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彩霞
摘要:目的:以糖尿病患者為研究對象,評價和分析患者應用細節護理干預對其血糖水平產生的影響。方法:隨機將自2018年1月—2019年12月進行治療的糖尿病患者136例分為觀察組和對比組,每組68例,予以對比組常規護理,予以觀察組患者細節護理干預,對比干預后兩組血糖指標以及自我管理能力。結果:干預后3個月及干預后6個月觀察組FPG、2hPG、HbAlc水平均較對比組低,觀察組各項血糖指標均優于對比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4.886、10.365、11.872、7.660、6.731、28.746,P<0.05)。觀察組自我管理能力總優良率為97.06%,對比組自我管理能力總優良率為83.82%,其中,觀察組自我管理能力明顯優于對比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6.889,P<0.05)。結論:將細節護理干預模式應用于糖尿病患者治療過程中能夠顯著改善患者血糖水平并有助于保持血糖穩定,減少相關并發癥,對于改善患者體質狀況及生活品質大有裨益,與常規護理模式相比,細節護理干預模式臨床應用價值更高,值得臨床采納。
關鍵詞:細節護理干預模式;糖尿病;血糖水平;自我管理能力
引言
糖尿病屬于多發性慢性代謝性障礙疾病,受遺傳及環境等因素等共同作用影響,主要表現為代謝性紊亂、血糖水平升高等,以“三多一少”(多食、多尿、多飲、體重下降)為主要臨床癥狀。當前,社會經濟迅猛發展,人們的生活方式、飲食結構等不斷發生變化,糖尿病患者發病率不斷升高,成為危害公共健康的重要問題并受到了社會各界的高度重視。糖尿病屬于終身性疾病,患者必須終身采取血糖控制措施,因此,其對糖尿病的認知程度對其治療依從性及自我管理能力可產生直接影響。對患者加強護理干預有助于豐富其對糖尿病危害以及血糖控制手段等內容的了解,提高其對自身疾病的控制和管理能力,保證降糖效果,防止血糖波動而引發各類相關并發癥,可維護患者身心健康。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以糖尿病患者136例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患者血糖指標水平與WHO糖尿病相關診斷標準相符:空腹血糖(FPG)高于7.0mmol/L、餐后2h血糖(2hPG)高于11.1mmol/L;患者思維及神志均正常且具備學習能力;對該研究有知情權且具有較高的治療主動性和配合度。排除標準:有理解障礙或者嚴重認知功能障礙者;合并嚴重臟器功能障礙者;出現糖尿病足、糖尿病眼病等嚴重糖尿病并發癥者;患者及其家屬了解該研究目的并自愿參與該次研究;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通過該次研究。應用系統隨機化法對患者實施隨機分為兩組,每組68例患者。觀察組:男性37例、女性31例;年齡32~85歲,平均年齡(54.36±5.72)歲;病程10個月~16年,平均病程(7.03±1.25)年。對比組男性35例、女性33例;年齡29~87歲,平均年齡(53.69±5.68)歲。兩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進行對比分析。
1.2方法
1.2.1常規護理模式間斷性為患者提供護理服務,包括血糖測量講解及示范等,指導患者合理用藥并講解胰島素注射方式和技巧等,鼓勵患者規律作息,適量運動,運動期間隨身攜帶糖果、餅干等以及時補充糖分,防止發生低血糖。
1.2.2細節護理干預模式為觀察組患者提供細節護理干預模式,住院期間及出院后持續為患者提供用藥、生活、運動指導以及血糖監測指導,如下:①根據患者血糖水平、治療需求等制定護理計劃和方案,于患者首次入院、住院治療期間以及出院后為其提供連續、動態、有計劃的護理干預服務,根據患者血糖控制效果及時對糖尿病知識的認知和了解情況進行調整和完善;②結合醫院實際條件、患者性格特點及教育背景等選擇多元化的認知干預方法,包括開展專題講座、設置宣傳欄、舉辦聯誼活動、發放宣傳冊以及通過微信群或者QQ群進行信息推送等方式向患者普及糖尿病健康教育知識,詢問患者對自身病情了解程度并鼓勵患者提出疑問,及時給予針對性解答,糾正其錯誤觀點和不恰當觀念,有效抑制各類血糖波動或者病情反復相關危險因素;③評估患者對自身疾病的了解程度以及血糖測量和控制技巧的認知程度,有針對性地進行干預:向患者講解正確的血糖測量方法、胰島素注射方法;糾正其不良生活習慣、調整其飲食結構;規律作息,早睡早起,增強身體免疫力;三餐不可進食過飽,補充適量膳食纖維和優質蛋白;適量進行散步、瑜伽、游泳等有氧運動,能夠改善機體代謝能力并增強機體抗病能力,運動強度不可過大,嚴格控制運動時間和運動量,隨身攜帶糖果、餅干補充糖分,以免出現低血糖反應;向患者及其家屬強調遵醫囑按量按時用藥的重要性,告誡患者切不可隨意減少藥物量或者擅自停藥。
2結果
干預前兩組各項血糖指標水平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兩組患者血糖指標水平均低于干預前且干預后觀察組FPG、2hPG、HbAlc水平均較對比組低,干預后3個月及干預后6個月觀察組各項血糖指標均優于對比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細節護理干預為糖尿病干預治療的重要手段,有助于深化患者對糖尿病的認知,加深其對糖尿病誘因、危害以及血糖控制手段等知識的了解,幫助患者改變行為及生活方式,能夠減少糖尿病危險因素,降低病情復發率,避免病情反復發作。此外,還能夠使患者掌握血糖測量技巧并加強血糖動態監測,及時發現血糖波動并迅速采取降糖措施,避免血糖持續升高或者處于波動狀態誘發各類并發癥,對患者生理健康及心理健康造成損害。
細節護理干預模式有助于患者全面了解糖尿病相關知識及血糖控制技能,可深化其對非藥物治療重要性的認知,主動改正不當的生活習慣和運動習慣,更加自律,可提高病情改善效果。過量應用胰島素或者飲食不規律等容易引發心悸等不良反應,影響患者治療依從性,細節護理干預模式有助于豐富患者的知識技能儲備,幫助患者養成規律飲食、合理運動的良好生活習慣,嚴格控制自身體重,既能夠降低血糖水平,還可減少低血糖等不良反應,保證糖尿病長期血糖控制效果,改善患者身心健康。
4結論
綜上所述,糖尿病患者治療過程中應用細節護理干預模式有助于提高自我護理能力,可保證病情控制效果,降糖效果確切,能夠有效抑制各類并發癥,具有臨床采納價值。
參考文獻:
[1]劉麗存.細節護理干預在老年糖尿病患者護理工作中實施的效果[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20,7(5):143.
[2]范嘉慶.護理干預用于高血壓合并糖尿病患者效果分析[J].健康必讀,2020(5):157.
(重慶市巴南區東溫泉鎮中心衛生院 重慶 401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