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創新推動著科技發展,其是科技發展源源不絕的動力。新時代,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成為語文教學的目標之一。本文分析了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現狀,并結合實際案例分析了如何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以供相關教師參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創造性思維;培養策略
中圖分類號:G427?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9192(2021)10-0032-02
引? 言
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是小學語文教育的核心與重點。學生創造性思維與許多因素息息相關,既與學習興趣、想象力、個性情感、審美等內部條件有關,也會被教師營造的課堂氣氛、課程設備等外部條件所影響[1]。要想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小學語文教師應不斷努力,致力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環境和活躍的課堂氛圍,不斷提高自身素質、教學能力和課程設計的新穎度。
一、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現狀
新課程改革的重要目標之一是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當前,傳統的以教師講授為中心的教學方法已經不再適應新時代教育發展的要求,提高綜合素質的教育教學方式正在被推進[2]。輕松愉悅的課堂環境逐漸代替呆板嚴肅的教學環境,課堂上,教師注重讓學生主動探究問題的答案,從而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在教學過程中,創造性思維是雙向的,教師和學生都應具有創造性思維,教師在備課過程中要注重細節的把握,以培育學生創造性思維為目標進行教學,制訂具有可行性、完善的教學計劃,利用現代化教學技術全方位、多角度優化小學語文課堂教學。
二、創造性思維培訓策略
(一)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
創造性思維是在學生產生興趣的情況下,通過自我探究提出疑問,著手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產生的。因此,要想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教師首先應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3]。例如,小學二年級語文課文《坐井觀天》是一則寓言故事,對于低年級的學生來說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設計游戲環節,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在朗讀中加深其對故事的理解和思考。其次,教師可以讓學生分析小鳥和青蛙的對話,如小鳥所說的遠究竟有多遠,生活中像“青蛙這類人”都具有什么特點,可以讓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從而發散學生思維。最后,教師可以讓學生編寫青蛙跳出井之后的故事,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和想象力,進而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4]。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興趣面前負面情緒會一掃而空,興趣可以廣泛,也可以小眾,學生的興趣得到認可會極大地增強他們學習的自信心。例如,四年級課文《幸福是什么》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了解幸福是靠自己的雙手去創造的,教學這一課時,教師可以讓學生說一說幸福是什么,以及在生活中有沒有讓自己感到特別幸福的事,可以讓學生進行短時間思考并且自愿分享。在學生思考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播放舒緩的音樂,營造溫馨的氣氛,從而提升學生的興趣,也給學生提供較好的外部作用力。學生會在思考中總結自己感到幸福的事,促進創造性思維的發展,同時樹立幸福價值觀。
(二)提高學生自主閱讀的能力
高效的閱讀能力是提高自學能力的關鍵因素,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學會如何畫出重點詞語,如何劃分文章段落,以及如何總結文章大意[5]。例如,在《竊讀記》中,主人公對書籍的渴望可以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因此,教學完這一課,教師可以給學生留下作業,讓學生分享一本自己最喜歡的書,概述書籍的內容。學生會在書籍推薦中閱讀文章,在同學的分享中提高閱讀興趣,提升自主閱讀能力。這種教學方法不僅能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加深學生對知識的記憶和理解,還能為學生創造性思維的提升提供知識領域的支撐[6]。
(三)激發學生的想象力
想象力插上翅膀,就變成了創意。創造性思維離不開想象力的開拓,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獲得是有限的,而想象力的空間是無限的。讓學生提出問題,比教師主動授予知識,更能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例如,《鯨》這篇科普性課文,介紹了鯨的演變過程和生活習性。科普性文章是豐富科學知識的重要文體,學生在了解鯨的特點的同時可以拓寬知識領域。在教學這一課文時,教師可以列舉其他海洋生物,讓學生對比分析鯨魚的特點,提問學生鯨魚身上有沒有值得利用的功能,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有沒有見過借鑒鯨魚習性創造出來的科技產品,對于鯨魚,自己有沒有想要利用它創造出新產品,鼓勵學生發散思維,從特點延伸到創造力。學生剛開始可能不適應,教師要有節奏地引入話題,帶領學生一起思考問題[7]。
(四)差異化發展
每位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素質教育也要求教師“以人為本”。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與時俱進,更新自己的教學觀念,尊重學生的興趣愛好。同時,教師要學會因材施教、挖掘學生的潛力,從而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
一般創造性思維強的學生多為傳統教學中學習成績優異的學生,他們的特點是記憶力強、適應力強,能及時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可以進行舉一反三。在我國傳統家庭教育和學校文化的熏陶下,學生多有視覺型的思維習慣,而在開放的環境下更容易培養學生的聽覺思維。不同的思維方式導致教學效果也大不相同,但如何更好地使每位學生接受適合其接受能力的學習內容是教師需要思考的問題。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針對視覺型思維的學生,語文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引入多媒體視頻。例如,在教學“有趣的漢字”時,《中國漢字聽寫大會》的片段是不錯的選擇,其不僅與課堂內容相匹配,還可以讓學生學習漢字文化知識。通過觀看視頻,學生會產生挑戰欲并且感受到中國漢字文化的博大精深。教師可以設計互動環節,讓學生模擬《中國漢字聽寫大會》的游戲,準備好漢字卡片,讓學生分辨生活中常見卻容易寫錯的字,進行同音不同字的成語漢字填空或者打亂詩詞重新排序。對于其他漢字文化,教師可以選擇通過多媒體播放簡短的紀錄片來讓學生了解。一個流程下來,學生會對漢字產生濃厚的興趣,也會喜歡上視頻播放這種課堂教學方式。由此,課堂教學就會變得輕松愉悅,并且學生也會主動學習,從而提高學習的效率和質量,創造性思維也會在學生的心中發芽。
結? 語
小學語文是一門基礎課程,從讀寫開始,最后進階到理解和運用,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是一個不斷進階的過程,需要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不斷探索和創新,運用自己的專業素養,不斷探索教學新模式,并融會貫通、合理運用,讓學生創造性思維不斷得到提升。
[參考文獻]
張鳳秋.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J].小學生作文輔導(語文園地),2021(01):62.
陸梓楠.芻議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J].當代家庭教育,2021(02):151-152.
張璐.在小學語文課堂中如何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J].新課程,2021(01):181.
姜冬宇.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創新思維培養[J].小學生作文輔導(上旬),2021(01):87.
江婷婷.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思維與表達能力訓練[J].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2020,5(23):33-34.
施東升.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J].求知導刊,2020(49):18-19.
王國洲.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策略探究[J].考試周刊,2020(94):39-40.
作者簡介:任國良(1980.1-),男,甘肅蘭州人,本科學歷,一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