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念欣 張天佑
摘要:作為上市公司來說,對其進行審計工作有利于投資者的準確定位和證券市場的平穩發展。但由于注冊會計師在審計過程中會出現各種狀況,使得審計失敗狀況也逐漸增多,給會計機構,企業客戶,社會乃至個人帶來了重大損失。本文通過對上市公司審計失敗的含義進行闡述分析,總結概括了審計失敗的成因,并根據成因提出準確有效的防范對策,確保經濟活動的正常進行,促進社會的進一步發展。
關鍵詞:上市公司;審計失敗;成因分析;對策
1.上市公司審計失敗的含義及其影響
審計是由專職機構和專業人員依照法律和相關理論準則,運用專業方法對上市公司、金融機構乃至政府的財務方面資料等進行審查和監督的一項獨立性的經濟監督活動,在維護公司管理、提高經濟效益方面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審計過程中情況的復雜不定,審計失敗的情況時有發生。特別是針對上市公司來說,由于上市公司是面對社會大眾來融資的,一旦出現審計失敗狀況,就有可能會使投資者對資本市場的信任受損,影響了資本市場的有序開展。
審計失敗的定義總體來說能夠概括為三個要點:一是審計人員對于審計準則的具體要求未能正確履行;二是審計失敗的出現與上市公司有無經營失敗無關;三是審計人員執業行為中是否遵循了審計準則和職業規范。
審計通過審計報告得出審計意見并告知客戶,使得客戶參考審計意見進行不同的決策和選擇。對于上市公司而言,審計失敗提供的錯誤的審計意見會使投資者做出錯誤的決策選擇,大大影響了公司的和發展;對事務所本身來說,它會影響事務所的聲譽,不利于事務所的生存前景和持續發展;對社會而言,它會影響其平穩發展,甚至會影響到市場的有序性。
2.上市公司審計失敗的原因分析
2.1注冊會計師專業能力和職業道德有待提高
由于注冊會計師個體的職業素質參差不齊,也就造成了部分注冊會計師專業能力和應有的職業道德仍需加強。正所謂能力越大,責任越大,注冊會計師的職業性質也決定了其所背負的責任和應履行的職業道德。
2..2被審計單位舞弊現象頻升
受到利益因素的影響,被審計單位中可能會出現舞弊現象,提供虛假的財務報表。對大量的審計失敗案例進行分析不難看出,財務造假是造成審計失敗最直接的原因。在現代社會資本市場中出現的造假,欺詐現象層出不窮,愈發的難以識別,這也大大影響到審計行業,使審計失敗的案例不斷增多。
2.3 相關法律體系尚需完善
由于行業的部分領域還處于發展階段,使得我國相關的現行法律還有改進發展的空間。行業發展使新領域陸續出現,而現行法律也會出現還未囊括的部分行為。另一方面,審計相關的現行法律的違法懲處的手段較少,且處罰措施較輕,違規成本很低。行政處罰的方式主要是沒收違法所得和罰款。針對會計師事務所來說,罰款金額一般不超過財政法規款額;而情節嚴重,一般不超過財政法規款額的五倍;而對會計師,罰款最高不超過本人三個月的基本工資。
2.4 獨立性的喪失
審計業務的買方市場造成了被審計單位和審計機構處于不平等地位,致使獨立性缺失。而被審計單位不正當的需求的出現和審計單位獨立性的缺失,迫使注冊會計師造假。
同時受到利益因素影響,有一些較小規模的會計師事務所會出現壓榨審計成本,降低所收取的審計費用的現象,使得事務所提供的審計報告大大縮水,從而加大了審計失敗出現的可能。
3.上市公司審計失敗的防范措施
3.1提升審計人員的自身專業能力和職業道德
注冊會計師開展審計工作的基本業務素質是職業道德素質,想要規避審計風險的重要環節是擁有較高的職業素質。注冊會計師應該以高要求嚴格約束自己的職業道德,積極履行自己的職責,以保證可以實事求是,公平公正的處理各項審計業務。同時為面對各種突發狀況和越來越復雜的審計業務,審計人員也要不斷提升自身的專業能力和執業水平,從而持續改進專業勝任能力。
3.2規范審計工作程序,強化審計質量的控制制度
嚴格落實審計準則的相關條例規范是注冊會計師在審計過程中必須要做的關鍵。從接受審計業務,計劃審計程序,到識別和評估重大錯報風險,以及編制審計報告的整個流程,都需要遵循相關的規定和規范,合理的規范審計程序,強化審計質量的監控,避免隨意審計現象的發生。
3.3 加強審計監管,完善處罰制度
在審計監管中,要加強監督管理,形成相一致的管理制度體系,形成事前監管、事中監管、事后監管相結合的監管機制,明確監管責任。引入質量管理體系,圍繞可能存在的問題和風險,加強排查分析,對數據波動較大或者變化較快等情況及時進行查找,分析問題根源,加強數據安全系統維護體系建設,完善相應的執法監督機制,加強與其他相關部門的聯動,切實形成監管合力,共同提高統計數據的監管成效。
3.4增強注冊會計師的獨立性
一方面,要確保注冊會計師和會計師事務所的獨立性。在審計過程中,注冊會計師背負重大責任,保證注冊會計師獨立性顯得尤為重要。在審計過程之中必須保持基本職業操守,不得與任何一方產生利益關聯,保持清醒頭腦,了解自身審計職責,然后客觀公正地開展審計工作,不受任何外界因素影響。
另一方面,注冊會計師需要具備合理的懷疑態度,同時也需要具備職業的謹慎精神。在審計過程之中,注冊會計師需要時刻保持懷疑態度,同時需要對審計中的各項數據保持審慎認知。為此,注冊會計師需要不斷提高自身業務素質,增強風險防范意識,深入了解被審計單位的各項經營狀況,了解其業務特點。
4.結語
所以,綜上所述,由于審計風險客觀存在,使得審計失敗的出現難以避免。伴隨著中國經濟市場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目光也逐漸聚焦在審計失敗問題上。因此,為了有效規避審計失敗,最大限度地降低或消除審計風險,注冊會計師應該以更加嚴謹認真的方式對待問題,用更加快速有效的途徑去解決問題。
參考文獻:
[1]蔣燕,上市公司審計失敗的成因及對策研究[J],西部皮革(2016):120-121
[2]劉云花,上市公司審計失敗的成因及對策研究[J],納稅(2019),13(4):201-204
[3]馬誠,造成審計失敗的各項因素及應對策略[J],智庫時代(2020),4: 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