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思雄 鄧敏琴
摘要:目的 ?分析情景式交往訓練對于雙相情感障礙患者在緩解期的治療中的臨床應用價值。方法 ?選取2018.3月-2018.9月在我院收治的50例雙相情感障礙的患者作為本次治療的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抽簽的方式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25例。針對對照組予以常規性的治療,在常規治療基礎上予以觀察組情境式交往訓練,對兩組患者的治療情況進行記錄和分析。在治療6周后分析比較兩組的結果差異。結果 ?在給予治療干預6周后,對照組的HAMD測試評分高于觀察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結論 ?情境式交往訓練對于雙相情感障礙緩解期患者有明顯的治療效果,在臨床方面有推廣意義。
關鍵詞:情境式交往訓練;雙相情感障礙;障礙緩解期
【中圖分類號】R-0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2107-2306(2019)01-136-02
患有情感障礙并且處于雙相情感障礙緩解期的病狀簡單來講,可以稱之為心境障礙。這種心理障礙常常伴隨著狂躁心理。其中多動易動、專注能力薄弱、思緒紊亂為該病癥的常見臨床表現。病情嚴重會嚴重影響到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學習工作[1]。近幾年來,隨著人們生活節奏的不斷加快,人們心理方面的健康情況往往受到忽視,在巨大壓力環境的壓迫之下,患有情感障礙的人群越亂越低齡化、高發化。隨著對情感障礙方面的不斷研究和深入了解,對于此類心理疾病的治療方式也做出了相應的科學改變,從抑郁康復治療到現在的抗精神藥物治療。為了有效的緩解情感障礙患者的痛苦,本次將對在我院收治的50例患有雙相情感障礙緩解期的患者進行護理干預,并真實客觀的記錄所有治療情況。
1.一般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
采用便利抽樣法,選取2018.3月—2018.9月在我院精神康復中心收治的雙相情感障礙緩解期患者50例作為本次治療實驗的研究對象。納入標準:○1符合《國際疾病分類第10版》雙相情感障礙緩解期的具體診斷標準。○2在6周治療后病情明顯好轉處于緩解期、有自我控制能力的患者。○3對本次治療的所有項目確認配合并簽署知情書。○4不處于病情發作期。○5沒有其他嚴重的臟器病癥。○6語言溝通能力正常。依據標準隨機抽取,將患者平均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其中對照組男20例,女5例,年齡(3.025±2.05)歲;病程(3.25±0.56)年;大學及以上學歷者20人;高中及以下學歷者5人。觀察組男15例,女10例,年齡(25.89±3.25)歲;病程(5.02±0.23)年;大學及以上學歷者10人;高中及以下學歷者15人。兩組患者在年齡、學歷、患病時間等一般信息資料比較無明顯差異,無統計學研究意義(P>0.05)。
1.2治療方法
對照組 進行常規精神疾病治療,在治療過程中時刻保持與患者及其家屬的良好溝通,對患者家屬詳細介紹雙相情感障礙的主要臨床治療方案、主要治療流程和護理注意事項[2]。嚴格遵循國際用藥標準,定期對患者的各項身體指標進行檢測和記錄。指導患者在病情發作時的防范措施,對患者進行安全教育,避免在患者情緒激動時接觸危險物品造成不必要的身體傷害[3]。
觀察組 觀察組在治療中給予以上基礎精神疾病護理的同時給予情境式交往訓練。在訓練之前對患者進行談話,收集患者的一切臨床治療相關資料,全面了解患者的心理障礙,明確患者的主要病況。干預治療歷時6周,訓練3次/周;分別為每周一、周六、周日上午8:00-8:30分。在進組后的第一次訓練主要講解雙相情感障礙緩解期患者的病情發作特性;如何增進與他人的交流;通過示范情景和講解案例使患者切實了解社交康復訓練對于日后早日融于社會的積極作用。使患者鑒定配合治療的決心。
1.3觀察指標和評價基準
在治療過程中對兩組患者在治療前后的狂躁程度和焦慮情緒的改善情況進行統計,對常有焦慮情況的患者使用SAS測量表進行統計測評,對經常狂躁不安重度抑郁的患者選用SDS計量表進行測試和評價。
1.4統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中所涉及到的所有數據都會輸入到SPSS18.8系統程序當中進行統計和計算,具體計量資料采用x ̄±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意義。
2.結果
相較于治療之前,兩組患者的焦慮和狂躁抑郁情緒水平都呈現下降趨勢,在治療之后兩組的分值比較結果顯示,對照組評分高于觀察組,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情況參照表1。
3.討論
雙相情感障礙是心境障礙中很典型的一種,在現代社會日益繁復的社會。越來越多的人承受著高強度的學習、工作、家庭、生活各個方面的壓力[4]。很多人認為心理疾病無行動機能方面的病痛,所以經常坐視不管。在治療過程中采用藥物治療是維系患者生活質量和改善癥狀的基本措施。但是臨床表明采用單一的藥物治療,患者長期服藥不僅會對肝功能造成嚴重的損傷,而且少數患者還會對藥物產生抵觸心理進而加重狂躁抑郁癥狀。甚至有些患者會選擇用自殘和自殺行為來逃避治療[5]。 本次研究表明,溝通交往訓練作為一種在患者心理方面干預治療的形式,能夠幫助患者有效降低抑郁、狂躁程度,減少發病時間,在干預治療6周后觀察組很明顯相較于對照組HAMD評分有所下降。(P<0.05)
綜上,情境交往訓練對雙相情感障礙患者緩解期有良好的治療效果,建議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黃仕善,陶建青. 雙相情感障礙緩解期患者情境式交往訓練的效果觀察[J]. 護理學報,2016,23(09):68-71.
[2]徐曉飛,孟令霞. 情境式交往訓練結合健康教育對雙相抑郁障礙患者功能失調性狀況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 中國衛生產業,2016,13(26):38-40.
[3]柴濮政,陳剛,錢逸. 雙相情感障礙緩解期患者情境式交往訓練的效果觀察[J]. 家庭醫藥.就醫選藥,2017(11):112.
[4]梁超勝.抗精神病藥治療雙相情感障礙的臨床有效性分析[J].泰山醫學院學報,2018,39(10):1103-1104.
[5]鐘彩燕.無抽搐電休克治療合并藥物與單純藥物治療雙相情感障礙躁狂相的臨床對照研究[J].臨床醫學工程,2018,25 (09):1195-1196.
(廣東省工人醫院 ?廣東 ?廣州 ?51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