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莎莎
摘要:目的:探究醫護患一體化的康復護理應用于關節鏡下肩袖損傷患者的價值。方法:選取2020年1-12月期間我院行關節鏡治療的肩袖損傷患者,將其均分為2組,分別接受常規護理以及醫護患一體化康復護理,對比2組患者關節活動情況。結果:經護理干預后,研究組患者關節活動情況的恢復效果相較于參照組患者而言更優,差異統計學意義顯現(P<0.05)。結論:醫護患一體化康復護理模式對于關節鏡下肩袖損傷患者的治療效果較好,能夠更好地為患者改善關節活動情況,值得進行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肩袖損傷;醫護患一體化康復護理;關節鏡;價值。
肩袖損傷屬于臨床較為常見的疾病,其中最常見的為運動性檢修期損傷,多見于運動員或是日常運動量較大的人群[1]。關節鏡下手術是對其進行治療的重要手段,但在治療過程中也需要接受適當的護理干預措施。本次研究主要探究醫護患一體化的康復護理應用于關節鏡下肩袖損傷患者的價值,報告如下。
一、資料與方法
1.1基本資料
選取2020年1-12月期間我院行關節鏡治療的肩袖損傷患者,將其均分為2組,各46例患者。研究組患者男女比例為26/20,年齡25-68歲,平均(46.61±2.34)歲,病程4-8個月,平均(5.44±1.16)個月;參照組患者男女比例為25/21,年齡24-69歲,平均(46.72±2.18)歲,病程3-8個月,平均(5.36±1.21)個月。兩組患者基本資料差異不具備統計學意義(P>0.05),可比。
1.2方法
參照組患者接受常規護理,主要包括術后正確體位擺放、切口護理以及預防感染護理等,研究組患者主要接受醫護患一體化護理,主要包括:①為患者開展心理護理,肩袖損傷可能給患者帶來疼痛情況,使得患者擔心可能發生的突發性傷害。因而在術前進行查房的過程中,應由醫生、護士一同前往,與患者進行有效的溝通、交流,耐心地傾聽患者訴說,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況,給予針對性的護理干預。②加強患者疼痛護理,為患者制定疼痛護理方案,避免患者發生較為嚴重的生理應激反應。如若患者疼痛情況較為嚴重,則應遵醫囑配合使用鎮靜催眠藥物,改善患者的疼痛狀況,較為嚴重的患者應采用自控式靜脈鎮痛裝置。③為患者進行飲食管理,充分保障患者的營養獲取,必要的情況下可以請營養師共同制定針對性的營養方案。④術后為患者進行康復鍛煉,由醫護人員共同參與,并由專業人員為患者制定康復指導措施。術后第一階段應充分改善患者的肩功能,指導患者進行上肢肩關節活動訓練,指導患者用力握拳,并全面活動肩關節。第二階段主要應強化肩關節活動度以及肌肉強化訓練,開展肘展肩運動、上周回旋運動、肩關節外展運動,運動強度應不超過患者的耐受度,循序漸進地改善恢患者肩關節。⑤患者出院后,醫護人員也應充分保障與患者的聯系,每周進行1次電話或是微信訪視,為患者提供完整指導進程,保障患者恢復情況。
1.3觀察指標
對比2組患者關節活動情況——體側外旋、體側外展、90°外旋、90°內旋。
1.4統計學方法
以SPSS 22.0軟件進行數據分析,數值變量、無序分類資料以()、%表示,t、X2檢驗;組間對比以P=0.05為界值,P<0.05則表示差異具備統計學含義。
二、結果
經護理后,研究組患者的關節活動度相較于參照組患者有顯著提升,各項評分均較高,差異統計學意義顯現(P<0.05),詳見表1。
三、討論
肩袖又被稱為旋轉肌袖,由岡上肌、岡下肌、小圓肌及肩胛下肌組成,對肩關節的穩定和活動起關鍵作用。肩袖損傷是臨床之中較為常見的肩關節疾病,主要由于生理學失衡、肩峰下撞擊等因素相關。如若患者出現肩袖損傷,則通常可能出現肩關節疼痛、肩關節功能障礙、肌肉萎縮等癥狀,臨床之中治療原則主要為緩解肩袖損傷帶來的炎癥反應,保障肩功能活動情況[2]。如若患者保守治療效果并不十分良好,則應采用手術治療的方式,術后康復過程中的護理干預措施也較為重要,一方面需要避免關節僵硬,保障肩關節活動度,另一方面也應充分避免患者用力過度而產生二次損傷。醫護患一體化健康教育要求三者之間的關系保持有機統一,確保患者能夠預先接受健康宣教以及心理護理,使患者更好地配合護理干預的開展,保障康復計劃有效實施,恢復肩關節功能。
本次研究之中主要為研究組患者開展醫護患一體化的康復護理,并與參照組患者常規護理進行對比分析,結果顯示,護理干預后,研究組患者關節活動情況有顯著改善,相較于參照組優勢較為明顯,差異統計學意義顯現(P<0.05)。該結果充分證明醫護患一體化康復護理的效果,分析其原因,主要是由于肩關節相較于其他關節而言,活動范圍更廣,疼痛情況較為嚴重,同時對其進行康復訓練的過程也較為繁瑣,患者往往無法獨立完成康復練習,需要醫護人員對患者進行全面的指導。醫護患一體化康復護理,能夠更好地發揮醫護人員以及患者自身的作用,保障患者從入院至出院后均有較好的恢復保障[3]。
總而言之,醫護患一體化康復護理模式對于關節鏡下肩袖損傷患者的治療效果較好,能夠更好地為患者改善關節活動情況,值得進行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郭偉康,黃健,劉松浪,等.肩關節鏡下雙滑輪結合縫線橋技術固定修復肩袖損傷的應用研究[J].中華實用診斷與治療雜志,2020,v.34(02):71-74.
[2]成霞,吳丹,潘浩,等.細節性護理在肩袖損傷修補術后患者干預中的應用效果[J].中華全科醫學,2019,v.17(11):174-177.
[3]肖宇,文寶玉,桑蕊紅,等.康復護理干預對關節鏡下微創手術治療肩袖損傷病人術后肩關節功能恢復狀況的影響[J].安徽醫藥,2019,23(007):1430-1434.
(阜陽市人民醫院骨科運動醫學與關節鏡病區 23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