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華忠
【摘? ? 要】科技飛速發展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便利,同時,社會對人才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熟練掌握信息技術操作能力就是新時代對人才提出的新要求,信息技術操作能力的培養要從小抓起。本文探討了許多小學信息技術面臨的困境,并提出了一些教學策略。希望可以為教學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幫助。
【關鍵詞】信息技術? 困境? 對策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02.106
素質教育要求培養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現代化人才,信息技術就成為考量學生綜合素質的一項重要標準。小學屬于學生信息技術學習的初期,教師在這個時期既要教會學生基本的知識,還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以此才能為學生未來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同時,還需要注意的是,小學生好奇心較強,他們缺乏自制力,容易被新鮮事物所吸引,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還要引導學生正確地使用現代化技術,防止學生沉迷網絡等事件的發生。
一、小學信息技術課程設置的意義
以信息技術為代表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正在應用而生,網絡教學、網絡購物、網絡付款等成為人們生活的代名詞,信息技術充斥在生活的方方面面,目前的青少年如果不能有效地掌握這些現代化技術,則會被時代所淘汰,因此,小學信息技術課程的設置具有重大的意義。首先,信息技術已經成為目前人們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未來還有可能發展成為中考、高考科目。小學時期屬于學生興趣與習慣的養成時期,這一階段學生對待學習的態度會對其終身發展產生重要影響。因此,教師要在這一階段培養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興趣,并盡可能多地讓學生掌握信息技術的基本知識,從而為學生未來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其次,互聯網、大數據為人們的學習與生活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小學生通過學習信息技術,掌握了搜索信息的途徑與方法,這可以幫助學生收集學習資料,增長生活知識,提高學生學習與生活的能力。
二、目前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信息技術相較于小學其他課程出現時間較晚,在學生的各項考試中都不占比重,因此,忽視信息技術課程、信息技術課起不到實質性作用等問題就成為教師教學的困境,發現問題才能有效地應對問題,本文從以下三個方面分析了目前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部分教師與學生忽視信息技術課程的重要性。信息技術課作為一門后起的課程,在教師、家長、學生的眼里是不重要的。在部分教師眼里,信息技術課是學生的“副課”,對于學生成績的提高沒有太大意義,因此,文化課搶占信息技術課的現象時有發生,這導致學校所制定的信息技術課的教學任務總是不能按時完成,導致學生基礎知識學習既不完整也不扎實。在學生的眼里,信息技術課是可有可無的課程,他們沒有意識到信息技術課對于其終身發展所具有的重要意義,課上不認真聽講、逃課等現象經常發生,甚至有部分學生利用課堂時間在電腦上玩小游戲,這對于學生思維與興趣的培養來說是非常不利的。在家長的眼里,信息技術課不屬于考試科目,因此,他們并不會注意學生信息技術的學習情況,也不會關心學生有沒有學習信息技術的興趣。這三方對于信息技術課程的不重視也導致了信息技術教學效率的低下,如果任由這種趨勢發展下去,那么小學信息技術課程的設置將起不到任何作用。
2.學校缺乏專業的教師。教師是教學的重要力量,如果缺乏足夠數量與專業的教師,教學效率的提高將會變得極為困難。信息技術課程師資的缺陷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首先,教師數量不足。由于信息技術是近年來興起的新課程,所以在有些地區還沒有足夠的信息技術教師,即使有部分信息技術教師,他們也只會簡單的基本操作。不僅如此,在部分較為貧困的地區,還缺乏信息技術教學所需要的基本設備。其次,教師的專業性不足。由于小學教師的薪資并不是很高,所以一些計算機專業畢業的學生并不愿意去學校進行教學,這導致小學缺乏足夠的專業教師進行教學。
3.學生有著不同的信息技術基礎。每個學生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盡管小學生還沒有形成獨立的思維能力,但在接受能力方面已經表現出明顯的差異。再加上學生家庭環境的不同,有的學生接觸過信息技術,有的學生沒有接觸過信息技術,這就導致學生信息技術基礎的不同。如果教師采用統一的方式與標準進行教學,則會影響不同學生的學習效果。
三、小學信息技術教學對策
發現問題的目的在于解決問題,要想提高小學信息技術的教學質量,需要學校、教師與學生三方共同努力,克服短板,提高效率。根據目前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本文提出了三點教學策略。
1.轉變教學觀念,提高課程關注度。學生對信息技術的掌握水平關系著學生的終身發展,因此,教師、學生、家長都應該轉變觀念,提高對信息技術課程的重視度。首先,教師要緊跟時代,及時了解時代對人的發展提出的新要求,不斷豐富自己的專業素養,提高自己的教學效率。其次,在學生一開始學習信息技術課程時,教師便要讓學生認識到信息技術對于其未來發展的重要性,在上課時選擇適合小學生的教學方式,活躍課堂氣氛,注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最后,教師要經常與家長溝通,讓家長認識到信息技術的重要性,并與家長形成雙向互動,共同推動學生信息技術水平的提高。
2.壯大教師隊伍,提高師資質量。教師的教學質量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因此,壯大教師隊伍,提高師資質量,是目前提高教學效率的重點任務。首先,學校要準備充足的資金來招募優秀的計算機專業畢業生,不斷壯大教師隊伍的數量。其次,學校要定期開始講座,組織教師進行培訓,不斷提高教師的專業素養,另外,學校還可以充分利用現代化技術,使用慕課、學習通等進行上課,提高教學的專業性。
3.因材施教,分層教學。學生不同的學習基礎與接受能力是教師在教學中應該注重的重點問題,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可以采用分層教學的方式,因材施教,保證教學任務與進度適合每個學生。在學生開始上信息技術課前,教師可以先對學生的信息技術水平進行測試,根據測試結果對學生進行分組,為學生制定不同的教學任務與教學計劃。由于學生接受水平不同,教師還要根據教學進度定期檢查學生的學習效果,再根據檢查結果為學生調整分組。這樣,每個學生都能提高自己的信息技術水平,其學習的興趣與自信心也會不斷增加。
四、結束語
總之,掌握一定的信息技術水平是目前素質教育對人才的基本要求,教師要不斷克服信息技術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創新教學方式,為學生具備良好的信息素養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林榮.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評價研究[J].實驗教學與儀器,2018(S1):64-66.
[2]沈浩.信息素養視角下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教學策略[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8(1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