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師需要理解閱讀教學對學生寫作能力提升的重要意義,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中加入寫作訓練,將閱讀和寫作有機結合起來,從而在提升學生閱讀能力的同時,實現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小學教材中的很多文章具有極強的故事性,作者在文章結尾花費了大量的心思,給讀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間,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文章的續寫,讓學生發散自己的思維進行創作。
關鍵詞: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方法創新
中圖分類號:G427?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9192(2021)10-0030-02
引? 言
每一種語言的學習都離不開聽、說、讀、寫四大基本技能,在語言的學習中“寫”得好不好全靠平時打下的基本功。我們的漢語同樣也不例外,小學生由于接受到的語言知識比較少,在作文寫作中總會無話可說,或者不知道從哪里寫起。作為小學基礎教育階段的語文教師,我們要想幫助學生擺脫這種學習困境,就要在日常教學方法上進行不斷創新。下面,筆者就針對如何創新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方法、途徑進行了分析和探討。
一、運用讀寫結合的教學模式,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小學階段的學生受自身成長環境及受教育背景的影響,在寫作時會出現很多問題,有些學生審題不清,寫出的文章不符合題目的要求,還有一部分學生遣詞造句能力極差,寫作文和記流水賬沒有實質性的區別。出現這些問題,主要還是由于學生閱讀能力欠缺。語文閱讀可以提高學生的理解分析能力,幫助學生積累大量的素材,讓學生在寫作時有話可說,可以準確把握題目的要求,實現寫作水平的提升。
教師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加入寫作訓練,將閱讀和寫作有機結合,從而在提升學生閱讀能力的同時,實現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在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課堂小練筆,小練筆的形式可以是多種多樣的。教師可以讓學生仿寫文章中的句子,這些句子可以是結構整齊的排比句,還可以是運用了大量修辭手法的句子。學生通過仿寫,可以學習如何運用修辭手法,提升造句能力。
教師還可以讓學生通過閱讀文章,把握文章的主旨大意及作者情感的變化,寫出自己的讀后感。讀后感的書寫能夠將學生內心的真實想法通過文字的形式表現出來,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深入理解文章內容,還可以鍛煉學生的寫作能力。小學教材中的很多文章具有極強的故事性,作者在文章結尾花費了大量的心思,給讀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間,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文章的續寫,讓學生發散自己的思維進行創作,這樣能夠有效鍛煉學生的創新能力,激發學生的寫作欲望,實現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
二、及時創設相關情境,激發學生的寫作熱情
寫作離不開大量的素材積累,素材的積累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學生只有通過量的積累才能實現質的飛躍,最終寫出一篇優秀的作文。小學時期的學生因素材積累量不足,寫作文時,經常會處于沒有內容可寫的狀態。學生雖然在寫作時費盡心思,卻只能寫出幾行文字,長此以往,便會失去寫作的興趣,甚至對寫作產生畏懼心理,不愿意主動進行寫作練習。
很多教師受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在寫作教學過程中采取的方式較為單一,只是對題目進行簡單的分析,就要求學生在課堂上進行寫作;或者是給學生布置課后的寫作任務,學生完成寫作后,教師只會簡單地給出一個分數或者寫出兩三行評語。這樣的寫作教學使學生的寫作能力難以得到有效提升。教師在寫作教學過程中需要創新自己的教學方法,滿足學生的寫作需求。
隨著科技的發展,多媒體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多媒體教學的開展可以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在寫作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進行輔助教學,通過多媒體教學充分調動學生的視覺及聽覺系統,讓學生能夠豐富寫作素材,形成清晰的寫作思路。小學生對圖片、視頻的興趣極其濃厚,多媒體技術的應用符合小學生的心理需求,能夠吸引學生的課堂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在讓學生寫自己最喜歡的季節時,教師可以找出春、夏、秋、冬四組不同的圖片或者視頻讓學生觀看,將學生帶入相關的情境中,讓學生看到不同季節之間的變化及差異,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及所看到的內容進行合理構思,寫出自己最為喜愛的季節。這樣的形式遠比教師用語言描述更為生動形象,能夠最大限度地吸引學生的目光,激發學生的寫作熱情,豐富課堂教學形式,營造良好的寫作氛圍,讓學生感受到語文寫作所具有的趣味性[1]。
三、合理引導學生,幫助學生積累寫作素材
新課程改革明確提出,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需要發揮自己的引導作用,帶領學生進行學習,教師要將課堂的主體地位還給學生,并且合理引導學生開展課堂活動。在寫作教學中,教師必須以學生為本,從學生的視角出發,進行教學環節的設定;要深入學生中,充分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及寫作能力,合理設計寫作教學環節,選擇學生感興趣的寫作內容,以確保學生能夠積極參與到寫作中。學生僅僅掌握寫作的技巧和方法是遠遠不夠的。教師還要引導學生積累寫作素材,在閱讀教學中著重分析美好的詞句及精彩的片段,便于學生學習寫作的結構及方法,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素材的積累不能只限定在課本上,學生要想寫出一篇優秀的作文,只依靠教材積累是遠遠不夠的。教師需要帶領學生進行課外閱讀,讓學生在閱讀中豐富自身的文化內涵,積累優秀的詞句。教師可以針對學生不同的需求及愛好,有針對性地給學生布置閱讀任務,確保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開展課外閱讀活動。
語文學科和生活的聯系是十分密切的,教師要培養學生觀察生活的能力,讓學生去發現生活中的真、善、美,并且能夠將這些事例運用到自己的寫作中。教師也可以讓學生觀察自然現象,去感受大自然的變化,使其能夠詳細描述自然界中事物的變化,從而為寫作積累豐富的素材,以實現寫作水平的穩步提升[2]。
四、開展讀書活動,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
寫作興趣的培養是提升小學作文教學質量的關鍵,“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只有感興趣了,才會主動寫,并在寫作時進行構思,其寫出的文章也能富有深意,這就要求教師必須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3]。小學時期的學生有著極強的好奇心,他們雖然思維十分敏捷,卻對事物沒有一個清晰明確的認識,很容易受外界的影響。此時,教師只要采取合理的方式,就能有效提升學生的寫作興趣。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一些讀書活動,在固定的時間里讓學生進行讀書心得的交流,定期進行讀書筆記的檢查,以此方式來督促學生進行課外閱讀。
教師需要引導學生進行閱讀,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讓學生形成積累素材的意識,這對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會起到十分有效的幫助作用。在作文評價環節中,教師要打破以往的評價模式,不應只是給學生的作文打出一個分數,而應更多地給出評語,不僅要指出學生作文中存在的問題,也要肯定學生寫得好的地方。教師要多鼓勵和幫助學生樹立寫作信心。教師還可以讓學生進行相互評價,發現他人在寫作中優秀的地方,并進行自我反思和提升;可以在每次的寫作中,選擇出優秀的作文,在班級里進行分享。這不僅可以增強學生的成就感,還能激發其他學生的好勝心,讓學生更主動地進行寫作,從而有效提升寫作教學效率。
結? 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創新寫作教學方式是十分有必要的。教師要認識到寫作對學生語文能力提升的重要意義,積極開展寫作教學,根據學生的不同需求,及時創新自己的教學方式,為學生的寫作提供全方位的指導。教師在寫作教學中可以利用現代化的教學設備,創設相關情境,進行課堂導入,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可以運用讀寫結合的教學模式,在閱讀中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注重素材的積累,讓學生可以寫出形象生動、引人入勝的詞句。
[參考文獻]
文莉亞.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創新方法[J].課程教育研究,2019(39):91-92.
趙廣華.小學作文教學方法創新分析[J].作文成功之路,2020(04):22.
顧海鷹.談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的問題與提高策略[J].新智慧,2021(05):95-96.
作者簡介:李世平(1981.5-),男,甘肅莊浪人,二級教師,研究方向為小學語文教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