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雪芹
摘 要:從當前小學英語詞匯教學的實際情況來看,學生英語詞匯學習積極性不高,詞匯記憶機械化以及學生詞匯量不達標等基礎問題仍然得不到有效解決,而將中國文化引入其中,使學生學英語知識的同時,弘揚中華傳統文化這樣的高階目標更是難以實現。對此,本文在對教學現狀加以審視與反思的基礎之上,針對性提出小學英語中詞匯教學的幾點有效策略。
關鍵詞:小學英語 詞匯教學 中華傳統文化 引入 有效策略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1.03.021
一、小學英語詞匯教學及傳統文化的融入
詞匯是語言的基礎構成,詞匯教學是小學英語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就是說,詞匯學習是實現英語入門的一個基礎,如果將英語學習比作建造一棟高樓大廈,那么詞匯學習就是在為這座大廈的基礎而填磚塊,是構筑大廈的一個根本。
學習英語單詞的過程中,這些單詞也就如同一個個的窗口,打開了學生們接觸西方文化的通道。然而,相對應來講,英語與傳統文化的相融合卻不夠,特別是在單詞教學過程當中,既不利于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也有違我們推廣英語的初衷。
二、小學英語中詞匯教學的現狀
結合當前小學英語詞匯教學現狀來看,以下三方面問題比較突出。第一,學生學習興趣低下,有些學生并不具備靜下心來“咀嚼知識”的意識和能力,也缺乏長期堅持鍥而不舍的良好學習品質,尤其是在記憶英語單詞的過程中興趣低下,不愿意參與,也難以做到長期堅持。第二,詞匯記憶比較機械,很多學生在學習和記憶單詞過程當中,采用死記硬背的方法,耗時耗力卻難有成效,可謂事倍功半。特別是伴隨著年級的升高及所學詞匯量的增加,學生們更是疲于應付,越來越感覺力不從心。歸根結底,還有由于詞匯記憶方法不當所致。第三,脫離語境孤立記憶,學習效率低下。很多學生在學習和記憶單詞的過程中,脫離詞匯原有或應有的情景語境,只是單純地就詞匯本身讀法、拼法及釋義等進行學習和背誦。這樣一來,看似能夠準確地記憶單詞,但是并不能夠有效的輸出與運用詞匯,更難以實現活學活用。
三、小學英語中詞匯教學中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的有效策略
基于上文對小學英語中詞匯教學現狀的分析來看,學生在學習單詞過程中感覺無聊乏味,通過死記硬背方式學習,也由于缺乏語境情景而影響學習效率。對此,可以將中華傳統文化融入詞匯教學中,這樣能夠有效地提升小學英語詞匯教學的趣味性,同時提高學生們的學習效率。
具體來講,比如在教授學生水果方面的英語詞匯時,以“apple”為例,教師可以除了要帶領學生學習該單詞水果方面的含義,還可以結合中華傳統文化來進行擴展。例如漢語中有“掌上明珠”這個單詞,原比喻極鐘愛的人,后多用來專指父母特別疼愛的女兒。那么其相對應的英文翻譯則是“the apple of one’s eye”。
再比如,在教授學生顏色方面的英語詞匯時,如“yellow”“black”“white”“red”等,教師可以結合中華傳統文化視域下對這幾種顏色的主觀認知及使用范疇。例如“yellow”(黃色)在古代中國為皇家專用的顏色,是富貴與權利的代表;“black”(黑色)、“white”(白色)代表了莊嚴與肅穆,大多被應用于喪葬等場合;而“red”(紅色)則代表著熱情、喜慶,一般被應用于節慶和婚禮等。在此過程中,教師為了能夠使學生邊學習英語單詞,邊認知中華傳統文化,可以結合制作相應的多媒體課件,輔助以一些圖片的展示,使學生更能夠直觀而形象地感知和學習。
語言的基礎是詞匯,漢語與英語詞匯之不同,從某種程度上也反映出文化間的異同。通過上述的方法設計,可以讓學生們的詞匯學習變得新穎有趣特別是能夠學習英語的同時增進對中華傳統文化的認識。而這,也正是豐富學生知識,拓寬學生視野,促進學生綜合素養全面發展的一個必要的途徑和有效的方法。
參考文獻:
[1] 林麗容《談如何提高小學生的英語單詞學習效率》,《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2021年第2期。
[2] 譚惠怡《小學英語單詞識記教學存在的常見問題及完善措施》,《中外交流》2020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