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錫峰 李秀麗

摘要:目前,國內許多中小型塑料薄膜生產企業在進行成本核算時,仍舊采用傳統成本法,從而成本數據與實際存在誤差,無法真正實現為成本科學定價。因此,本文以XF塑料薄膜生產公司為研究對象,在XF塑料薄膜生產公司中應用作業成本法進行成本核算,從而達到科學核算成本,從而合理定價的目標。
關鍵詞:作業成本法;成本核算;塑料公司
作者介紹:楊錫峰,男,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碩士研究生。李秀麗,女,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知識產權評估、企業價值評估
1.背景
在國民經濟的持續發展以及產業結構的調整過程中,國內各行各業對塑料薄膜的需求不斷上升。隨著塑料薄膜市場的不斷擴大,越來越多的中小企業涌入,使得同業競爭進一步加劇。
目前對于塑料薄膜行業內絕大部分企業而言,成本控制方法也較為單一,使用的核算方法依舊是傳統的制造成本法,傳統成本法核算成本雖然簡單,但也為企業成本核算帶來一定麻煩。基于此背景,在塑料薄膜生產企業中應用作業成本法,設計作業成本核算體系,以期能為塑料薄膜生產企業提供一種成本控制新思路。
2.作業成本法在XF塑料公司的應用研究
2.1公司基本情況。XF塑料薄膜生產公司組建于2010年,初始注冊資金為100萬元。由于市場的擴大,XF塑料公司近三年的銷售額更是連年上漲,2019年年銷售額超過4000萬元。XF塑料是一家集生產、銷售于一體的塑料薄膜生產企業,專業從事塑料薄膜的生產與銷售,公司成立至今,一直秉持著“誠信為本,質量為基”的經營宗旨。公司現廠區內擁有設備數十臺,3條生產線,主營產品分別為普通型薄膜、珠光膜、防霧膜三種,2019年年生產能力達2000噸以上。
2.2傳統成本法下成本核算。XF塑料公司的產品有普通型薄膜、珠光膜、防霧膜三種,按照公司的成本信息進行核算,以上述三種塑料薄膜為例。三種薄膜的生產工藝存在差別,單位成本存在出入是因為原材料、工時等不一致。根據XF公司的成本信息,按照三種薄膜的產量核算各自的成本。
按照傳統成本法核算XF公司產品的成本,結果可知普通型成本為8277,珠光膜為8566元,防霧膜成本為8509元。結果可知,仍舊是線性標準來分攤制造成本的,并沒有考慮到普通膜、珠光膜、防霧膜三種產品之間工藝的差異。可在公司進一步的擴張、客戶量上升等情況下,簡單的核算法會導致成本分攤的不合理,從而使公司在產品定價過程中難以依據成本進行合適的定價。
2.3作業成本發下成本核算。作業成本法在的應用,首先要確認作業。在對公司調研分析后得知,生產流程包括訂單確認—驟冷薄片的制作—薄片雙向拉伸—切邊電暈處理—收卷包裝—驗收入庫等。其次是作業中心的劃分,薄膜生產流程較多,且每個流程中都由許多作業構成,通過將有關聯性的作業合并劃分作業中心。將作業整合成六大中心:鑄片中心、拉伸中心、定型中心、包裝中心、質檢中心、維修中心。作業確定與作業中心確認的工作結束后,則要進行成本動因的分析。作業中心確認與成本動因確定的工作完成,下一步是把作業成本逐批分攤到產品內。制造成本歸集工作結束,緊接著則是需要計算動因分配率,在計算動因分配率前需要統計動因數量。
成本動因量整合的工作結束后,需要計算作業動因分配率,相關公式如下:成本動因率=作業中心成本總額/該作業中心成本動因總量。
利用作業法計算產品成本前,需要分攤作業成本。
計算產品成本,產品成本的計算可以按照公式計算:生產總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作業成本。產品成本計算表如圖:
通過數據信息可知,應用作業成本法重新核算制造費用,三款產品的單位成本分別是普通型塑料薄膜7844元、珠光膜8718元以及防霧膜8967元,所得出的成本數據更加貼合實際,XF塑料公司也能更加高效的利用成本數據。
3.結果對比
利用作業成本法對XF公司生產的三種薄膜進行成本核算時,作業成本法將生產流程整合,成本核算更加合理。
為了對比更加直觀,此處將兩種核算法所得出的單位成本結果對比。從上述數據可以得知:利用傳統成本法進行成本核算,普通膜計算得到的成本數據為8277元,明顯高于由作業成本法所得出的成本數據7844元,差異額為433元,差異率達到了5.52%。而同時,傳統成本法卻是明顯低估了珠光膜與防霧膜的生產成本,兩種核算法下的差異額分別為-152元與-458元,差異率則是-1.74%與-5.11%。差異出現的原因,是由于普通型膜產量高于其他薄膜但工藝在三種薄膜中卻最為簡單,如果單純根據產量的多寡分配制造費用,顯而易見會比其他兩種薄膜分攤高于實際的制造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