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陳怡 王笑串 莊家華 郭欣怡 楊惠芳
摘要:據全國企業破產重組案件信息網,2021年2月7日包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被北京中級人民法院裁定破產,截止2020 年10月31日,包商銀行凈資產為-2055.16億元。2021 年是包商銀行被中國銀保監會接管即將兩周年,對于包商銀行的風險處置也進入了尾聲。2019 年5月24日包商銀行出現嚴重的信用危機,央行和銀保監會對其進行接管。隨著近年來金融體系改革推進,銀行業監管體系的完善、監管力度的加強,中小商業銀行的發展進入了監管重點。這也要求中小商業銀行順應改革趨勢,在利好中小商業銀行發展的政策下,抓住時機,提升自身的市場競爭力。
關鍵詞:金融改革;包商銀行;中小商業銀行;銀行監管
1.背景介紹
1.1金融改革
國務院發布的 11 條金融改革落地之后,對于中小銀行的金融監管是重點。2018 年的達沃斯論壇上提出要把防范化解金融風險放在金融改革工作的首位,中小商業銀行不良資產的處置是主要化解金融風險的工作。目前政策旨在放寬激活經濟發展動力的同時不放松必要的金融監管,期望經濟能夠平穩健康發展,做好疫情后的復蘇工作,同時要注意國外放松貨幣后的通脹轉移,因而對于中小銀行的風險控制是十分有必要的。
1.2包商銀行事件
包商銀行在 2019 年 5 月 24 日,被爆出現嚴重的信用危機,據監管披露的信息,是包商銀行主要控股集團“明天集團”持 89%的股權控制包商銀行,違法占用大量資金,難以償還形成逾期, 導致出現嚴重的信用危機。為了保護存款人和其他客戶的合法權益,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銀保監會對其設立的村鎮銀行及其他高風險法人金融機構流動性情況進行監管。
2.包商銀行存在的問題
2.1股權問題
明天集團以 89%的占股通過影子持股和人事干預對包商銀行進行實際控制,違法占用了大量資金,在 2015 年的財報里,包商銀行給北京萬方恒泰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和北京正和鴻遠置業有限責任公司放款,這兩家公司都是由包商銀行百分之百控股;在 2016 年財報顯示,排名前兩位的客戶資料顯示,企業法定代表人被均法院列為限制消費人員;由于股權結構混亂、股東資質不合格、對股東行為監管不嚴格等問題導致了包商銀行產生了很多違法放款,長期逾期導致了信用問題。
2.2盈利問題
商業銀行主要經營存貸業務,從中賺取利息差。但是包商銀行對于同業資金依賴程度高,而同業拆借利率遠高于存款利率,因而包商銀行發放貸款的成本相比于大型銀行較高,根據披露的2017 年財務報表來看,營業收入同比下降 3.43%,凈利潤同比下降 21.43%。包商銀行的資產質量逐年下降,自 2011 年起,不良率持續上升,在 2017 年上升至 1.7%,已經觸發了監管紅線。
2.3資本充足率不達標
根據 2016 年包商銀行披露的財務報表中,按照監管要求,銀保監會規定非系統性重要銀行在 2017 年底、2018 年底的核心資本充足率必須達到 7.1% 和7.5%。
3.對中小商業銀行發展的現狀及監管啟示
3.1中小商業銀行發展現狀
近年來國內外局勢復雜,同時金融監管政策越來越完善,中小銀行發展頻頻暴露出問題。
3.1.1中小商業銀行盈利能力相比大型銀行更弱
未來在國內外經濟增長動能不足和嚴監管的情況下,金融去杠桿趨勢導致銀行資產端收縮, 假如仍依賴于同業業務進行經營的話,利息差較低。 同時由于中小銀行由于他自身定位以及區域性局限,營利能力相比大型銀行來說會很低。
3.1.2中小商業銀行不良率上升
中小銀行的服務對象一般為中小企業,而在 2019 年年底新冠肺炎疫情的沖擊下,盡管我國經濟開始復蘇,但疫情后的中小企業發展仍然困難,中小銀行新增不良的壓力大同時由于疫情經濟發展動能不足,中小銀行吸收存款能力遠低于大型銀行,資產質量壓力陡增;從中國銀行保險監督委員會每年發布的數據來看,隨著 2017 年開始銀行業進入嚴監管模式后,大型商業銀行由于其資源更好以及完善的管理機制資產的不良率明顯的下降,但中小型銀行由于監管力度的加大以及金融去杠桿的影響,資產不良率更高且有上升的趨勢。
3.1.3中小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水平低,資本補充難度大
一方面國民的存款更傾向于向大銀行流入,另一方面中小銀行,尤其是城商銀行及農商銀行二級資本債發行明顯減少,在國務院金融委員會發布的 11 條金融改革中,提出需要加快中小銀行補充資本,多渠道籌措資金。
3.2對中小商業銀行監管的建議
3.2.1需要規范商業銀行股權結構管理,嚴格股東資質的審核
包商銀行最大的問題是由于大股東非法占用大量資金,長期逾期造成銀行資產流動性不足,不良貸款上升引發的信用危機。對于監管部門來說,需要嚴格依據商業銀行股權管理的行政法規對商業銀行進行管理,審視商業銀行的股東資質,對于有嚴重的失信記錄和限制人員進行依法處理。同時由于中小商業銀行股東持股比例較為分散,股權結構復雜很容易存在股權管理問題。
3.2.2加快對銀行不良貸款的處置
在包商銀行事件中,由于發放貸款的違規,對銀行造成了大量的不良貸款,嚴重損害了存款人和股東的權益,在對中小銀行進行監督的時候,需要嚴格審視資產質量,對于關注類貸款需要引起銀行及監管部門的重視避免形成不良貸款影響銀行流動性及資產。
3.2.3加強對于中小銀行公司結構的監督管理,督促企業優化組織結構
進入金融嚴監管形式后,幾大國有商業銀行率先完成了改制上市的工作,建立起了較為完善 的現代商業銀行公司結構。對于中小商業銀行來說,需要逐步完善和優化公司的結構,充分發揮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和獨立董事的作用,對經營管理者進行有效的監督約束,增強企業內部的監督從而避免商業銀行經營管理出現大型錯誤,同時也要避免大股東一家獨大控制董事會。包商銀行中由于大股東集中了大部分的權利,導致了公司結構的失衡,無法對經營管理者進行有效約束。
3.2.4加強對員工的教育培訓要求,嚴格準入資質
嚴格對于從業人員的準入資質審核,加強對于在職員工的教育和考核,增強員工職業操守和道德操守,規范員工業務操作流程,確保每一筆業務都是合法合規。就包商銀行來說,很多筆放款都沒有對貸款人進行嚴格的審核以及事后款項用途的審核以至于最后造成大量的逾期,給銀行帶來了大量的損失。在 11 條金融改革措施中,也提到要加強對于金融違法行為的行政處理。對于金融機構違法行為將從嚴處理,同時也會追究個人行為,加大對金融違法行為的打擊力度,切實保護金融消費者的合法權益。盡管在疫情的沖擊下,經濟發展動能不足,但是在放寬一定程度的政策,推動中小銀行帶動中小企業恢復經濟的同時,不能肆意放寬監管,以免造成經濟不良發展。
4.總結
包商銀行被接管是個案,但不難看出中小上銀行可能存在問題的共性,在金融改革的大趨勢下,中小商業銀行需要順應改革的趨勢,抓住時機,主動推進市場化改革,建立完善的現代化公司管理體系。充分發揮監事會、董事會、股東大會等內部機構的作用,多元均衡制約發展。包商 銀行的事件最大的突破是打破了剛性兌付,使得銀行間市場流動性短期趨緊。打破剛性兌付是對金融健康發展的重要一步,有助于解決金融機構“小而不能倒”的問題,同時也能夠防范道德風險。
參考文獻:
[1]周祥軍.我國中小銀行風險生成機理及穩健發展路徑研究[J].理論探討,2020(03):110-115.
[2]朱宏春.從包商銀行被接管事件審視中小銀行金融風險防控[J].清華金融評論,2019(11):49-50.
[3]張健華.多管齊下構筑中小銀行風險防控體系[J].清華金融評論,2019(11):2.
[4]宋麗智.存款保險制度對中小商業銀行的影響和對策研究[J].宏觀經濟研究,2015(11):84-92+130.
[5]劉寶東.包商銀行中小企業信貸風險管理研究[D].內蒙古財經大學,2014.
[6]孫宗寬.中國中小商業銀行發展戰略研究[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3.
[7]呂笑顏,石丹.入股“新包商銀行”,徽商銀行前路幾何?[J].商學院,2020(Z1):152-154. [8]武安華.穩妥有序接管包商銀行[J].銀行家,2020(01):24.
[8]李玉敏.21金融研究: 問題金融機構的風險化解及出清機制探討[N].21世紀經濟報道,2019-12-23(009).
[9]尚航飛.我國中小銀行風險管控的挑戰與應對[J].海南金融,2019(12):6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