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鵬
摘要:教學要有主問題意識,主問題在語文教學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老師在實施教學中,可以從幾個不同的方面設計主問題,提升課堂教學水平,讓語文教學回歸本真。
主題詞:主問題 ?作用 ?策略
一、常規語文教學中問題設計的現狀
一般來說,在教學中,問題是課堂的主線。如果一節課的問題設計得當,教學資源肯定是信手拈來,教學效果也是顯而易見的。但在我們正常的“語文教學”中,一些老師抓不住主線。他們大概認為上課的主線就是完整的環節。其設計大體可以用以下程序進行教學:先是激趣導入,緊接著就是朗讀課文,然后依次是.整體感知、合作探究、美點賞析、拓展延伸、創新訓練。這樣固定的模式中,最容易出現虎頭、虎尾、馬蜂腰。這是為什么呢?點太多,聚焦不明顯,時間不夠用,看起來面面俱到,實際上效果不明顯。
有的老師抓不住文章的重點。一個老師講《紫藤蘿瀑布》,把大量的時間花費在悲劇上,花費在埃斯庫羅斯上,滔滔不絕,大談理論。學生既沒有讀書,也沒有語言的品析,就是靜坐聽老師談理論。這對初中學生進行純粹的悲劇理論教育,就有問題了,是教學目標嚴重偏離。有的老師突不破文章的難點。一位老師講《紀念白求恩》。導入新課之后,便拋出這樣一個問題:“這篇議論文的論證思路是什么?”,全班啞然,老師還責怪學生在公開課時候不配合老師。
還有課堂中隨意的連問、簡單的追問和習慣性的碎問,這也影響著課堂的高效。如何解決課堂中存在的這些問題呢?那就是用盡可能少的關鍵性的提問或問題,引發學生對課文內容更集中更深入的思考和討論、探究,這就是——主問題。
二、什么是“主問題”
“主問題”教學最早是特級老師余映潮提出來的,是余老師幾十年語文教學的精髓之一。余老師認為“主問題是閱讀教學中能從課文整體的角度或學生的整體參與性上引發思考、理解、品味、欣賞、探究的重要提問或問題,是能夠讓閱讀研討深深進入課文的教學問題。”在其他學科教學的問題設計研究中,這樣的問題常被稱為“關鍵問題”或“核心問題”。說到底“主問題”教學最大的意義就是用精、少、實、活的提問激活課堂、創新教學,真正讓學生成為課堂有序活動的主體。
三、“主問題”在教學中的作用
(一)有利于簡化頭緒、彰顯目標。一篇文章,少則數百字,多則成千山萬字。教學策略與方法千頭萬緒,教學前設想是簡約清楚,可是在教學中往往陷入汪洋。而主問題就可以避開這些繁瑣的頭緒,直奔教學目標而去。
比如鄒韜奮《我的母親》。根據教學目標,從全文的結構挖掘:這一課寫了回憶母親的哪幾個片段,這些片段中最令你感動的是哪個片段,從中看出母親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學生找片段,選片段,促進個性化閱讀,然后分析母親的人物形象,繼而引出中心。用一個主問題,提起一篇文章。
(二)有利于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無論是新授課還是復習課,無論是記敘文還是議論文,也無論什什么內容的文章,都有各自的教學重點和難點。如果老師在備課時多思考,把主問題和教學重點、教學難點掛鉤,教學過程中,重點就很突出,難點也很容易突破了。比如教授《老山界》,指導學生讀書的時候,就得抓住最后一段中的“難走的山”,可以借此設計主問題,翻越老山界的“難”表現在哪里?由此引發后面的連續性問題。比如紅軍戰士怎樣克服的,作者為什么這樣寫等等。
(三)有利于拓展思維,提升素養
新課程改革最明顯的一點就在于改革了教學方法,引導學生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不斷發展學生思維,進而提升綜合素養,主問題的設計也應該如此。比如教授《植樹的牧羊人》,可以設計“你覺得牧羊人是一個什么樣的人,文章中是怎樣表現的”這樣的問題發散性很強,也沒有思考的限制,可以最大限度拓寬學生的思維,聚焦牧羊人,聚焦主問題,并且在思考中形成自己的學習成果匯報材料。
四、主問題設計的策略
總的來說,語文課堂上主問題的設計應該進行多角度思考,根據不同體裁、不同內容進行合理的設計。
(一)從內容掌握的角度設計“主問題”
語文教學的出發點就是文本,對學習內容的掌握是基礎。一般來說,關于教學內容主問題的設計就是“寫的是什么”。可以概括表述,可以分層闡述。圍繞這個主問題可以幫助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快速掌握文本的內容,為后面的教學奠定基礎。比如《春》,我們可以設計“文章寫了春天的哪些景物,各有什么特點?”學生就可以在這個問題框架下對文本進行內容進行分析、概括,形成自己的閱讀感受。
(二)從語言品析的角度設計“主問題”
語文是用語言文字表述的,所以對語言的品系應該是語文教學的重點之一。語文教學必須抓住語言進行賞析,所以主問題的設計就是“怎么寫”。當然,這些必須建立在學生對語言技巧的把握基礎之上。比如表達方式、修辭手法、表現手法、描寫手段、關鍵詞語的使用等等。
(三)從主題探究的角度設計“主問題”
主題是一篇文章的靈魂,也是文本解析的重中之重。在這個問題上,巧妙設計主問題,有助于學生全面了解作者的寫作動機,準確把握作品主題,把新課程改革中的“知人論世”落到實處。在這個點上設計主問題歸根結底就是“為什么寫”。《陋室銘》主題的理解就可以這樣設計
(四)從創新發現的角度設計“主問題”
語文教學的最終落點就是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科素養和綜合素養學生通過對一篇文章的學習,達到領悟、貫通,學會處理一類的問題,這也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教一篇,會一類。主問題設計還必須考慮學生的主體作用,必須讓孩子們把自己的見解說出來。所以,在這個問題上,我們主問題的設計就是“你是怎么想的”,這樣,不限制思維,學生可以多角度地思考,從不同的方面發表見解,提升學生的思辨能力。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又落實了學科素養,應該大力推廣。可以這么說,所有的教學篇目在某個特定學習時間內都可以這么設計。
可以說,課堂教學的關鍵就是將教學的重難點轉化為教學的主問題。實踐中,主問題的設計對一線教師提出了更高的專業發展要求,這需要教師深入研讀教材、把握準教材的核心知識點和重難點,不斷地深入學習、深入探索。我希望主問題意識能成為一條主線,貫串于我們的語文課堂,或內容、或語言、或主題、或發現,讓學生思維活躍,讓語文課回歸本真。
(陜西省彬州市香廟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