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雄
摘要:作為大型公共事業工程之一的水利工程,因其施工內容組成復雜,所需施工周期較長,為了保障其施工建設質量完全符合相關標準的要求,現代化技術的應用則顯得尤為重要。以數據作為核心的大數據技術,對國內水利工程的信息化建設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在闡述大數據和水利大數據基本概念的前提下,以當下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設中大數據技術的應用現狀為基礎,提出了相應的解決策略。
關鍵詞: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設;大數據技術;應用
1、大數據技術概述
1.1大數據
大數據是一種在全面收集、分析海量數據的前提下,為既定目標的實現提供所需信息、數據的一項現代技術。與傳統的數據隨機分析方式相比,大數據能夠在收集海量數據的前提下,做出精準、全面的分析,為各項決策的制定提供完善的數據支撐。其特征可以總結為如下幾點:第一,數量大。這也是大數據技術最為顯著的特點,大數據技術收集的數據都是以PB、EB、ZB、YB、BB、NB、DB作為單位[1]。第二,處理快速。大數據技術可借助網絡及軟件在很短時間內完成對各種數據、信息的分析、處理。第三,類型多元。大數據技術能夠在處理傳統性質的數據信息的同時,視頻、圖片等信息也能進行收集、分析、處理。第四,數據處理價值高。經過大數據技術處理得出的數據,反映了海量數據彼此之間的內在關聯,并且因為數據涉及到多個行業,具備極高的應用價值。
1.2水利大數據概述
水利行業中應用的大數據便是水利大,水利工程部門可以通過相關行業數據的數據分析,為水利工作人員提供各項工作的數據支持。對于水利部門的運營活動而言,部分收集的數據并不存在使用價值,可以通過大數據技術在全面篩選、收集具有價值水利信息的前提下,通過全面分析總結出數據之間的內在規律,從而為各項工作的優化提供完善的數據參考。就目前的技術發展看來,遙感技術、射頻技術技能和自動化采集技術等,在水利行業中應用變得越發深入,使得水利行業的數據量也呈現出一種指數級增加的趨勢,主要包括了地下排水管道的分布,泵站水閘的運行、附近地形地質諸多水利相關數據。這些數據通過使用大數據進行全面的分析以及共享,能夠為水利管理部門的決策提供完善且精準的數據支撐。
2、當下國內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設中大數據技術的應用問題
2.1頂層設計完善度不足
即便是我國目前高度重視水利工程的信息化建設推進,但仍舊在頂層設計方面存在著不完善的問題,尤其是在自上而下的設計模式和工作模式中存在著最為顯著的問題,并未針對水利工程的信息化建設設計實行全面的把關,仍舊使用傳統的領導管理模式,并未將工程的信息化建設重點放在大數據技術的應用、針對性設計方面[2]。對于水利工程的信息化建設而言,為了進一步提升其日常管理規劃和方案設計的效率,需要在設計的過程中通過使用大數據技術進一步提升整體的設計工作效果,但因為頂層設計完善度不足,導致管理模式仍處于一種被動狀態下,很容易在各種外界因素的情況下,致使大數據的應用受到技術方面的限制,直接限制了大數據技術的應用價值發揮。
2.2無法貼合行業持續發展的要求
水利工程本身是一種持續性發展的行業,在我國經濟持續穩步發展的影響下,水利水電工程的未來發展空間也得到了進一步的拓寬。而在今后水利工程行業持續發展的過程中,需要通過業務的新增以及信息化建設模式的轉變,促進其轉型發展。但部分地區仍舊使用著傳統的發展和數據收集模式,從而導致水利工程相關的行業信息數據收集較慢,無法在全面分析各項數據的前提下,對其結果進行綜合應用,甚至會帶來水利工程行業發展的資源浪費問題。
2.3協調平臺建設缺失
即便目前國內的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設已經取得了一定的發展成果,但在其繼續轉型發展的過程中,業務數量得以拓展,再加之信息化的全面推進,對于水利工程中的大數據技術應用產生了一定程度的影響。對于之前慣用的管理模式和數據采集模式而言,現代化的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設使得這兩種方式的弊端越發明顯,再加之缺乏有效的協調平臺,從而使得水利工程的信息化建設出現了各部門各自為政的情況,無法實現水利數據的整體上傳、共享。
3、促進國內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設中大數據技術應用的策略
3.1基礎設施和制度建設完善
水利水電工程的信息化建設必須有一個完善的制度體系作為堅實基礎。在我國水利單位制定水利工程信息化發展制度體系的過程中,需要以其實際的發展狀況作為出發點,在結合行業內部優秀工作經驗的前提下,對現有的制度體系做出進一步的完善。同時水利水利工程的信息化建設也是對大數據下的信息管理平臺建設要求有所提升,特別是在軟硬件以及網絡穩定性等方面表現的最為顯著。為了保障水利工程的信息化建設中大數據的有效應用,也需要在得到相關部門領導層支持的前提下,對陳舊的機房設施全面進行換新處理,通過采購性能水平較高的服務器并開展虛擬化配置,從而建立一個完善的包含軟硬件設備以及穩定網絡在內的信息化管理平臺。同時也可以通過通信工具、電子簽章系統的集成,進一步強化整個系統的安全性以及可操作性。在系統建設完成之后,則需要由相關人員對其所采取的各項新數據進行安全性的評估,并以最終的評估結果建設相應的備份恢復系統,從而保證數據的真實性以及保密性[3]。在制度和基礎設施建設平臺得以完善的前提下,水利工程相關的管理部門工作人員素質水平也需要持續提高,通過組織集體培訓,為其講解有關大數據、云計算等現代化信息技術的相關知識,并通過實踐工作經驗的積累,為大數據信息化管理平臺的運行以及維護提供相應的理論知識和人才支撐。
3.2綜合信息管理系統的建立
一個綜合化的信息管理系統,能夠有效解決之前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設中各部門各自為政的問題。需要相關部門以我國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設的相關特點以及發展現狀作為出發點,建立一個集成辦公、經營、技術諸多模塊的綜合化信息管理系統,從而幫助各部門之間實現水利數據的上傳、實時共享。通過應用綜合化信息管理平臺,能夠在整合各項水利行業創業大數據信息的前提下,持續提高各項數據信息的利用率以及使用價值,確保各項經營決策能夠得到完善且精準的數據支撐。
3.3三維協同平臺的建立
協同平臺建設方面,主要是利用了各專業獨立試用作為基礎,主要建設目標是提升從業人員對三維設計的認知,熟練操作各項新型信息技術。三維協同平臺的優勢是容易被工作人員接受,可視化操作也更加便捷,但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如不同專業的資料傳遞可能存在數據通道不暢、專業進度不同、錯誤校準不精等問題,這些問題長期累積會增加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設難度。為了解決該問題,可以和市場第三方協同設計先進單位,根據水利單位實際發展情況針對性開發平臺,實現各專業可以同一個平臺上協同辦公,加強數據共享和信息掌控。
4、總結
綜上所述,加快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設是水利單位的一項基本工作任務,目前在我國的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設中,尚存在著落后于行業發展需求、上層設計不足、缺乏有效的協調平臺等問題,若想進一步完善信息化建設,必須要充分運用大數據技術的優勢。大數據技術是以數據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技術,它在信息化基礎與制度建設、綜合性信息化管理系統建設、三維數字化協同設計平臺建設等中均發揮著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許源.大數據技術在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設中的運用研究[J].科技創新導報,2020,17(13):41-42.
[2]張文豪,李蕊,陳建.大數據技術在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設中的運用[J].科技創新與應用,2020(06):177-178.
[3]程道君,王照環.天津市水務大數據體系的建設及應用[J].中國防汛抗旱,2018,28(12):103-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