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靜
摘要:目的:為了深入研究對接受早期介入溶栓治療的急性腦梗塞患者實施圍術期護理干預后,患者并發癥控制情況。方法:選取我院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期間收治的接受早期介入溶栓治療的急性腦梗塞患者共54例,將其隨機分組,給予圍術期護理干預措施組為研究組,給予常規護理干預措施組為參照組,研究組和參照組各27例患者。對比兩組患者并發癥控制情況。結果:干預期結束后,研究組接受早期介入溶栓治療的急性腦梗塞患者并發癥控制情況顯著優于參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臨床對接受早期介入溶栓治療的急性腦梗塞患者實施圍術期護理干預,可有效改善患者并發癥控制情況,故方案值得推廣。
關鍵詞:急性腦梗塞;早期介入溶栓患者;圍手術期;護理干預
急性腦梗塞屬于神經系統疾病,中醫中稱之為中風,急性腦梗塞起病復雜,常常是突然發病,且患者病發后1-2天就會演變的更加嚴重,急性腦梗塞也具有多樣化的臨床表現,比如說頭暈、耳鳴等,患者嚴重的還會出現進食困難、意識障礙、肢體障礙等,嚴重者可能昏迷不醒,急性腦梗塞是老年人最常見的嚴重疾病,由于致死幾率高,加上老年患者機體免疫力不斷下降,對于這種疾病的抵抗能力就更差,因此急性腦梗塞對于老年患者威脅較大。我院選取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入院接受治療的54例接受早期介入溶栓治療的急性腦梗塞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期間收治的接受早期介入溶栓治療的急性腦梗塞患者共54例,將其隨機分組,給予圍術期護理干預措施組為研究組,研究組27例患者年齡分布居于49-82歲之間,平均年齡為(67.59±1.25)歲;給予常規護理干預措施組為參照組,參照組27例患者年齡分布居于51-83歲之間,平均年齡為(67.81±1.36)歲;對比兩組接受早期介入溶栓治療的急性腦梗塞患者并發癥控制情況。所有患者的基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研究組 圍術期護理。(1)術前護理:由于早期介入溶栓治療一般需要在患者病發后的一周內進行,部分患者來院后已經較晚,此時護理人員要積極配合患者和醫師,幫助患者盡快接受介入治療,及時通知麻醉師和放射科工作人員,幫助患者開通靜脈通道,確保介入術可以順利進行,幫助患者盡快完成術前檢查,并了解患者病史,記錄患者手術前神經系統情況,以便與術后恢復情況對比。(2)術中護理:手術過程中為了降低患者并發癥的發生幾率,需要對患者行肝素抗凝干預,護理人員在患者股動脈穿刺成功后,就可以為患者進行抗凝干預,此外,介入治療需要接受全麻干預,因此患者手術過程中護理人員要密切監測患者生命體征。(3)術后護理:患者手術完成后,護理人員要保持患者體位平臥,將患者頭偏向一側防止嘔吐窒息,護理人員要繼續監測患者體征,由于手術過程中需要進行肝素抗凝干預,護理人員要注意患者穿刺部位是否有滲血或皮下血腫并發癥的發生,同時觀察患者是否有感染情況,叮囑患者穿刺干預的下肢要伸直,預防術后深靜脈血栓。
參照組常規護理?;颊呷朐汉笞o理人員協助患者家屬辦理入院手續,指導患者接受檢查,圍術期監測患者生命體征,遵醫囑指導患者用藥。
1.3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的并發癥控制情況。詳細記錄相關數據并比較。
1.4統計學分析
本組實驗涉及到的數據信息統一采用SPSS20.0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用t檢驗,用均值標準差表示,計數資料用X2檢驗,用%表示,組間比較,差異顯著性水平均為:P<0.05。
2結果
2.1對比兩組患者并發癥控制情況
干預完成后,研究組患者并發癥控制情況顯著優于參照組,(P<0.05)。見下表1:
3討論
局限性的腦組織出現缺血性的壞死或軟化時,患者的腦部的血液循環就會發生障礙,引發腦梗。腦梗在來臨前,身體并不是不痛不癢的,而是會有多種的異常癥狀出現[1],這些異常癥狀對日常生活的影響也是很大的。腦梗發生前,患者會有頭暈、頭痛、困倦、嗜睡、軀體感覺異常、一過性的黑蒙等異常癥狀出現。發現這些癥狀時,患者需警惕起來,及時進行超聲、CT、神經系統方面的檢查[2]。檢查清楚后,患者可通過神經保護以及改善腦循環的藥物來進行治療。腦梗的發生,一般有兩種原因,一是基礎性疾?。ㄌ悄虿?、高血壓、高血脂等等)引起的,二是不良的生活習慣導致的[3]。急診靜脈溶栓治療及動脈取栓治療是最有效的措施,但這兩種治療,首先要有時間窗,就是說這兩種治療方法是有時間限制的,靜脈溶栓時間窗一般是4.5小時內,動脈取栓一般是6小時內,現在有多模式影像學的支持下,小部分患者動脈取栓時間窗可延長到24小時內[4]。但是治療期間需要配合圍術期護理。本次研究中,研究組接受圍術期護理干預,參照組接受常規護理干預,結果顯示,對比干預后的并發癥控制情況,研究組患者并發癥控制情況顯著優于參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明圍術期護理干預效果顯著,有學者[5]選取接受早期介入溶栓治療的急性腦梗塞患者進行研究,分別實施圍術期護理干預和常規護理干預,結果可見,圍術期護理干預效果較好,與本文研究結果一致。
綜上,針對接受早期介入溶栓治療的急性腦梗塞患者采取圍術期護理干預,患者并發癥控制情況顯著改善,適于推廣與應用。
參考文獻:
[1]趙一志. 介入選擇性動脈溶栓并動脈支架血管成形術和靜脈溶栓治療超早期急性腦梗死患者的臨床價值分析[J]. 人人健康, 2020, No.521(12):105-105.
[2]張桂榮. 急性腦梗死超早期血管內介入治療與腦血管造影效果的觀察及護理體會[J].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 2019, 19(29):281+283.
[3]王建偉. 進展性腦梗死超早期介入溶栓術的觀察及護理[J]. 健康必讀, 2020, 000(007):222.
[4]焦晉燕. 急性腦梗死患者30例靜脈溶栓聯合多模式血管內治療的圍術期護理[J]. 中國藥物與臨床, 2019, 019(010):1737-1738.
[5]徐春波. 進展性腦梗死超早期介入溶栓術的療效及護理經驗總結[J]. 家庭保健, 2019, 000(013):250.
(陜西省鎮巴縣人民醫院 陜西漢中 723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