鞏麗
摘 要:市場經濟不斷發展,企業競爭越加激烈,特別是2020年以來受疫情影響,大多數行業領域由于市場需求和生產能力下降,已不同程度出現延期開工、營業額下降、現金流緊張等情況,因此在現代化企業的發展與建設過程中,成本管理的重要性凸顯。同時人工成本是企業中主要的變動成本,占有極大的比重,因此人力成本管理就成為了當前企業管理的重要內容。特別是目前集團性國有企業眾多,如何更為高效地進行集團性的管理也是一個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文章從人工成本目前管理現狀入手,對存在的各種問題進行了分析,探討建立人工成本管理原則,并針對性地提出相應具體措施,以實現人工成本管控的目標。
關鍵詞:人工成本管理 原則 措施
中圖分類號:F24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21)04-089-02
人工成本是指一定時期內企業在生產經營和提供勞務活動中使用勞動力而發生的各項直接和間接的費用總和。包括工資總額、保險費用,住房公積金、職工福利費、工會經費及職工教育經費、勞動保護費、企業支付離退休人員費用、勞務派遣類費用和其他人工成本費用等。
一、目前人工成本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是人工成本管控意識淡薄。由于國有企業人際關系盤根錯節、錯綜復雜,實施人工成本管控的阻力較大,管控精力的投入與效果的產出很難配比,因此大多數國企領導者將更多精力放在開拓市場方面,存在忽視人工成本管理的情況。
二是人工成本管控體制還未建立。雖然多數國有企業建立了人工成本預算機制,但在實操過程中,人工成本的概念構成存在模糊,同時也缺乏對人工成本的分析和統計比對,沒有建立一套完整的管控機制。
三是員工薪酬分配制度不夠完善。國有企業一般規模較大,員工眾多,員工多以崗位、職級等因素決定工資,工資水平對員工能力和對企業貢獻的敏感度不高,企業內混日子混資歷、慵懶吃大鍋飯、工作效率低下的情況時有發生。一些關鍵崗位、科研骨干或高級技能人才崗位人員薪酬水平較低,存在人才流失風險;而有些創造價值低的崗位,薪酬待遇卻遠高于市場水平,種種因素增加了國有企業人工成本負擔。
基于國有企業目前人工成本管理的情況及人工成本管理對企業效益和效率的極端重要性,采取具體可行的措施對人工成本加以管理是十分必要的,當然企業要降低人工成本,最簡便的方法就是減少人員,但是大量減員并不適合國有企業。因此,國有企業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不斷加強人力資源優化配置,優化生產組織形式,提高勞動生產率,做好國有企業的人工成本管控工作。
二、強化人工成本管理遵循的原則
一是堅持效益導向原則。人工成本增長必須與企業經濟效益增長相適應,人工成本投入必須以產出效益為基礎,人工成本投入增長原則上低于產出經濟效益增長。
二是堅持問題導向原則。實時監測人工成本管理情況,根據人工成本質量指標的歷史同比及行業對標情況,通過人工成本管理動態調整,確保投入產出效率不斷提高,職工引得來、留得住、用得好。
三是堅持實事求是原則。人工成本數據均為實際發生的全部數額,計算人工成本總額時做到數據準確、全面、據實列支,各項數據不能重復。
三、確立人工成本決定機制
一是企業要切實將人工成本增減與效益升降同向聯動,與勞動效率水平緊密掛鉤,綜合考慮勞動生產率及人工成本投入產出率、人工成本市場對標等情況,合理確定年度人工成本。
二是合理設置效益指標。人工成本效益聯動指標,其中包含至少1個經營業績考核的經濟效益指標,主要考慮利潤總額、收入總額、任務完成率等指標。
三是合理設置人工成本效率指標。企業人工成本在按照經濟效益決定的基礎上,還應當根據勞動生產率、人工成本投入產出率對標情況合理調整。勞動生產率指標主要選取人均利潤、人均收入等指標;人工成本投入產出率指標主要選取人工成本利潤率、人事費用率等指標。
四是統籌考慮各種因素。企業應根據經營實際,按照“效益增人工成本增、效益降人工成本降”的同向聯動原則,綜合考慮勞動生產率提高和人工成本投入產出率、職工人工成本水平市場對標等情況,建立人工成本與經營業績考核指標聯動機制。只有實現企業經濟效益增長和勞動生產率同時提高的前提下,人工成本才能得到最高限度的提高。
四、加強人工成本預算管理
一是要做好人工成本預算編制工作。人工成本預算費用應結合企業上年實際情況、當年生產經營計劃和其他人工成本構成項目的增減因素編制。同時,根據年度政府發布的市場工資價位、分行業企業人工成本水平及工資增長指導線等對標情況,對預算中項目構成、用工計劃等進行適當調整。
二是將人工成本預算(含工資總額子預算)納入財務全面預算管理。各權屬企業有關部門按照人工成本預算編制原則和要求,形成人工成本預算編制方案。其中,方案主要分年度預算執行情況、下年度預算說明兩部分,并提交初稿至集團組織人事部門匯總、預審后,上報終稿隨財務全面預算報集團公司審議。
三是落實預算執行與調整。預算報告批準后須嚴格執行,原則上不得調整。當遇到重大政策調整或不可抗力因素影響,以及市場環境、企業經營條件等發生重大變化,致使預算實際執行已經或即將出現重大偏差時,履行一定程序后,可進行必要調整。
四是預算分析與評估。建立人工成本預算季度分析與動態調整機制,發揮預算指導、約束作用,相關部門根據預算開展人工成本管理活動。對超過目標計劃或偏離行業企業平均水平較大的權屬企業進行預警通知,提出改進措施和建議,確保預算目標實現。
五、建立人工成本考核與監督機制
人工成本年度完成結果納入企業年度工作業績考核參考依據。其中:組織人事部門負責集團公司年度人工成本預算的清算與考核,以及工資總額專項審計工作。財務管理部門負責人工成本會計核算,并提供企業人工成本類指標中涉及的相關經濟指標完成值。審計部門負責人工成本考核的審計監察、效能監察,對人工成本支出、報表真實性、合法性、合理性進行審計,對發現的問題督促及時整改。
當然,人工成本的管控離不開領導層面的高度重視,優化人力資源配置的相關措施,如精簡組織機構、壓縮管理人員人數、人員內部調劑、開展崗位定崗定編、低端輔助性崗位外包等措施肯定阻力重重,但是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深入發展,企業間競爭愈加激烈,國有企業必須抓住當前大改革、大調整、大發展的契機,順應新時代,才能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林娟.淺析國有企業人工成本管控[J].才智,2018(19)
[2] 嚴蘇寧.試論人工成本管控是提高企業競爭力的有效途徑[J].中國井礦鹽,2016,47(6)
[3] 韋娜.企業人工成本管控方法及策略[J].經貿實踐,2017(19)
[4] 丁艷艷.淺談國有企業的人工成本管控[J].財經界(學術版),2019(07)
[5] 黃瑞娜.如何做好工資總額預算管理[J].今日財富,2019(12)
[6] 大連市人民政府關于改革國有企業工資決定機制的實施意見.大連市人民政府公報,2019.03.15.
(作者單位:山東省財金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山東濟南 250000)
(責編:若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