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國標舞在發展中兼具藝術表演和體育競技兩種形式,其起源于拉美地區和歐洲,來源于這些地區的民間傳統舞蹈,在全世界流傳范圍極為廣泛,國標舞又名體育舞蹈,因其具有極大的觀賞性和體育性、教育性,風格隨意且嚴格,在表演時需有極高的專業水平,才能完美演繹其中的內涵。在我國,隨著經濟水平的進一步提高和社會的不斷發展,我國越來越重視精神文明建設,大力推行國標舞,并不斷加以改革和創新,以提升國標舞的藝術價值。
【關鍵詞】國標舞;藝術化;創新與發展
引言:國標舞在世界各地均有流行,并分為摩登舞、拉丁舞、華爾茲、探戈舞等多種舞蹈形式。國標舞在某種程度上來說也是體育項目的一種,具有極大的藝術價值和體育精神,同時兼具藝術性和體育性兩種屬性,是藝術和體育的完美結合,集藝術、競技、健身和娛樂為一體。此外,在國標舞的發展過程中,經歷了長時間的變化,從單一體育競技類項目轉變為極其富有內涵的藝術形式。
一、國標舞的表現形式
國標舞兼具藝術性和體育性,因此,在表現形式上,傾向也有所不同。在體育競技場上,國標舞以體育性為主,大力體現競技相關要求,國標舞的演員在體育競技中被認為是運動員之一,在舞池中,同一類型舞蹈的表演者各自起舞來爭奪冠軍,充分體現了體育競技精神。在體育場中,表演者更注重肢體動作的技巧,對音樂內涵并不重視。且體育場中的音樂通常不固定,音樂經常以隨機播放的形式出現,表演者并不了解自己所要表演用的音樂,在表演中也不以對音樂的表現形式來作為評判質量的標準,評委在評判中也以表演者的動作質量,服飾特點、表演者形象以及表演者的氣質和氣場為主,對于表演者對于音樂的表現力并不加以重視,也無法專注欣賞某個表演者完整表演[1]。
但在體現國標舞的藝術性時,表演者被稱為演員或舞者,是根據特定音樂或者故事情節,借助舞臺各種音響舞美效果來表演結構相對較完整的舞蹈。從觀眾的角度來說,藝術性的國標舞在打動人心的方面更勝一籌,更容易給人留下深刻印象。在體育場上的表演者,由于過于追求舞蹈動作的質量,缺乏對其精神和文化底蘊的體現,在打動人心方面相對藝術性的國標舞較弱。并且在競技場上,經常會出現表演者互相干擾的情況,不僅影響了國標舞的觀感,破壞了國標舞應有的美感,更使得國標舞的藝術價值受到影響[2]。
二、國標舞的創新發展路徑
(一)打造專業國標舞編導和表演人員隊伍
創新可為藝術的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促進藝術的可持續發展。在國標舞的角度來說,創新可為國標舞在我國的發展提供全方位的保障,促進其在我國長遠穩定發展。隨著我國經濟的增長和社會的不斷發展,我國越來越重視精神文明建設,充實人們的精神生活,這對于國標舞來說是一次重要的機會,更是一次巨大的挑戰。這就要求相關文化部門加大重視程度,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全力打造專業水平過硬且道德素養過關的國標舞編導和表演隊伍[3]。
首先,國標舞工作人員需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藝術理念,從藝術的角度來對待國標舞,杜絕將國標舞當作謀求利益的工具,重視國標舞的重要意義,全身心的投入國標舞的編導和表演之中。針對于國標舞編導來說,需加大對國標舞的創新力度,立足于我國實際情況,在國標舞中引入中國本土元素,使其扎根于我國,并在創新的基礎上對其進行發揚光大。
其次,針對于表演者來說,表演者是國標舞的靈魂所在,好的表演者可極大的體現國標舞的藝術精神和藝術價值,提升國標舞的文化底蘊。這就要求國標舞表演者在日常訓練中,加大重視程度,提升自身專業水平和道德素養,從內心深處熱愛國標舞事業,才能更好的為國標舞的創新和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促進國標舞在我國的長遠發展。
最后,相關部門應加大重視程度,建立健全相關管理制度,大力招聘專業國標舞編導和表演人才,全力打造專業化隊伍。借鑒國內外優秀管理經驗來指導我國國標舞的發展,可舉辦一系列活動來宣傳國標舞,提升人們對國標舞的認識,鼓勵人們對國標舞的發展提供創新意見和建議,更好的促進國標舞在我國的長遠發展[4]。
(二)立足于我國實際對國標舞進行創新和發展
在對國標舞進行創新中,應立足于我國實際情況,針對于我國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相關要求,吸收并借鑒我國本土民間舞蹈的相關內容,將國標舞打造為具有中國特色的舞蹈種類,合理實現本土化,促進其牢固扎根于我國。更要與時俱進,順應時代發展潮流,立足于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洞察時事和生活見聞,關注時事政治和人們喜愛的話題,對國標舞作品展開創新,打破傳統國標舞動作的固定模式,摒棄一味模仿復制優秀國標舞作品的方式,重新整合國標舞特點,結合我國本土多元化的舞蹈文化,大力挖掘國標舞的可塑性,打破其具有體育競技特點的動作和編排方式,打破其套路化的發展方向,廣開創作思路,推進國標舞在我國的創新發展道路。
結語:國標舞因兼具藝術價值和體育價值,因此,需加大重視程度,立足于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實際情況,結合國標舞自身藝術特點,大力推行國標舞在我國的藝術化創新和發展。這就對國標舞的編導人員和表演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關人員需認清國標舞的藝術本質,樹立正確價值觀和藝術觀,在提升專業水平的同時更要提升道德素養,將國標舞當作藝術的表現形式而不是謀求利益的工具,在大力提升專業技能的同時更要了解我國歷史發展和我國文化底蘊,將其引入到國標舞的編導和表演中,大力開展國標舞的創新,促進其不斷發展,提升其藝術價值。
參考文獻:
[1]石擎.國標舞拉丁團體舞創編元素探究[J].藝術評鑒,2020(15):93-95.
[2]樊尊博,郝可然.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在國標藝術表演舞作品中的運用研究[J].明日風尚,2020(15):91-92.
[3]楊柳,高名洋.翻轉教學應用于舞蹈教育對大學生國標舞學習動機和教學滿意度影響的研究[J].冰雪體育創新研究,2020(14):56-58.
作者簡介:易偉(1982.12),男,助教,漢,本科,四川德陽人,研究方向:國際標準舞,單位:四川文化藝術學院。
(四川文化藝術學校 四川綿陽 62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