于截距維的固定效應模型[J].新疆財經大學學報,2019,000(004):13-24.
[2]張靜.綠色金融支持區域經濟生態化發展——以福建三明為例[J].科技和產業,2020(4):154-158.
[3]傅亞平,彭政欽.綠色金融發展,研發投入與區域經濟增長——基于省級面板門檻模型的實證[J].統計與決策, 20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