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艷艷 劉青
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個性化心理護理在老年腦梗塞患者護理中的應用體會。方法:選取2017年1月到2020年9月這一時間段本院收治的共計80例老年腦梗塞患者作為觀察對象,通過隨機數表法將所有的老年腦梗塞患者對半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每組老年腦梗塞患者分別為40例,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護理,實驗組患者采用個性化心理護理,對比兩組老年腦梗塞患者護理后的焦慮、抑郁評分、治療依從性和護理滿意度。結果:實驗組老年腦梗塞患者在接受個性化心理護理后,和對照組患者相比,焦慮、抑郁評分明顯降低,且患者的治療依從性更高,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也更高,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針對老年腦梗塞患者開展有效的個性化心理護理能夠改善患者的腦梗塞癥狀,緩解患者的焦慮情緒,提高患者配合治療的依從性,具有較高的臨床推廣使用價值。
關鍵詞:個性化心理護理;老年腦梗塞;護理
腦梗塞其實也就是缺血性腦卒,這種病癥有著很高的致殘率和致死率,它的發病機制是因為患者腦部供血不足導致的腦組織缺血性壞死,這種病癥通常都具有發病突然、情況嚴重等特點[1],因此需要對患者采用科學有效的護理方式,從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先將研究結果具體報告展示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1月到2020年9月這一時間段本院收治的共計80例老年腦梗塞患者作為觀察對象,通過隨機數表法將所有的老年腦梗塞患者對半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每組老年腦梗塞患者分別為40例,對照組老年腦梗塞患者男性25例、女性15例,平均年齡(63.53±3.23)歲;實驗組老年腦梗塞患者男性26例、女性14例平均年齡(62.49±3.21)歲。本次研究兩組老年腦梗塞患者的基線資料對比無顯著性差異,可以進行對比研究(p>0.05)。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護理:向患者發放疾病宣傳手冊,增加患者對腦梗塞疾病的了解,及時對患者開展心理疏導[2]。
實驗組患者采用個性化心理護理:建立心理護理小組,以專科護士、主治醫生、患者、患者家屬為中心護理體系[3],立足于不同患者,提出具有針對性的臨床護理方案,小組組長分別針對患者開展一對一的心理護理和健康知識宣教,加強和患者之間的溝通交流[4],同時加強患者對腦梗塞疾病知識的了解,告知患者積極配合治療的必要性。
1.3 觀察指標
本次研究通過對比兩組老年腦梗塞患者護理后的焦慮、抑郁評分、治療依從性和護理滿意度得出結果。焦慮、抑郁評分即是焦慮自評量表(SAS)和抑郁自評量表(SDS),得分越高代表焦慮情緒越嚴重。比較兩組患者的治療依從性和護理滿意度。
1.4 統計學方法
本研究統計所得所有相關數據均利用SPSS20.0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計數資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卡方檢驗;符合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 檢驗。當P<0.05的時候,差異具有一定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兩組患者護理后的焦慮、抑郁評分對比
由表1可見,實驗組患者在接受了個性化心理護理后,和對照組患者相比,焦慮、抑郁評分明顯降低,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兩組患者的治療依從性和護理滿意度對比
由表2可見,實驗組患者在接受了個性化心理護理后,患者的治療依從性更高,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也更高,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優質的個性化心理護理能夠保障患者的身心舒適度,促進醫患關系的和諧發展。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老年腦梗塞患者在接受了個性化心理護理后,和對照組患者相比,焦慮、抑郁評分明顯降低,且患者的治療依從性更高,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也更高,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針對老年腦梗塞患者開展有效的個性化心理護理能夠改善患者的腦梗塞癥狀,緩解患者的焦慮情緒,提高患者配合治療的依從性,具有較高的臨床推廣使用價值。
參考文獻:
[1]森燕蘋.個性化心理護理在老年腦梗塞患者護理中的應用價值分析[J].智慧健康,2021,7(03):90-92.
[2]萬鑫.觀察個性化心理護理在老年腦梗塞患者護理中的價值[J].醫學食療與健康,2020,18(16):146+149.
[3]趙云.老年腦梗塞患者個性化心理護理的實施及效果研究[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20(11):140-141.
[4]李慧.個性化心理護理在老年腦梗塞患者護理中的應用價值[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20,7(26):89+93.
(1.榆林市第一醫院神經內科;2.榆林市第一醫院心內科 719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