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江娥 王靜秋 胡傳樂
摘要:目的:研究針對低血氧癥患者采取經鼻濕化氧療護理的安全性進行分析。方法:研究時間:前期2020年9月和10月,后期2020年12月和2021年1月,研究對象:我科納入的54例低血氧癥患者,全部患者都開展經鼻濕化氧療利用品管圈工具將對比組的患者開展常規護理,探究組的患者開展經品管圈研究后的綜合護理。觀察兩組患者的流量數值正確和吸氧時間與醫囑是否相符來提高用氧安全。結果:探究組通過確保患者的流量數值正確和吸氧時間與醫囑是否相符來提高用氧的安全率,明顯優于對比組,p<0.05。結論:低血氧癥患者采取經鼻濕化氧療和綜合護理,可提高患者用氧安全。
關鍵詞:低血氧癥;經鼻濕化氧療;護理
低血氧癥患者在臨床中可采取氧療和護理,如果患者不及時采取氧療,會導致患者出現視網膜病變、呼吸衰竭等并發癥,甚至還會導致患者發生呼吸系統功能不良等一系列綜合征[1]。臨床在對患者開展經鼻濕化氧療時,對患者進行有效護理,可增強療效。本次研究分別對患者開展綜合護理和常規護理提高用氧安全性,具體信息如下闡述。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研究在前期2020年9月和10月,后期2020年12月和2021年1月,研究對象是我科納入的54例低血氧癥患者,全部患者都開展經鼻濕化氧療,探究組的患者開展綜合護理,對比組的患者開展常規護理,探究組和對比組各含有27例患者。探究組男患者數量為15例,女患者數量為12例,患者年齡集中在42-80歲區間,年齡平均區間是(62.58±2.94)歲。對比組男患者數量為18例,女患者數量為9例,患者年齡集中在20-78歲區間,年齡平均區間是(61.25±2.54)歲。比較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p>0.05。
1.2方法
對比組患者采取常規護理,護理人員告知患者治療注意事項。
探究組患者采取綜合護理,具體為:(1)科室對護理人員進行經鼻濕化氧療護理的培訓,制定宣教卡及交接宣教流程圖,成立品管圈小組,對氧療安全進行分析整改,全科落實整改措施。護理人員對為患者選取孔徑合適的鼻導管,通常情況下為患者選擇比鼻孔內徑小50%的最大號鼻導管。在對患者開展氧療前,護理人員要先告知患者經鼻濕化氧療的優勢,使得患者可以積極配合治療。(2)護理人員在為患者進行鼻導管佩戴時,需要合理調節頭帶的松緊,以患者感到舒適為宜。頭帶太松可能引起鼻導管脫落,對治療效果造成一定影響。頭帶太緊會使得鼻導管壓迫患者的鼻部和面部,給患者造成壓傷等不良事件。所以護理人員需要關注患者頭帶的松緊程度,并在鼻導管外周使用防壓傷橡膠墊預防壓傷。(3)護理人員幫助患者將床頭適當抬高,抬高角度約為30%,以此預防患者出現呼吸機相關性肺炎。同時護理人員對患者開展口腔護理,結合患者口腔ph值來為其選取合適的口腔清洗液,清洗液清理口腔的頻率是2-3次/d。護理人員建議患者多進食熱量高、蛋白高、含豐富纖維的食物。確保患者每日都有充足的營養量。
1.3觀察指標
觀察探究組和對比組患者在相同的情況下確保患者的流量數值正確和吸氧時間與醫囑是否相符來提高用氧的安全率。
1.4統計學方法
研究將SPSS 25.0軟件作為數據分析工具,以均值±標準差來體現計量資料,t值作為檢驗值,以p<0.05作為研究數據存在統計學意義的依據。
2.結果
比較流量數值正確率,探究組患者為71.9%,對比組患者為67.4%,t=8.697,p=0.001。比較吸氧時間與醫囑是否相符率,探究組為81.2%對比組患者為80.2%,t=8.992,p=0.001。探究組患者的流量數值正確率高于對比組,吸氧時間與醫囑是否相符率高于對比組,用氧的安全率從70.7%提升至91.1%,p<0.05。
3.討論
經鼻濕化氧療是近些年新興起來的一種臨床治療方式,經鼻濕化氧療結合了傳統面罩吸氧和鼻導管吸氧的優勢,不但可以給患者穩定供應氧濃度,使得鼻腔部解剖死腔量得到有效減少,還能夠讓患者呼氣末肺容積得到進一步提高,使得患者氣道黏膜得到有效保護,促使黏液纖毛具有的清潔能力得到進一步增強,幫助患者排出痰液,預防患者出現氣道阻塞[2]。低氧血癥患者在接受經鼻濕化氧療治療的時候,臨床對患者進行適當的護理,可以明顯提高用氧的安全性。
護理人員在對患者開展護理的時候,需要保持細致謹慎的工作態度,密切關注患者情況[3]。綜合護理會為患者進行全面的護理干預,護理人員為患者選擇合適的鼻導管,可以確保吸氧質量。護理人員調整患者鼻導管頭帶的松緊或使用防護墊。可確保患者的治療舒適度,避免患者鼻部和面部被壓傷[4]。同時護理人員指導患者進食,可確保患者營養均衡。結果表示探究組患者的用氧安全率明顯高于對比組,所以綜合護理效果優于常規護理。
總而言之,低血氧癥患者進行經鼻濕化氧療和護理,可以取得優異療效及提高用氧安全,保證患者的治療與護理安全。
參考文獻:
[1]黃玲. 經鼻高流量濕化氧療護理的安全管理與對策[J]. 中國社區醫師, 2020, 01(03):157-158.
[2]羅月、葛偉婷、張帥、姚惠萍. ICU經鼻高流量濕化氧療患者舒適度評估及護理研究進展[J]. 中華急危重癥護理雜志, 2020, v.1(03):83-86.
[3]梁靜, 劉凌華, 宋敏,等. 經鼻高流量濕化氧療系統治療重癥肺炎的觀察和護理[J]. 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 2019, 4(02):97+99.
[4]夏張麗. 高流量濕化氧療對機械通氣脫機患者低氧血癥的影響及護理[J]. 健康必讀, 2019, 000(008):98.
(安徽省胸科醫院 23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