裘曉娟
【摘要】本文主要以課程故事中教師專業成長力的體現為重點進行闡述,首先分析課程故事中就是專業成長力的來源,其次從內容選取具備意義,體現核心主題、圍繞核心內容,采取多樣敘述方式、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深層次反思幾個方面深入說明并探討提高課程故事中教師專業成長力的相關對策,旨意在為相關研究提供參考資料。
【關鍵詞】課程故事;幼兒教師;專業成長力
課程是幼兒做事、做滿足自身成長需求的事、做順應天性的事、做力所能及的事、做充滿生動的事。課程故事作為教師的一種生活方式和發展歷程,教師通過敘事的方法對待教學問題,實施自己對課程的理想,使得自身教學經驗,不斷積累和完善。針對課程故事中教師專業成長力的體現,也就是在課程故事實踐中,幼兒教師提高專業成長的內驅力,體現在教師教學實踐中,為此筆者進行具體分析。
一、課程故事中專業成長力的來源
(一)探索與發現。從身邊真實存在的植物、人物歷史和建筑物進行思考,師生共同感受生活中的微小生命,放低姿態深入感受,和諧的和自然溝通。生活中到處可見芭蕉、爬山虎等,經常被人們所忽視,針對幼兒來講,這些事物存在的價值是至關重要的,包含著深層奧秘。站在自然視角下探索幼兒自然課程,使得幼兒親近自然,對生命進行尊重[1],對自然進行熱愛,樹立幼兒感恩意識、共享意識和敬畏意識,使得幼兒熱愛自然的素質得以培養。
(二)觀察與感知。感知生命成為教育領域的發展最高境界,對于幼兒和自然關系的探索中,室內和室外環境空間的匱乏,以及工具理性的因素影響,導致幼兒自主探索能力的培養,沒有落實到位。基于生活中的科學觀察,比如柳樹這一個常見植物,可引導幼兒共同探索自然事物的特征和成長環境。幼兒園的每一寸土地都應該被幼兒充分觀察,作為幼兒基礎世界的關鍵點,幼兒教師善于找到幼兒發展的角落,才可以和幼兒共同探索自然的真諦。
(三)尊重與相處。幼兒園中設立的自然角,幼兒和自然相處的模式是不相同的,在平時生活中會關注植物的成長,幼兒教師安排幼兒對一瓶小植物的成長環境進行探索,尊重植物自然成長,積累更多的自然知識。種植流程中,給幼兒提供和自然材料關聯的機會,找到自然材料潛藏的特征,強調幼兒感知和感受,以分享與傳遞信息的形式樹立幼兒正確的自然觀與環境觀。
二、課程故事促進教師專業成長力提升的策略
(一)內容選取具備意義,體現核心主題。課程事件是課程故事的核心內容,包含大量的課程事件,幼兒教師針對性選取課程事件,保證主題表述的清晰性與正確性。賦予課程事件情節化,借助生動的故事以及曲折的情節吸引幼兒注意力,對于《布的奇妙世界》,幼兒教師安排幼兒進行“扯一扯”游戲活動,幼兒不斷遇到問題與思考方法,最終得到成功。與此同時,賦予課程事件啟發化,幼兒教師通過課程故事,啟迪幼兒心靈,吸引幼兒的感知,帶給幼兒精神層面的震撼[2]。除此之外,課程故事的主題要盡可能地貼合實際生活,彰顯課程事件的內在意義,傳遞正確的思想觀念。立足于怎樣增強師有互動的效率、如何帶領幼兒深度學習,教師對課程的原始故事加以取舍和優化,深刻的傳遞自身教育思想。
(二)圍繞核心內容,采取多樣敘述方式。感性的語言可以增添課程故事的敘述色彩,在文字表述中傳遞就是自身的教育觀念。教師通過具備情感色彩的詞匯,包含樂滋滋、滿面春風等,或者引進修辭手法,包含對比、排比、比喻等,進行個性化的教育工作,體現核心內容的影響力和傳染力。借助順敘、插敘、倒敘和補敘等多樣的敘述手段,增強課程故事的敘述豐富性,牽動幼兒思緒和情感,提供良好的學習體驗。
(三)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深層次反思。課程故事促進教師專業化成長,要求幼兒教師對故事經驗進行反思和研究。深入的反思作為課程故事推動的內在動力,對于技術理性層面,探索課程故事講授的技巧和方法;對于情境層面,反思課程故事的假設和教學措施;對于批判性反思層面,關注幼兒道德和倫理方面的認知和情感升華[3]。課程故事的深層次反思,重點圍繞情境與批判兩個層面,在落實課程故事工作的同時,加快教師專業化成長的腳步。
結束語
綜上所述,開展課程故事中教師專業化成長的體現研究課題,是具備深遠意義和價值的,課程故事吸引著幼兒注意力和思維,激發幼兒對課程故事的探索和求知,引導幼兒探索自然事物的奧秘,把外在感知轉變為內在情感。教師通過課程故事,不斷地優化和完善體現專業化成長的過程,以幼兒為中心,充分凸顯幼兒的主體地位,調動自身專業成長內驅力,把課程故事存在的價值和效用最大程度發揮出來。
參考文獻:
[1]陳莉君.利用課程故事提升幼兒園教師的專業自覺研究[J].好家長,2019(20):63-63.
[2]曹霞,唐翠萍,盧素芳.在課程故事中促進幼兒教師專業自覺的實踐研究[J].好家長,2018(26).
[3]劉佩佩.幼兒教師觀察評價能力的提升路徑——基于新西蘭學習故事的啟示[J].現代職業教育,2019,000(028):214-215.
(蘇州科技城錦峰實驗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