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鐸健 桑田
摘要:隨著改革開放的推進,資產評估行業在我國得到了較快發展,為促進國有企業改制,證券市場化建設,資本市場發展等領域做出了重要貢獻。但是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轉型的不斷深入,評估執業的范圍越來越廣,評估的業務越來越新,評估的準確性和質量要求越來越高,資產評估行業的發展也因此面臨著越來越多的挑戰和風險。近年來,一些關于評估失敗的法律訴訟案件不斷出現,嚴重影響了行業的信譽,阻礙了資產評估行業的長久健康發展。本文主要對如何防范資產評估風險進行了研究,以期為資產評估機構控制風險、降低風險成本提供可靠指導。
關鍵詞:資產評估;風險防范;研究
一、相關介紹
資產評估在世界上有著悠久的歷史。它是商品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隨著工業革命、市場經濟和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資產評估作為一種高端中介服務行業,為世界經濟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我國資產評估行業真正起步是在20世紀80年代末。為適應改革開放和國有資產處置的需要,資產評估業務逐步發展起來。經過三十多年的市場經濟發展,它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到2020年,我國資產評估機構近5000家,注冊資產評估師35萬余人,從業人員10萬余人。它在規范資本運作、維護經濟秩序、促進經濟發展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已成為我國市場經濟的組成部分。然而,隨著全球化和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許多資產評估機構仍然沿用陳舊的經營理念,盲目追求經濟效益,忽視對評估風險的控制,缺乏評估風險防范評估體系。最后,許多評估機構被告上庭承擔資產評估風險帶來的經濟責任、民事責任甚至刑事責任,如紅光案、麥科特案等,使評估機構遭受巨大的經濟損失和聲譽損失。因此,為了進一步規范資產評估行業行為,防范評估風險,促進資產評估行業健康發展,必須對資產評估風險防范進行理論研究,并建立更加有效完善的資產評估風險防范體系,為我國資產評估行業的長期健康發展提供必要的借鑒。
二、我國資產評估風險防范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評估風險防范意識欠缺
1.評估行業風險防范意識不高
資產評估作為一門中介服務業,應當公平公正獨立地進行執業,盡可能的防范評估風險,但是在我國資產評估的發展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致使行業的風險防范意識短缺,主要有政府的不合理干預,政府監督管理不到位,職能定位不清晰,法律法規不完善等。
2.資產評估機構忽略評估風險防范
一方面隨著評估機構數量的增多,不同機構之間的競爭越來越激烈,為了爭奪評估業務,降低評估收費和執業,質量,忽視評估風險的防范;另一方面評估機構對風險防范的能動性不強,許多機構從經濟的角度考慮,抱有僥幸心理,不愿采取有效風險防范措施控制評估風險。
3.評估人員風險防范意識欠缺
伴隨評估人員數量的增多,其來源也變得魚龍混雜,各行各業的人員大量涌入,導致評估的職業水準和風險防范意識低下。同時許多評估機構僅僅以評估收入對評估人員進行績效考核,而不是以風險防范為基礎綜合目標考核,導致許多評估人員只追求評估收入的最大化,忽視評估風險的防范。
(二)缺少科學合理的評估風險評價體系
1.無法準確識別評估風險
風險識別是我們認識分析的前提,必須采取科學可行的技術方法,充分對評估機構存在的風險進行完全識別。
2.風險成因分析不完善
當我們針對某一風險建立風險防范措施時,必須找到風險存在的緣由,風險因什么而產生,產生的危害是什么,只有針對風險的成因,才會提出科學合理的風險防范措施。
3.風險預警體系欠缺
建立風險預警體系,有利于我們提早識別風險,認識風險,提前采取風險預警措施,使評估風險降低到最低程度。
(三)評估風險防范的監督管理不到位
1.部門分割,多頭管理
隨著資產評估行業的發展,評估風險的防范管理也在不斷地加強,但是整個行業對評估風險防范的管理還是存在部門分割,多頭管理等許多不規范的現象。為有效對資產評估風險進行監督管理,需建立完善統一的評估風險管理機構,采取“統一領導,逐級監督”的方針有效管理評估風險的發生,防止多部門管理,管理責任不明確等情況發生。加強評估風險防范的監督管理應在評估機構和評估師兩方面加強,評估機構準入資格,等級評定,年檢審批等都要與風險防范相掛鉤;評估師應在執業資質,執業范圍,教育培訓等方面加強管理以防范評估風險。
2.行業自律管理有待加強
我國資產評估行業的發展是在政府的推動下產生的,政府對資產評估的監督管理地位非常突出,導致評估機構和人員在執業過程中,受到政府的諸多干涉和阻擾,不能公正獨立的進行執業。資產評估行業的監督管理應削弱政府的地位,加強資產評估師協會對整個行業監督管理的力度,建立一套“法律約束、政府監管、行業自律”的監督管理模式。通過加強評估行業的自律管理,發揮各級資產評估師協會的作用,不但有助于降低管理成本,促進行業管理的規范化。而且有助于管理防范評估風險。
三、對策建議
(一)建立健全資產評估風險管理機制
加強風險識別、風險分析和風險評估體系的實踐指導。資產評估的風險管理機制一般包括風險識別、風險分析和風險評估三個階段。在完善資產評估風險管理機制時,要加強對評估機構的實際指導,使評估機構在制定評估項目實施方案時,通過增加風險識別的內容,制定科學完善的內部風險控制方案和實施流程,分析論證評估項目的可行性,強化從業人員的風險意識,建立風險監管獎懲制度,風險責任制和評估報告三級審核制度。及時發現、反饋和規避風險,識別可能的風險因素,制定有針對性的風險規避措施,使風險評估最小化。
(二)完善資產評估準則體系
我國的資產評估準則體系包括職業道德準則和業務準則兩部分,職業道德準則分為基本準則和具體準則兩個層次,業務準則分為基本準則、具體準則、評估指南、指導意見四個層次。經過長久的發展,我國資產評估準則體系已比較完整,現有2項基本準則,9項具體準則,4項指南,8項指導意見。但是資產評估準則體系的不完善是非常突出的。一是準則制定缺乏規范化、科學化。我國資產評估準則的制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西方評估準則制度的影響,同時準則制定人員的執業實踐經驗并不是十分豐富,準則制定脫離實際,缺乏實踐性。二是準則體系不完善。資產評估指南和資產評估指導意見并不完善,很多指南和指導意見還處于規劃中。三是職業道德準則尤其欠缺。到目前為止,我國只有一項資產評估職業道德基本準則,相關的具體準則一直沒出臺。上述相關問題,對資產評估執業帶來了重大的資產評估風險,完善資產評估準則體系對防范資產評估風險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完善資產評估行業的管理、監控體制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體制改革,資產評估行業實現了政府管理與行業自律相結合的改革,行業監管進一步加強。但是,我國評估業的興起并不是市場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自然產物,主要是在政府的推動下確定其市場地位,導致市場配套設施不完善,行業監管不到位,評估市場分割,多元管理的矛盾突出,評價的風險監控體系不完善,評價的質量管理不到位。因此,構建一套適合我國資產評估行業的管理與監控體系,防范風險的發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借鑒國外資產評估行業發展的先進經驗,結合我國資產評估行業發展的實際,建立了一套“法律約束、政府監管、行業自律”的監管模式。完善資產評估行業的管理和監督體系,需要注意以下問題:
全國資產評估師協會是我國資產評估行業最高的統一監督和自律組織,省級資產評估師協會應當服從其監督。同時,資產評估師協會既要重視監督職能,又要發揮好服務職能
建立職業資格等級制度。專業等級制度應包括兩個方面:一是評估機構應建立等級實習制度;二是建立相應的等級制度;三是加強鑒定報告的質量監督。通過建立評估報告質量監控體系和質量控制機制,提高評估報告質量,提高評估行業聲譽,對評估行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朱小云.試論資產評估執業風險及相關規避辦法[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3年2月,第16卷第4期.
[2]汪芹.試論資產評估風險及其規避措施[J].企業導報,2013年第20期.
[3]胡克建.資產評估風險防范問題研究[D].河北經貿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