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蘇凌



劉卉,現任世界華人音樂家協會理事,亞洲青年音樂家協會理事,中國民族器樂學會理事,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
4歲學習鋼琴,9歲跟隨宋光生老師習箏,1999年考入中國音樂學院附中,師從王中山教授。2005年以專業第一名成績考入中央音樂學院,師從李萌教授。數次參與中央電視臺春晚節目錄制,多次隨文化部、中國文聯到國外進行文化交流演出。
所獲獎項:
2003年獲得文化部首屆民樂比賽優秀表演獎。
2009年獲得CCTV民族器樂大賽非傳統組合銀獎。
演出經歷:
1999年10月參加中國、奧地利、德國和瑞士在故宮午門前廣場聯合舉辦《音樂家舞臺文藝晚會》。
2003年10月,跟隨中國音樂學院附中少年彈撥樂團赴韓,與韓國國立國樂高等學校進行交流演出。
2001年10月與琵琶大師劉德海先生在國際音樂節合奏演出。
2007年加入新民樂黑天使組合,同年6月演奏憑借原創作品《鳳舞九天》,獲得香港首屆創作兼演出組合大賽銀獎。
2007年9月在參加中央音樂學院音樂廳舉辦的“箏箏日上”優秀青年古箏教師專場音樂會,與袁莎同臺演出。
2009年8月,獲CCTV民族器樂電視大賽非傳統組合銀獎,獲獎作品《龍行天下》。
2010年10月,參加中央電視臺主辦國際媒體峰會演出;
2013年至20015年期間,黑天使組合以代表作《龍行天下》《畫心》《倩女幽魂》《小河淌水》《菊花臺》等新民樂作品參加中央電視臺風華國樂欄目的錄制,并跟隨中央電視臺赴全國各地巡演。
2015年10月在深圳大劇院成功舉辦《漁舟唱晚》個人獨奏音樂會。
2016年7月在深圳大劇院舉辦《梅花三弄》個人獨奏音樂會。
2016年10月受邀與美國丹佛交響樂團合作,參演大型舞臺音樂劇《五行頌》。
2016年10月在廈門宏泰藝術中心、莆仙大劇院先后成功舉辦《明月幾時有》音樂會。
2017年10月在銀川大劇院成功舉辦個人獨奏音樂會《云水禪心》。
2017年12月發行專輯《劉卉的古箏》。
2018年10月,作為制片人策劃執行《回天有我》快閃活動。
2018年12月,在深圳大劇院舉行《思鄉曲》個人專場音樂會,并同步推出個人原創作品。
2019年1月,擔任《2019昌平區青少年春晚》制片人。
2019年3月,參與策劃執行由華誼兄弟創星和中央新影集團主辦的《青少年燃夢計劃》。
2019年5月,參與執行2022冬奧組委會倒計時千天快閃活動。
2019年10月,參與執行2022冬奧組委會國慶獻禮短片。
2020年1月,《青少年燃夢計劃--花開新時代》春晚總導演。
古箏演奏家劉卉,憑借著藝術天賦,通曉東方藝術其精髓,用現代文化的視角,以國際化的方式再讀東方藝術,成為一位走在時代前沿的跨界型藝術家。古箏藝術只是她造夢的筆,每一筆下去都是她對中國、對東方藝術的新的思考。
當年,僅僅學習兩年古箏的劉卉,決定報考入中國音樂學院附中。1999年,在擁有13億人口的中國,中國音樂學院附中民樂表演系所有民樂專業共招生28人,當時報考古箏專業人數達到了數千人,經過三輪嚴格的考試,全國只招生6名。面對如此激烈的競爭,劉卉進入了“瘋狂”模式。父親陪她在北京租房,每天在家練琴長達16個小時。長時間的練琴,手每天都是腫脹的,除了吃飯睡覺不離開古箏半步。經過三個月的快速蛻變,得到了中國音樂學院古箏教授王中山老師的肯定:她進步神速,是可塑之才。
1999年,劉卉挑戰了人生中的第一次考驗,順利地考入了中國音樂學院附中。
民族藝術的傳與承
如果說傳統是劉卉藝術創作扎根的土壤,那么每一片枝葉都寫著現代和當下。劉卉深厚的傳統音樂功底離不開在中國音樂學院附中期間老師的教誨和自我積累。
劉卉在王中山老師的教育下演奏水平日益提升,在日復一日的學習中打下了堅實的基本功基礎,“快速指序”方法的學習應用對她個人藝術的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附中階段的劉卉被選入學校少年彈撥樂團,接觸了樂團與合作藝術訓練,為她的藝術又打開了另一扇窗。她曾經跟著樂團出訪,并有幸與殿堂級音樂大師劉德海、彭修文、彭家鵬等同臺演出。與音樂大師的同臺,不僅收獲了一份特殊經歷,也讓她對自己的未來有了更高的期許。
附中畢業后,劉卉以專業第一成績考入了中央音樂學院,跟隨著名古箏教學李萌老師學習。在中央音樂學院,開放的教學思維和人才濟濟的學術環境,為劉卉展開了一副新的音樂畫卷。
她說道:“特別感謝李萌老師在藝術上給了我很大發揮的空間。有一段時間,我極其癡迷于為大家熟知的曲目進行改編。在創新的過程中,我也收獲了很多知識,也逐漸培養了我在藝術創作上的思維和方式,養成了我的工作方法。”
參加樂團排練以及后來加入“黑天使”音樂組合,都給劉卉創造了藝術實踐的機會。時任民樂系主任田再勵教授在得知劉卉等學生組建了“黑天使”音樂組合時稱贊道:“在傳統音樂的理解基礎上,對音樂進行二度創作,更多注重音樂的織體和聲改編,使民樂的聲音色彩更加飽滿立體,形成自己獨有的藝術風格,這是‘黑天使’組合成功之處。”
用現代審美表達陽春白雪
2009年,劉卉和她的“黑天使”音樂組合,在第二屆CCTV全國器樂電視大賽中脫穎而出,在強手如林的競爭中,以新作品《龍行天下》一舉摘下非傳統組合的銀獎。
CCTV全國器樂電視大賽是中國藝術賽事的頂級賽事之一。在考驗選手真實藝術水平的“音配畫”即興演奏環節中更是精彩絕倫。全球音樂教育聯盟主席、中國音樂學院院長王黎光稱贊道:“年輕演奏家們看到畫面有極為貼合的配樂表現,讓我感到特別驚奇。幾位演奏家配合得特別完美,音色的使用,整體合奏感很強。”
一賽成名的劉卉,并沒有停下腳步。隨著CCTV的舞臺,她奔赴全國各地乃至國際舞臺,傳播中國音樂文化。
她說道:“好的音樂,必定會成為經典,永遠流傳。說起經典,每個人心里都有,只是沒有被表現出來。我希望自己能把這份經典表現出來,并流傳下去。”
劉卉對當代的古箏藝術始終站在創新的角度。這些年她錄制了專輯《劉卉的古箏》,這張專輯中融入了劉卉對古箏藝術當下的新詮釋,對中外經典進行了二次改編,如《二泉映月》《思鄉曲》《阿蘭胡埃斯》等,專輯一經推出收到了業內外的大力推崇,獲得好評如潮。在樂迷的期待中,2021年繼續推出她的新專輯。
國內著名古典音樂制作公司——天利時代國際看準了劉卉的帶動效應,向她投來了橄欖枝,成為國內第一位與其合作的國樂演奏家。在4年的深度合作中,劉卉的音樂足跡遍及全國,在深圳、廈門、福州等地舉辦音樂會。所到之處,受到大家歡迎,出現了一票難求的盛況。
劉卉對于古箏的熱愛,也體現在了她樂于傳道的工作中。“我自己還錄制了一些古箏音頻發布在網上,供網友免費收聽,目的是幫助他們提高學習質量。目前這些音頻資料已經有50多萬的播放量。”
站在東方往睦向遠方
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在劉卉的經歷中,每次當幸運來敲門時候,她總是通過努力,抓住機遇。2016年,受到著名華人、現代中國文化推動者羅啟仁先生的邀請,赴美國丹佛參加當地宣傳中國傳統文化的舞臺劇演出,獲得了與國際藝術家合作的機會。
新型交響樂《五行頌》(ODE To NATURE)世界首演在美國丹佛Newman Center(紐曼劇院)成功落下帷幕,獲得良好社會反響和媒體好評。美國當地媒體對這場演出給予了很高的評價。劉卉在這部劇中,古箏與豎琴屬《水》的演出中給制作方和觀眾帶來了深刻的印象。
2018年劉卉再度受邀赴美,參加了首屆丹佛國際電子音樂節,在美國科羅拉多州首府丹佛舉辦。此次演出的主題為“戰爭與和平”。中國藝術家擔綱主角,劉卉在劇中肩負7個場景的演出,可謂是劇中的靈魂主角。
中國駐芝加哥副總領事余鵬一行觀看了演出。余鵬在致辭中稱贊這些節目“把東方與西方、傳統與現代的藝術元素融合在一起,產生了令人驚艷的效果”。他稱,今日世界既富于多樣性,又面臨巨大挑戰;對抗和沖突不是出路,合作才是唯一正確的選擇。
這場樂會由美國Sight Sound &Action公司發起,音樂會的全部票房將會募捐給慈善機構。音樂會現場DVD也在全球發行。
從演奏到制片
只為心中的那個夢
出于對藝術文化的執著追求,劉卉大膽向另外一個藝術領域——國際化文化項目制作人發展。“第一場實踐性的作品是一場藝術盛典,雖然第一次接觸這個行當,我手忙腳亂,但是看著一個個節目經過排練整合,最終呈現出了完整的內容。我特別享受從無到有的快樂。”
隨著劉卉的步步推進,由她搭建平臺的文化項目紛至沓來。由她創立的文化公司與國內知名的中央新影集團、華誼兄弟創星等多平臺聯合,為國內的青少年搭建藝術人才的創新和挖掘平臺,希望在她的推動下有更多優秀的青少年贏得未來。
劉卉,學習傳統,卻不拘泥于傳統,大膽地發揮著創想能力,依托著專業音樂教育背景,將一個個夢用藝術的方式,從無到有地展現給世人。從東方到西方,從音樂到藝術,從藝術到事業,她的成長過程是一段自我能力的探索,也是一個人藝術潛力不斷蝶變的發現自我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