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建民

摘要:目的 對臨床口腔修復治療的過程中,使用口腔數字化技術之后能否取得更加滿意的效果進行收集、對比,評價有關治療方法和措施的臨床應用價值和優勢情況。方法 在本院所有所收治的口腔修復治療患者群體中,抽取70例進行對比對照研究,隨機分觀察、對照兩組。人數完全一樣的情況下,對照組使用常規的口腔修復,而觀察組則依托于口腔數字化技術進行口腔修復。對兩組分別開展修復治療之后的修復有效率、修復滿意度、生活質量評分情況進行對比,評價有關治療方法和措施應用之后的臨床效果。結果 在分別開展修復治療之后的結果對比可以發現,觀察組患者修復總有效率、修復滿意度、生活質量評分都要更高(P<0.05),取得了更加滿意的臨床修復治療干預效果。結論目前對于口腔修復患者開展疾病干預的過程中,口腔數字化技術的臨床應用存在著自身積極價值和實際意義,促使修復治療更加高效、便捷,而且安全性較好,促進了患者生活質量方面的優化與提高。
關鍵詞:口腔修復治療;口腔科;數字化技術;應用效果;臨床應用;分析
引言:
目前口腔修復醫學不斷發展,各類信息化和數字化的技術開始普及應用,為口腔醫學修復治療方面提供了較好的支持,讓原本修復更加快捷而且更加高效,能夠高度契合患者現有的健康情況,采取合適的措施進行修復,一系列數字化技術也替代了傳統的口腔修復治療模式[1]。在進行口腔修復的過程中,如果各類數據不夠精準,就容易導致最終的修復質量出現問題,修復的效果受到嚴重的威脅,那么既往采取傳統的醫療模式,往往在操作過程中精準性十分有限,威脅了最終修復的效果。而通過口腔數字化技術的臨床應用之后,修復效果得到了優化和提高,成為了目前牙列缺失修復的關鍵性治療方法之一,有助于更好的輔助修復治療順利開展與有效進行,改善現有的口腔功能等方面情況,帶來更加積極的影響作用。基于此,本次研究對相關干預方法的臨床應用優勢和價值、效果情況進行對比,評價臨床應用的意義。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70例進行口腔修復的患者都是本院所收治相關群體中選取,隨機分為觀察組(n=35)和對照組(n=35)。患者29-74歲,平均(54.33±9.84)歲,滿足了口腔修復治療方面的原則、標準要求,而且基礎健康情況良好,基礎疾病包括高脂血癥、高血壓和糖尿病,但都經過治療長期進行控制。患者精神心理、社會功能健康情況良好,也不存在風心病、免疫功能障礙、凝血功能障礙等問題,對有關治療方法和措施能夠正常配合,彼此之間未呈現出明顯的不同之處(P>0.05),滿足了對照試驗的對比方面要求,可以進行對比。
1.2方法
對照組常規開展口腔修復,根據患者現有的口腔情況,先抗感染、治療牙周病,之后再根據患者現有條件,盡可能保留原本的牙列,然后選擇合適的方案進行針對性的修復,著重進行健康宣教,科普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養成的重要性,促進患者的配合。觀察組則采取口腔數字化技術進行修復,依托于此類技術進行治療。首先對患者口腔內進行清潔,采取X線攝片,并在這基礎上記錄相關數據,導入到計算軟件建立一個修復模型,然后配合3D打印等方法,呈現出三維立體的牙模型,對其修復體進行拋光、打磨,與患者現有口腔情況進行對照,然后進行微調。反復進行查驗、手工微調之后,進一步進行固化處理,讓患者佩戴修復體,并根據患者反饋進一步進行一定調整,指導患者定期復診,每次根據復診情況了解患者的修復體佩戴情況及修復效果情況。
1.3觀察指標
對最終修復有效率、修復滿意度、生活質量(SF-36)評分情況進行對比。如經過修復治療之后患者的現有口腔功能完全恢復,修復結果較為滿意,修復體和患者口腔完全匹配,無感染、松動、軟組織損傷等問題,則可以評價為修復有效。而在滿意度、SF-36評分方面,均采取百分制,分數越高表示滿意程度、健康情況越好,修復影響更加積極。
1.4統計方法
所有數據利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學數據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進行表示,計數資料用%表示。采用t和x2檢驗,當P<0.05時,表示差異較為顯著,具備統計學意義。
2.結果
干預后可見,觀察組修復總有效率、修復滿意度、生活質量評分都要更高(P<0.05),臨床效果較好。兩組患者分別開展干預后的效果情況對比詳見表1.
3.結論
口腔修復的過程中,各類數字化技術的臨床應用優勢和價值日漸明顯,起到的作用相對較為明確,有助于更好地改善患者現有口腔健康問題,修復治療更加精準,貼合患者的實際情況[2]。進行對比對照也可以發現,使用數字化技術之后,觀察組患者的修復有效率提高,而且最終的口腔功能恢復情況更好一些。與傳統的手工方式相比,手工操作具備著較強的不確定性,精準性和有效性難以得到有效保障,從而影響了最終的修復效果和質量等方面情況,帶來了一定口腔健康方面的威脅。而在不斷發展的過程中,醫療科技改變了現階段修復治療的方法和模式,從而能夠取得更加滿意的效果,提升最終修復的質量和成效。通過相關技術方法應用之后,各類數字化技術的具體應用能夠取得更加滿意的效果,明顯提升了最終的操作質量和效果,帶來了更加積極的影響作用,讓相關修復活動開展更加精準。既往手工的方法和模式對于技術、經驗的要求較高,而數字化技術應用之后,則擺脫了可能出現的經驗主義錯誤,降低了對于操作者既往操作經驗方面的要求,可行性、規范性更好。
如上所述,口腔數字化技術的臨床應用提升了口腔修復干預的效果。
參考文獻:
[1]黃亞婷,左恩俊. 基于虛擬現實技術在口腔修復中應用的數字化(牙合)架[J]. 中國組織工程研究,2020,024(022):3594-3601.
[2]郭莉華,劉少麗. 四手操作技術在口腔種植修復口內數字化掃描中的應用[J]. 醫學研究,2020,002(003):P.5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