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保榮
摘要:新媒體時代背景下,人們的生活空間、思維習慣都在新媒體的意識形態中成長變化。因此,漢語言文學的發展也必須推動漢語言文學與新媒體的融合。糾正新媒體環境下造成的對漢語言文學的阻礙與不良影響。有效地改變漢語言文學的傳播方式與形式,融合新媒體因素,讓漢語言文學的發展在新媒體環境下改變新形態,讓新媒體更好地服務于漢語言文學的發展。
關鍵詞:新媒體;漢語言文學;發展;困境;探究
新時期漢語言文學的發展受到了網絡新媒體流行語的沖擊,阻礙了漢語言文學的快速發展,現階段必須大力發展漢語言文學在新媒體環境下的形式轉變。利用新媒體豐富的資源,快捷的傳播方式,優化漢語言文學在新媒體環境下的發展,為漢語言文學創建多元性,多樣化的教育模式與傳播方式。滿足新媒體時期學生個性化發展的需求,為語言文學的穩健發展奠定基礎,創建良好新媒體背景下的漢語言文學學習環境。
一、新媒體背景下漢語言文學的阻礙
1、新時期漢語言文學面臨的全新的挑戰就是網絡流行語的影響。在新媒體時代,漢語言文學遇到網絡流行語的影響是必然的,作為網絡流行語是被人們接受和喜歡的,是符合人們內心情感需求的。網絡流行語容易被人們所關注,能夠激發人們內心興趣的語言,很容易被人們應用和傳播,占據時代的空間。對于傳統的漢語言文學就會被忽視,影響人們對漢語言文學的關注,也就限制了漢語言文學的發展。
2、由于網絡流行語內容具有豐富性和多樣性,很多網絡流行語形態并不規范,形態和語言表達的習慣與傳統的漢語言文學互相違背,可以說部分流行語顛倒了漢語言文學的道德觀,不能尊重歷史文化知識。網絡流行語給人們帶去刺激與歡樂,不經意地改變了人們對正確的漢語言文學的認識,破壞了漢語言文學的正確形態與正常發展,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社會的意識形態,網絡流行語的觀點,一部分是錯誤的語言習慣,破壞了人們正確的道德觀與人生觀,因此,必須通過漢語言文學正確的傳播,讓人們具有辨別錯誤流行語的能力。
3、網絡流行語與傳統的漢語言文學的內容具有一定的差異性。網絡流行語更具異樣化,在這個發展的時代,把與眾不同和異樣作為一種另類,更多的另類被人們當作一種與眾不同,因此錯誤的網絡流行語被人接受,并作為異樣美進行快速傳播,不正確的、錯誤的異樣化,是顛倒黑白的,顛覆漢語言文學的傳播與發展的。正確的漢語言文學知識內容不被人們喜歡和應用,阻礙了漢語言文學的發展。
4、網絡的傳播形式比傳統的紙質傳播更具獨特性,便于人們多角度,多形式閱讀和學習,人們沉浸在更多碎片化的閱讀中,慢慢地淡化了紙質的媒介,碎片化的閱讀改變了人們的思維方式,年輕人一直生活在碎片化之中,便沒有更深層次的邏輯思維能力,沒有全面深度地看待問題的能力。網絡多媒體使得年輕人不再喜歡紙質媒介,不喜歡書寫與文字,提筆忘字或是大白字出現得較多,不能夠深刻體會中國漢字的魅力,阻礙了中國漢字文化的發展,同時更阻礙了漢語言文學的發展。
二、漢語言文學在新媒體背景中的特征
1、多樣化。新媒體的形式是千變萬化的,在多媒體背景下,人們的表達空間是無邊界的,更喜歡這種超時空的自由表達。人們把朋友問候事情咨詢,從寫信到打電話到微信回復,減少了很多時間沖突,也簡約了很多寒暄話語,更加簡潔方便。微信微博,網絡郵件等不同的新媒體形式,被喜歡,被使用。因此,漢語言文學必須在新媒體形勢下快速發展,具備新媒體的多樣化。
2、快捷化。網絡平臺傳遞角色發生改變,漢語言文學的傳播與發展的角度也要有所改變,必須接受大眾傳媒。漢語言文學作為一種信息,在新媒體中快速傳遞、傳播。漢語言文學在新媒體中作為傳媒主體,在網絡平臺平等交流。漢語言文學教師要加強網絡新媒體的利用與網絡平臺的交流。同時漢語言文學教師要建立大量的漢語言文學資源庫,漢語言文學知識在網絡中隨時可查,處處可見,達到快速傳播漢語言文學的目的。
3、互動化。漢語言文學是為人們更好的生活服務的,必須是在生活中的思考,漢語言文學中的作品來源于生活,能夠深深打動人們的內心,使人們更好地去生活。新媒體背景下漢語言文學的感知方式需要生活化。新媒體背景下,漢語言文學的創作也具有可塑性,學生可以借助網絡資源構架知識結構信息,再進行深入創作和學習。漢語言文學滲透于生活中,新媒體是新時期生活中的主要載體,因此漢語言文學必須在新媒體背景下快速發展。
三、新媒體背景下漢語言文學的發展
1、漢語言文學可以依靠網絡教學,通過互聯網形成資源共享,漢語言文學教育者要有效整理構建漢語言文學知識體系與新媒體網絡中,便于學習、交流、創作。漢語言文學體系與新媒體相融合。在新媒體背景下,漢語言文學也需要轉換角度進行中華傳統文化的思考與學習。
2、新媒體背景下,人們的交往方式有所改變,人際關系也發生微妙變化,對漢語言文學產生時代的影響。新媒體背景需要正確面對網絡流行語的沖擊,主動修正和規范網絡語言,使得網絡流行語對漢語言文學產生新的意義和作用。網絡流行語也能對漢語言文學產生一系列新用法,創造新形式,延伸出新的語義,擴充漢語言文學的內涵。控制不規范網絡語言的吸收,主動讓網絡語言符合漢語言文學的規范要求,促進漢語言文學地在新媒體背景下的發展。
總之,分析新媒體背景下,漢語言文學存在的問題,找到有效地解決策略,建立新媒體背景下漢語言文學的新的教育體系,有效利用新媒體,提升人們漢語言文學的素養。漢言文學在新媒體背景下成為一種被關注的潮流,糾正流行語中錯誤的內容,讓更多正確的道德觀念,歷史文化在網絡中傳播與弘揚。發掘學生漢語言文學的學習潛力,激發漢語言文學的學習主觀能動性。推動漢語言文學的發展,利用新媒體與網絡傳播的優勢,為漢語言文學創造新媒體背景下的新形態、新發展、新道路。
參考文獻:
[1]薛雅莉.探究新媒體環境下漢語言文學發展困境[J].中華辭賦,2018(12).
[2]金雨婕.新媒體環境下漢語言文學發展困境的研究[J].東西南北,2019(10)
[3]劉亦欣.新媒體環境下漢語言文學發展困境探討[J].大眾文藝,2019,(05):239.
[4]木尼拉·馬汗.淺析新媒體環境下漢語言文學發展困境[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旬刊,2018(08):179-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