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梗阻主要是腸腔內容物在腸腔內的正常運行情況發生障礙,且出現一些病理性變化。該疾病是一種外科急腹癥,發病后,主要表現為腹脹、腹痛以及嘔吐或者便秘等情況,病情十分嚴重,且疾病原因比較復雜多變,發展速度快。如果未予以疾病的積極處理,將帶來更加嚴重的后果。所以,在臨床上,需要加強腸梗阻的護理和預防。
一、辯證施護
第一,對于痞積型。該類型疾病主要是因為氣機不利引起的,屬于不完全的腸梗阻和早期動力性腸梗阻。主要特點是通里面攻下。在臨床上,為了給予積極護理,需要對患者的腹部程度、腹痛時間以及腹痛的性質、嘔吐物質的顏色、量等變化情況做出詳細觀察,且在期間加強記錄。還需要禁食,以免出現持續胃腸減壓的現象。還可以使用中藥里攻下劑,熬到100毫升后,利用胃管注入到味腔內。但是,在期間還需要注意到,注藥之前,需要先將胃內的積液抽取掉,再逐漸的灌注。在注藥完成后,需要夾管保持一個小時,不能時間太短,以確保中藥的有效吸收,促使其治療作用的發揮。在中藥服用后,還需要對治療效果詳細觀察,特別是研究是否出現腹痛減輕的情況,如果是已經排便的患者,是否存在腸梗阻疾病現象。如果在服藥后,發現存在明顯的腹痛、體溫增加或者病情更加嚴重的時候,則需要馬上通知醫生。還需要對足三里、合谷、內穴等予以刺激,且每次留針30分鐘,以確保能發揮鎮痛止嘔的現象。使用腹部以及按摩的結合方式,手術患者需要在手上涂抹滑石粉,且輕輕的對腹壁進行按摩,按照順時針的方向執行。期間,如果感覺到疼痛情況增加。則需要對按摩的方向改變,多次的變換體位。不僅如此,還可以使用二兩生蔥,半斤粗鹽、吳茱萸炒熱對腹部熱敷,以發揮良好的止痛目的,避免出現燙傷情況。
第二,淤結者。這種類型疾病的患者主要是血淤,在實際護理過程中,需要對患者的病情做出詳細觀察,給予舌苔、脈象以及腹部各個情況的觀察,且在醫生的積極指導下,予以失津少液情況的調整。還需要進行繼續胃腸減壓情況的調整,將植物油或者石蠟油灌注到胃管中,且含量為200毫升,并關閉胃管4-6個小時。如果是低壓腸梗阻疾病,要將中藥灌注,將導管插入到肛門20厘米,且將藥液的溫度控制為40攝氏度。對于藥液量,則為300毫升。兒童則為200毫升,利用注射器予以灌注。在中藥服用后,需要觀察12個小時,如果發現患者存在腹痛、腹肌緊張以及發熱等情況,且需要手術,要馬上做好準備,并給患者更多安慰,減少他們的不良情緒,以促使患者在治療中能夠積極配合。
第三,疽結型。該類型疾病發展到晚期后,將出現明顯的血運障礙,且腸管壞死增加休克情況。比如,患者臨床上的癥狀為,嘔吐十分頻繁,不進食,對于這類的患者,需要重點對全身情況詳細觀察,尤其是患者的皮膚松弛度、眼眶的凹陷程度或者精神萎縮情況等。如果患者尿量少,且舌干,則表示失水嚴重,在這種情況下,需要靜脈補液,并進行尿常規,予以尿液比重的詳細測量。還需要進行抽血或者測電解質,以保證能夠獲得數據信息,這樣醫生也可以結合實際情況給予電解質的積極調整。不僅如此,還需要對患者的腹部體征情況詳細觀察,研究是否存在固定壓痛或者反跳痛、肌緊張情況等。如果期間在梗阻的同時,還增加了明顯的壓痛,且各個情況更加嚴重,則需要馬上搶救,增加對全身情況的詳細觀察,對患者的生命體征、面色以及神志變化等詳細記錄,需要手術做好充分準備,并在手術后加強護理,這樣在整體上才能予以疾病的有效控制,避免并發癥的增加。
二、預防
第一,保持飲食衛生。在飲食前后需要養成的洗手習慣,避免食用生冷或者不衛生的食物。如果發現有腸道寄生蟲,需要給予積極治療,以避免蟲結的增加。
第二,在進食中要養成定時的進食習慣,注意不能暴飲暴食,特別是在飽餐后,不能干重力活或者進行劇烈活動,避免出現小腸扭轉現象,且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好大便通暢。
第三,對于哺乳期的嬰兒,飲食上不能食用過硬食物,斷奶的時候,需要按照順序依次增加,從米糊開始,逐漸過度到爛飯。還需要注意到,抱嬰兒的時候不能晃動,以免腸套疊現象的增加。
第四,長期患病的病人體質比較弱,產后多為血虛者,所以,要盡早的進行補氣養血。如果是老年人或者存在習慣性便秘的患者,則要在生活中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為了避免出現糞快堵塞性腸梗阻情況,需要口服麻仁丸予以調節。對于腹部手術的患者,在手術完成后,需要盡早的下床活動,避免出現黏連性腸梗阻疾病。生活中,患者要注意飲食合理,減少辛辣食品。特別是存在黏連疾病史的患者,不能食用脹氣食物,比如,牛奶、土豆等,減少粗糧或者生冷食物,以確保在最大程度上避免黏連性腸梗阻疾病的發生。
基于以上的分析和研究,疾病一般需要三分治療,則七分需要護理。根據患者在不同階段的疾病情況,結合中醫護理理論,實現辯證施護,不僅要減少病人面對的痛苦,縮減整個治療周期,還需要對疾病的整個轉變情況詳細掌握,確保為醫生治療提供重要條件,促使臨床治療效果的發揮。
作者簡介:常國平(1978,11-),女,漢族,四川合江人,主管護師,本科。主要研究方向:護理管理。
(合江縣大橋鎮佛蔭衛生院 四川 瀘州 646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