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輝強
摘? 要:愛國主義教育是學校德育活動的重點教學內容之一。在學校通過開展德育活動對學生的思想進行熏陶,在實踐中培養他們的愛國主義思想,引導他們將自己的命運與祖國的命運聯系在一起,讓這些青少年成為合格的祖國發展接班人。本文主要探討在學校德育活動的開展過程中,貫徹落實愛國主義教育的策略,以期為今后青少年的愛國主義教育提供部分參考。
關鍵詞:愛國主義;德育活動;實踐策略
學校作為教育機構,所具備的職能不只是通過教學活動提升學生的知識技能水平,更要定期對學生的思想進行教育和引導,幫助他們形成健康的認知觀念,為其今后的學習和生活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礎。開展愛國主義德育活動,在活動中增強他們的愛國主義意識,讓教書育人的思想理念透過具體活動傳遞出來,實現二者的統一。
一、定期開展班會活動,營造愛國主義氛圍
在愛國主義德育活動開展的過程中,可以通過定期開展主題班會的方式,幫助學生了解到愛國與責任之間的相互關系,讓他們明白愛國并不是一句口號,而是每一個中國人必須要承擔的責任和義務,即便只是影響微小的行動,也是有力的支持。
在班會活動中,教師注意設計各個活動步驟,通過豐富多樣的班會活動形式讓愛國主義思想精神逐漸沁入每一個學生的心靈當中,幫助他們逐漸從思想上開始蛻變。首先是開場環節,教師在班級中選擇主持人進行班會主持,活動開始設置朗誦環節,朗誦內容可以挑選古代的飽含愛國情懷的詩詞,也可以選擇近現代的散文詩歌,情感基調應是昂揚向上,鼓舞精神為主,例如岳飛的《滿江紅》。之后由主持人簡要介紹中國發展歷程,細數其中的磨難與不易,讓學生感受到我們今天的安穩生活是多么可貴。然后進行提問,讓學生回答在日常生活中應該通過什么方式體現出自己的愛國意識,在回答之后對問題進行解答:熱愛祖國,努力用自己的雙手去保護它、去建設它,將愛國從精神轉化為具體的行動,深化他們對愛國主義精神的認識。在班會的最后,教師帶領大家一起歌唱國歌《義勇軍進行曲》,對班會活動進行評價和總結,最后由主持人宣布活動結束,整個德育主題班會圓滿落下帷幕。通過主題班會,在班級中營造愛國主義氛圍,讓他們真切體會到作為一名中華兒女所應盡的義務,激發他們報效祖國的熱情,在今后的學習活動中以更高標準要求自己。
二、立足節日開展活動,增強愛國主義意識
在愛國主義主題的德育活動開展過程中,學校可以借助慶祝中華節日的機會,將二者進行有機結合,讓愛國主義教育與節日內涵相互結合,使學生的愛國情感得到進一步深化。
在過去,許多革命先輩們為了革命勝利建設新中國,拋頭顱灑熱血,倒在了通往勝利的道路上。因此在清明節這一天,學校可以組織學生進行清明節掃墓活動,帶領學生參觀烈士陵園,在掃墓獻花的過程中,由教師講述烈士們的英雄事跡,讓學生們了解到烈士們一往無前、英勇無畏的精神,激發他們對各位英雄烈士的崇敬之情。
在五四青年節,建黨節等節日中,學校可以根據時間安排在各個班級組織觀影活動,運用多媒體軟件播放一些戰爭紀錄片和滲透愛國主義精神的優秀影片,如《建黨大業》、《建國大業》等,讓學生在觀影中感受當時的歷史情境,了解歷史背景的同時為革命前輩們的赤誠之心所感動,讓愛國主義精神滲透到學生的心中。
三、教學結合愛國思想,完成愛國思想滲透
德育活動的開展既可以通過主題活動的形式來進行展現,也可以運用學科知識當中的德育資源,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完成對學生的德育教育。讓教育活動滲透愛國主義思想內涵,需要教師在備課活動中不斷對教學內容進行深入思考,挖掘不同學科中可以合理將知識與愛國觀念結合在一起的知識內容,實現二者的有機結合,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得到思想的提升[3]。
例如,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教材中原有的一些表達作者愛國情懷的詩詞與散文,引導學生進行深入理解,讓他們在不斷對文章內容品讀的過程中學習其中的優秀思想,感受文章作者擁有的對祖國熾烈而又真誠的情感,激發學生的共情能力,幫助他們體會其中的思想內涵。
四、結合傳統文化理念,激發愛國主義情感
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發展歷史,其中涌現出了許許多多的優秀傳統文化思想理念,這些優秀理念當中就包含了愛國主義思想情感。因此在開展主題活動的過程中,可以適當結合歷史人物與歷史故事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學。
例如,在德育活動開展過程中,教師可以結合岳飛抗金的故事,為大家講述宋朝的興衰歷史,以及岳飛在抗擊外來侵略者時不屈不撓,敢于斗爭的精神。在講述過程中,可以適當介紹其他愛國主義代表人物,如文天祥。在講解過程中,教師可以運用信息技術制作相關多媒體課件,結合學生興趣愛好,以視頻或是動畫的形式復現當時的歷史故事,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當中產生帶入感,更加深刻的體會到這些英雄人物身上的愛國熱情,豐富了德育活動內容的同時,進一步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主動以更高的標準要求自己。
結束語:綜上所述,在開展愛國主義德育活動的過程中,教師和學校應保持密切溝通,合理配置教育資源,通過主題班會、節日活動、傳統歷史故事等多種形式展開活動,讓愛國主義情感滲透到學生生活的方方面面,潛移默化的提升學生的愛國主義熱情,幫助他們成長為合格的中華民族接班人,今后為祖國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參考文獻:
[1]張寧娟,曾妮,何蕊.新時代德育發展六大熱點及實踐反思[J].教學與管理,2020(36):39-42.
[2]陳質穎,劉建良.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加強愛國主義教育的思考[J].現代交際,2020(22):134-136.
[3]魏小嵐.新時代中小學生愛國主義教育的主要內容及路徑——基于新加坡國家認同教育的借鑒分析[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20,21(11):3-6+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