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梅
摘要:如今社會高速發展,林業市場前景廣闊,貧困地區發展成為當下重點話題。為了響應脫貧攻堅的號召,山區林業建設創新策略,各山區政府精準扶貧,遵循生態優先原則和可持續發展理念,大力發展林業經濟,形成林業特色產業鏈,帶動山區電商經濟、旅游經濟發展,推動扶貧工作高效執行。
關鍵詞:林業發展;山區脫貧;發展策略
為了響應國家脫貧政策的號召,越來越多的貧困地區開始重視發展林業經濟。各山區依據自身地形、土壤、氣候等實際情況,以現有自然生態環境為基礎,發展林業種植、養殖、旅游等等相關產業鏈,將生態環境放在首位,實現林業經濟效益最大化,并提升山區經濟水平。但是當下部分山區當地政府和群眾還不夠重視林業發展,缺乏長遠發展的眼光,對此需要轉變思維,優化策略,努力脫貧致富。
1.林業發展助力山區脫貧的意義
一方面,山區每戶的勞動力有限,林業產量有限,山區居民收益微薄,生活質量無法提高,而林業經濟發展能夠帶來一定的經濟效益,提升山區林業人員的經濟收入,當林區植物樹木產出提升,帶來林業收入不斷增加,就能夠產生長期而穩定的經濟效益,推動山區打贏脫貧攻堅戰。另一方面,林業發展能夠帶動其相關產業的發展,尤其是林業特色產品,林區種植收獲的綠色果蔬、有機食品、養殖產品等適應當下社會需要,將其產品轉化為產業鏈,能夠拓寬經濟收入來源,解決山區居民勞動力就業問題,切實提升山區群眾經濟水平。
2.林業發展助力山區脫貧的策略
2.1轉變脫貧思維,堅持生態優先
在山區發展林業中,首先需要轉變脫貧思維,在發展經濟之前要優先考慮到生態環境的保護。人類在不破壞自然生態的前提下,改造自然后獲取一定的物質資源,用于自身發展,如果人類只顧眼前經濟利益,而不加節制的開采自然資源,破壞生態環境,長時間下去很容易造成經濟與生態雙重傷害,這種目光短淺的短期利益與長遠效益相沖突,所以,無論是領導干部還是村民群眾,首先都要堅持生態優先原則。例如,可以對山區脫貧工作的相關領導干部進行集中培訓,帶領大家樹立生態優先發展理念,培養長遠戰略眼光,發揮干實事的精神,在自身任期內作出一些能夠有益于民、有助于黨的政績,并且在山區土地開發、樹林種植等工作策劃上,結合各貧困山區實際情況,建立起可行的、科學的考核、分級、評估、反饋系統,規范林業建設制度,將實際得到的成果、各地經濟發展指標與各領導干部績效考核掛鉤,以此來激烈各位領導努力探索新的發展策略。同時,各位領導干部還需要定期開展群眾會議,了解山區實際情況的同時將生態優先理念宣傳灌輸給村民群眾,帶領著山區居民們一起走上一條可持續發展的綠色道路。
2.2推廣林業產品,提升山區經濟
林業發展建設的一個重要部分就是林業產品的推廣與銷售,尤其是近幾年來,一些山區的綠色果蔬、有機食品深受大眾喜愛,在市場上會出現供不應求的現象,對此當地政府可以從推廣特色林業產品的角度出發,積極引導當地山區群眾,根據山區土壤、氣候、水源、地形等實際情況,尋找合適的種植產品,大力發展山區林業種植業,將有機食品、綠色果蔬推上大眾的餐桌上的同時,也將綠色生態、綠色經濟理念推廣至全國。另一方面,對于山區林業種植產品銷售情況,很多山區由于宣傳不到位會造成一定的銷售滯后,同時一些農民種植規劃上還需要地方政府進行指導,推出惠民政策,構建特色經濟林,組織群眾規模化機械化種植,用科學的理論指導實踐工作。例如,當地政府可以通過對山區林業種植戶進行機械化種植培訓、電商銷售培訓等,將理論知識傳播到群眾當中,還可以通過互聯網直播帶貨等方式來進行線上推廣,通過打通線上電商銷售渠道來拓展特色林業產品客戶群體,擴大農產品市場,同時還能與一些電商企業進行合作,形成特色林業產品產業鏈,使得貧困山區提高經濟收益,爭取實現脫貧目標。
2.3發展旅游特色,大力宣傳山區
好的林業建設對生態改善有著很大幫助,將天空變得更藍、河水變得更清、樹林變得更綠、山峰變得更加巍峨,從而借助著大美自然風光帶動當地旅游產業的發展,當林業特色旅游產業不斷發展,還能推動山區經濟提高,反過來繼續為宣傳山區、建設林業提供經濟基礎。農家樂、森林游在近幾年發展前景一片大好,一些特色旅游產業成為山區脫貧的關鍵,當地政府部門、領導干部應抓住這個市場機會,通過林業種植建設發展特色山區旅游產業,大力宣傳山區自然景色,推動經濟發展,早日脫貧致富。例如,當地政府可以根據山區自然景觀條件,加強投資建設,改善山區自然環境與居住環境,對山區當地居民進行旅游經營知識宣傳與科普,提高當地居民游客接待能力,形成良好的內部資源條件;還可以根據專業景區旅游的策劃設計來種植一些觀賞性植物群,建設綠色觀賞林區,創造一個親近自然、擁抱自然的特色林業風景園區,吸引大量游客前來游玩觀賞,并與各地旅行社進行友好合作,大力宣傳山區自然景觀與當地特色綠色產品,促進旅游、服務、消費多線并行,充分利用林業資源,真正發揮林業價值,為山區群眾脫貧致富帶來無限可能。
2.4傳授技術技能,延續脫貧道路
林業建設核心在于林業種植技術、產品營銷技能,尤其是要完善山區規模化種植體制,僅憑借著山區居民各家各戶自己種植,其收益較低,在選擇種植類型、選擇林種、種植地區規劃、林區經營期限、林區經營方式、產品宣傳推廣、產品銷售渠道等等方面,單依靠每家每戶居民自己操作是行不通的,還需要集中群眾力量,借助科學技術,進行科學規劃與統籌布置,例如各個山區可以招聘專業的林業種植人員與產品運營人員,建立起一系列專業流程,積極推廣新技術,定期開展群眾技術培訓會,手把手教群眾專業種植知識,集中群眾力量辦實事。另一方面,隨著互聯網的普及以及交通網絡的全面覆蓋,線上推廣、電商營銷提供了大量山區致富機會,與林業建設相結合,形成產業鏈,已助力山區脫貧致富。
結束語:
總的來說,林業發展對山區脫貧致富有著很大的益處,無論是政府干部還是山區群眾,都要轉變林區發展思維,堅持生態優先發展戰略,樹立科技致富思想,挖掘林業資源價值,借助互聯網技術與電商平臺,構建完備科學、合理可行的林區特色產業鏈,在可持續發展的道路上收獲長期穩定的經濟效益,致力于打贏脫貧攻堅戰。
參考文獻:
[1]肖建軍.脫貧攻堅背景下發展林下經濟的意義及建議[J].鄉村科技,2020(12):76-77.
[2]歐菊蘭.貧困地區林業發展現狀對策研究[J].花卉,2020(06):228-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