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聰
摘要:企業稅務管理屬于十分重要的工作,近年來在網絡時代快速發展的進程中,傳統的工作方式已經不能與時代發展相符,難以在新時期的環境下增強稅務管理效果。這就需要企業結合自身的稅務管理工作特點、發展規律,運用網絡技術、數字化技術,使得工作能夠向著數字化的方向轉型進步,通過信息技術、數字技術提升稅務管理工作水平,發揮數字技術的作用價值,在新時期的環境中增強稅務管理工作的自動化水平、信息化效果。
關鍵詞:稅務管理;數字化轉型;措施
企業稅務管理的過程中采用數字化轉型方式,應遵循基本的原則和標準,積極運用先進的數字技術、網絡技術提升稅務管理工作水平、效果,發揮數字化技術的價值和作用,借助數字化的手段來提升稅務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水平、便利性效果,彰顯數字化轉型措施的價值作用。
一、企業稅務管理數字化轉型的意義
稅務管理的工作是企業整個經營過程最末端的部分,涉及到前期結果的綜合處置,從本質層面而言,所處理的數據信息中包含著企業經營整體業務信息、財務數據、產品經營數據等,按照風險管理的要求,不僅需要做好前端方面與過程方面的管理工作,還需強化數據信息的掌控效果,在各種數據、各項任務全方位管控的情況下,增強稅務管理的工作效果。但是目前部分企業在工作中所使用的方式落后,方法不合理,很難起到數字化管理的作用,嚴重影響稅務管理效果的提升、質量的改善。因此在新時期的背景下合理進行稅務管理數字化轉型非常重要,主要的意義表現為:
(一)有助于企業應對內外部環境的改變
新時代發展的環境下企業所面臨的內外部環境發生了很大程度的改變,在環境變化的情況下傳統工作方式的應用很難增強稅務管理的工作水平。因此在企業內部、外部環境發生改變的情況下,應著力增強稅務管理數字化轉型效果。①有助于企業高效化的應對稅務征管方面的變化,主要因為我國目前開始在稅務征管方面應用“金稅三期征管”、“電子稅務”、“電子發票”等各種數字化技術,在征管環境出現變化的狀況下,迫切需要企業能夠重視稅務管理的升級、轉型與創新改革,不再局限于傳統的管理方式、管理模式,而是借助先進數字化技術增強信息化水平,發揮數字化轉型措施、技術的價值[1]。②能夠幫助企業合理規避、預防稅務風險問題,當前我國的稅務機關,已經開始推行風險管控的工作,并且在企業方面進行了相對應的專項管理,在此狀況下,稅務機關頻繁性、系統性的評估企業風險情況,傳統的企業稅務管理方式中缺少信息系統、數據系統的支持,很難按照稅務機關的要求嚴格抵抗風險隱患,甚至會被動的進行風險評估與控制的銜接。而在數字化轉型升級之后,就可以借助信息系統、數字化系統等整合風險數據信息,針對性的評估企業在稅務管理方面有無風險問題、安全隱患問題和其他的不足之處,采用不同的手段從根源層面規避安全隱患[2]。③能夠幫助企業有效解決集中管控所帶來的挑戰,尤其是一些已經采用集團化管理方式、管理模式的企業,如果不能相配合的使用集中化的稅務管控方式,缺少集中性的管理能力,將會在復雜并且繁瑣的稅務業務方面出現問題,再加上部分區域的稅務管理具有一定的特色,政策的執行存在差異性,很難在各個地區集中化管理的過程中提升稅務管控效果。而數字化轉型期間可以利用數據信息共享的方式、數據化管理方式等,整合不同地區的稅務政策信息、企業稅務數據信息等,相互共享、溝通交流,便于按照集團化管理的情況采用集中性的稅務管理方式應對問題。④能夠幫助企業向著可持續方向發展。近年來對于稅務政策來講,更新的速度很快、變化也比較頻繁,如何在新時期的環境下及時性的享受最新優惠政策、預防在新規范的環境下出現風險問題,已經成為企業稅務管理過程中需要首要面臨的工作,不僅要從專業角度方面跟進,還需合理運用先進的技術與管理手段適應,而且很多企業的產品、業務在快速更新創新的狀態中,經營管理工作有著一定的變化,傳統的稅務管理方式、手段等都無法與新時期的環境相適應,不能確保稅務管理業務的高效化實施、高質量開展。而在使用數字化轉型方式開展工作的過程中,就能夠利用信息技術、數字化的技術措施等提升稅務管理的水平與質量,發揮不同管理方式和舉措的作用價值。
(二)有助于抓住更多新的機遇
企業稅務管理向著數字化的方向轉型升級,可以通過信息技術不斷增強稅務管理效果,在先進技術的支持下提升稅務管理效率、保證業務的規范性,使得各項工作之間相互協同、互相進步,一方面,在數字化轉型期間可以借助信息技術準確、快速存儲數據信息,在縮短工作時間的同時可以降低成本,切實增強效益。另一方面,數字化轉型期間可以通過稅務管理工作的系統化開展,使得整體流程向著標準化的方向進步,借助數字化信息技術清晰明確每個崗位的職責、要求和規范標準。另外,還可以通過部門之間的協同方式、數字化管理方式等不再局限于地域層面限制,使得分散性的崗位能夠利用系統相互組合,成員也能夠利用系統進行虛擬性的共享處理、交流處理,集中化與規范性的完成各項任務和工作[3]。
二、企業稅務管理數字化轉型措施
上述研究了企業稅務管理的數字化轉型意義,為將其作用意義發揮出來,下面提出幾點轉型的建議和措施,旨在為增強稅務管理效果提供支持和保障。主要的數字化轉型措施為:
(一)完善數字化轉型規劃方案
企業最初進行稅務管理數字化轉型的過程中,應完善規劃內容與方案內容,在合理定位的情況下,積累豐富經驗,形成與企業本身特點相符的數字化轉型措施。
1.完善不同階段的規劃
首先,做好不同數字化轉型階段的定位工作,最初階段要求學會如何在營改增的背景下合理運用信息化技術,在規劃內容中提出信息技術應用標準要求,明確稅務管理部門在數字化轉型方面需要注意的事項、需要履行的職責和標準,從多個專業、多種事項方面展開數字化建設工作,在增強專業化程度、專業化效果的同時,將數字化管理系統與各項工作相互融合。其次,結合營改增稅制改革的情況,創建相應的發票管理信息化平臺、進項稅抵扣管理的數字化平臺,在完善系統的同時確保在營改增環境下發揮各種數字化平臺的作用價值。最后,合理創建稅務管理的工作系統,在總結經驗的同時,設定系統建設規劃、數字化運營轉型規劃等,實現新時期環境下的高效化建設目的,發揮數字化轉型升級的作用價值[4]。
2.創建不同時期的規劃
對于企業的稅務管理工作數字化轉型,應創建不同成長時期的規劃內容與方案,結合各個成長時期的情況針對性、深入性的完成管理任務。首先,在起步時期應引進OA系統,應用IT系統的電子表格工具、技術工具等完成稅務處理任務,在執行業務的過程中也需要創建發票管理系統、表格管理系統,設置數據共享的平臺,使得各個部門都能夠在共享數據的同時相互配合。其次,成長的時期應合理的設定數字化轉型系統,明確稅務管理方面每位人員的數字化轉型職責要求、工作標準,在嚴格執行任務的同時不可以發生違背要求、違反規定的問題。而且在成長時期、成熟時期,都應將稅務管理數字化系統、企業的業務升級等相互聯系,創建自動化的稅務管理模式,各個部門都應積極運用信息技術、網絡技術等完成各項稅務管理的任務,使得工作效果有所提升、工作質量全面增強。最后,在賦能時期也應強化數字化轉型的力度,采用線上稅務管理平臺、數字化系統等將涉及到業務、稅務等管理的數據信息統一存儲在數據庫系統中,同時還需針對數字化轉型的成熟度進行準確評估,考慮內部與外部情況深入性的采用數字化技術[5]。
(二)完善數字化轉型的工作機制
從稅務管理的數字化轉型發展角度而言,健全的工作機制是保證轉型發展水平的基礎部分,只有增強機制的完善性和優化性,才能發揮數字化轉型的作用價值。①應重點結合稅務管理的業務流程采用數字化轉型技術。要求稅務管理部門在應用數字化技術之前,認真梳理稅務管理業務內容,在全面梳理工作流程的同時,從稅務管理的層面、視角研究各項工作,準確分析稅種計稅、產品業務情況等,在了解業務經營情況的同時,計算相應的計稅結果。在梳理流程期間,應合理設定數字化轉型內容、轉型職責、數據資料處理標準等,使得所有人員都可以根據數字化轉型的標準來相互合作、共同努力,不斷增強工作的有效性與可靠性。②著力評估稅務方面的風險隱患與安全問題,將業務梳理結果作為基礎部分,以風險防控的角度準確分析評估企業的稅務管理現狀和情況,及時了解規則應用問題、管控工作問題,在分層次執行任務的情況下,合理進行重點事項的定位處理、管控處理,按照重點事項的情況,利用數字化技術自動化的評估和挖掘風險因素,然后提出預防稅務管理風險問題的措施和方式。③數字化轉型期間應保證所有工作的優化性,按照數字化稅務管理特點,明確每個環節的信息化功能、數字化標準,提出管理職責要求、管理角色要求等,在和稅務數字化管控相互接軌的基礎上,增強內部、外部的數字化轉型和管理的有效性,發揮不同轉型方式、數字化技術措施的作用價值[6]。
(三)完善相關的數字化系統
要想從根本上達到稅務管理的數字化轉型目的,就應該完善其中的數字化系統,保證系統優化性與完善性的同時發揮數字化技術的作用價值。①完善其中的系統架構與模式。數字化轉型期間應結合稅務管理工作特點創建基礎性的平臺,結合稅種的特點與實際情況,將關鍵性的因素提煉出來,準確開發并應用不同的稅務管理流程、規則和標準。從業務的功能角度而言,需要結合稅務的種類情況、特點等開展模塊化的建設工作,與稅務管理差異性特點相符,主要設計稅種計稅類型的數字平臺、數據整合類型的數字平臺、風險防控數字平臺、業務拓展數據平臺、工具應用平臺與管理平臺。②完善數字化系統的應用功能。對于企業的稅務管理數字化系統來講,應該完善其中的功能,確保平臺具有稅務主體數據信息的管理功能,可以進行各種納稅信息、涉稅信息的管控,無論是計稅方面、核算方面、申報方面的納稅工作,都可以在數字化平臺中分析與執行。同時相關平臺還需具有一定的稅務組織體系的管理作用,可以借助數字化技術實現行政管理組織、財務核算組織、納稅主體組織的信息化管理目的,使得各項工作都能在數字化、信息化技術的幫助下增強落實和實施效果。要求數字化平臺有著一定的稅務基礎參數的管理功能,涉及到的是稅種數字化管理、稅目數字化管理、稅率數字化管理、特殊稅務標準數字化管理等,這樣可以通過數字化技術的運用從根源層面提升管控水平。另外,還需合理設置稅務日歷的相關系統,規范性、計劃性的進行內外部數據管理,使得每項數據管理工作、信息化管控工作都能夠穩定實施、嚴格落實,起到一定的數字化轉型推動作用。
三、結語
綜上所述,企業發展的過程中面臨頻繁變化的稅務政策環境,需要有著靈活性的工作模式、技術方式,在嚴格執行各項管理工作的基礎上增強稅務管理效果。為解決問題、增強稅務管理工作質量,企業應積極運用數字化技術,在信息技術、電子技術的幫助下使得稅務管理工作快速轉型升級,不斷的優化創新,促使稅務管理工作的高質量、全面性發展。
參考文獻:
[1]胡晶晶.專票電子化如何推動企業稅務管理數字化轉型[J].當代會計,2020,24(21):135-136.
[2]漢斯·克里斯蒂安·霍爾特,何振華.稅務管理的數字化轉型之路[J].國際稅收,2019,15(7):29-31.
[3]大賁科技:全稅務信息化加速企業數字化轉型升級[J]. 中國總會計師,2018,33(2):196-199.
[4]李海洋.稅務系統“數字人事”績效管理研究[D]. 山東財經大學,2018,22(44)77-89.
[5]于躍.中車四方股份管理創新的模式選擇[J].新理財-公司理財,2020,14(5):38-40.
[6]帕斯卡·圣塔曼,梁若蓮(譯). 數字化帶來的稅收挑戰:盤點與展望[J]. 國際稅收,2019,4(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