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學前教育是學前教育學的重要內容之一,是構成學前教育學的科學體系的一部分。如今,學前教育發展得越來越好,人們對學前教育更加關注,家長對幼兒的發展也更加重視。幼兒園是學前教育研究的重要部分,幼兒園主題教育背景下的家園互動是重中之重。基于此,本文對幼兒園主題教育背景下的家園互動進行了研究。
關鍵詞:幼兒園;主體教育;家園互動
中圖分類號:G459?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9192(2021)10-0095-02
引? 言
隨著年齡的增長,幼兒的心智也會慢慢成熟,變得個性凸顯,有自己的認知和見解。教師作為班級的核心,引導著幼兒的心智、品德發展,因此更要想辦法提高自身的工作效率,從而促進幼兒的健康發展。幼兒教育中,家園溝通發揮著很重要的作用,家園互動也需要有藝術感。
一、家園互動的重要性
“家園互動”是指教師、家長和兒童之間的相互溝通,強調家長要更多地參與幼兒園的教育,從根本上改變傳統教學模式。家長、教師、兒童是一個團體,家長、教師、幼兒都是主角,三者應相互配合,共同營造和諧的學習、教育環境[1]。對于幼兒園教師而言,其不僅要關注幼兒的學習成長,還要關注幼兒的心智發展。很多事情幼兒不能獨立完成,同時他們辨別是非的能力也較弱,所以需要教師的協助。那么,教師作為幼兒在幼兒園發展的重要引導者,應時刻關注幼兒的變化和發展,掌握科學的教育方法,多反思自己的管理方法、管理策略和管理力度,致力于幼兒的健康發展。家長既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又是幼兒在學校外發展的重要引導者,因此應比教師更多地關注幼兒,掌握科學的教育方法,從而促進幼兒的健康發展。
二、幼兒園主題教育背景下進行家園互動的有效策略
以前大家對家園互動的理解僅僅是家長對幼兒園工作的支持,以及家長在思想和行為上與幼兒園保持一致,但是并沒有考慮過如何深入挖掘家長這一大教育資源,促使家長成為幼兒園主題課程的參與者和主體。從目前家庭教育現狀來看,幼兒家長的教育思想日漸先進,有自身的家教觀念,他們不再只將孩子留給幼兒園,自己也會主動去配合幼兒園,從被動變成了積極主動。而且現在的幼兒家長學歷也普遍較高,他們接受新事物的速度較快,所以慢慢地,家園互動也開始變得更加頻繁。教師在開展教育活動時,教學內容也變得更加豐富,并且家長會以各種形式參與,這樣能夠更深入地了解幼兒,從而促使幼兒全面發展,使親子教育變得融洽和諧[2]。接下來,筆者將探析幼兒園主題教育背景下進行家園互動的有效策略。
(一)學會利用“互聯網+”進行家園互動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網絡已經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普及,那么教師在實現班級管理時也應注意溝通的方式,不要拘泥于單一的形式。當前,班級群、家長群幾乎出現在每個地區、每個學校、每個班級。那么,教師可以利用這一便利,與家長保持聯系,在班級群里向家長反饋學生在學校的情況,包括學校的一些任務也可以通過群聊告知家長。除了群聊還有家訪,家訪雖然麻煩,但是每隔一段時間進行一次還是很有必要的。幼兒園教師可以選擇班級里個性比較凸出的學生進行家訪,了解學生的家庭情況,通過所了解的情況制訂應對措施。但是相對于家訪,互聯網的交流更加方便和快捷。
(二)多開展親子互動游戲
幼兒園就是幼兒的第二個家。教師可以與家長一起引導幼兒動手進行環境創設,給幼兒提供設計空間。教師可以開展親子活動,讓每一個家庭都在幼兒園區域角內留下家庭的合作作品,這也是增進親子關系的一種好方法。幼兒積極主動地參與環境創設活動,還可以提高自己的保護欲,因為是自己動手創設的,他們會倍感珍惜。例如,在室內區域角的建設和裝扮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家長帶領幼兒進行手工制作和裝飾,可以找一些麥稈、樹枝等進行上色。這樣,五顏六色的廢棄植物就可以被重新制作成手工裝飾品,與此同時,還可以鍛煉幼兒的動手制作能力及構思能力。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將各個親子游戲與語言結合起來,組織幼兒一起進行游戲。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幼兒鍛煉反應能力、理解能力、朗誦能力、閱讀能力、表演能力及表達能力,從而培養幼兒的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3]。例如,在教學完《我從哪里來》一文后,教師可以讓家長和幼兒配合,讓幼兒用動作模仿自己在媽媽肚子里的時候應該是什么樣的,在家長的引導下模仿出生后慢慢學習爬、坐、站、走、跑的樣子,這可以鍛煉幼兒的表演能力。另外,在課外,也要加強親子互動,教師可以讓幼兒陪家長一起去買菜,這能鍛煉幼兒的反應能力及表達能力,也能綜合鍛煉幼兒的語言能力。總之,教師應將親子游戲和生活實際結合起來,這樣既能活躍親子活動氛圍,又能提高幼兒的學習效率。
(三)與家長合作帶幼兒認識大自然
自然界中有很多資源可以引入幼兒園教育中,教室外是天然的植物園。例如,教師可以在校園角落建設植物觀賞區,也可以與家長溝通在班里規劃、設計一小塊泥池,讓幼兒自己選擇種子進行種植,并讓幼兒觀察種子的發育情況,如什么時候發芽、每天都長大多少等。此外,教師還可以組織家長帶領幼兒進行游玩,讓幼兒在玩耍中學習知識。例如,周末,教師可以跟家長協商一起帶幼兒去山上或者公園里進行春游、野餐,在休息過后,帶領幼兒進行親子活動大比拼。兒童心理學家皮亞杰說過“兒童的思維是在活動中、操作中形成和發展的”,帶幼兒到真實的環境中學習能夠滿足幼兒活動的需要。因此,在家園互動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豐富的自然資源去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從而加深幼兒對大自然的熱愛情感,提高幼兒對本土資源的認知能力。
三、家校互動需要注意的細節
(一)選擇恰當的方式
教師在進行家校溝通時,應注意說話的方式,尤其是在幼兒表現不好的情況下,不能夸大事實,要關注家長的感受,從言語判斷家長的心情。同時,教師要注意保護幼兒的隱私和自尊,不能在眾人面前批評幼兒。幼兒雖然年紀小,但也有自尊,教師應尊重幼兒。教師在與家長溝通時,要選擇恰當的方式,而且談話內容也要綜合考慮,教師要有一定的判斷能力和相關綜合素質,能夠結合實際與家長進行有效溝通。如果是線上交流,教師也要注意對方會讀出什么樣的語氣,適當地加一些語氣詞,緩解一下氣氛。
(二)教師要認真聆聽家長的話語
在家校溝通中,教師應認真聆聽家長的話語,這是基本禮貌。教師要和家長達成一致,共同促進幼兒的發展。在對話中,教師也要收集更多關于幼兒的基本信息,從而加深對幼兒的了解,以便對幼兒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
結? 語
綜上所述,家園互動對幼兒教育具有重要作用。在家園互動過程中,教師應用合作的態度爭取家長的理解和支持,進行有效的家園互動,從而建立新型的家園共育關系,共同促進幼兒的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蘇玉鳳.整合教育理念下幼兒園生活教育課程研究[D].福州:福建師范大學,2018.
劉超.淺析幼兒園主題教育背景下的家園互動[J].中國校外教育,2019(09):158-159.
李玲莉.“利用網絡家園互動平臺促進幼兒園課程建設與實施的實踐研究”課題研究報告[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17(02):23-27.
作者簡介:鄭延明(1969.10-),男,甘肅古浪人,大專學歷,一級教師,2009年榮獲古浪縣“優秀教師”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