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劼 徐東燕
摘要:軍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程在探索實踐教學時,應結合部隊特色合理利用整合各種資源,不斷拓展各種實踐模式,打通課內課外,線上線下,以及校內校外,依托本校資源及駐地本土文化資源等,豐富和拓展軍校思政課實踐教學形式及內容,增強思政課實踐教學的效果,走出一條有富有軍隊特色的實踐教學之路。
關鍵詞:軍校;思政課;特色實踐教學
教育部在《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意見》中明確指出: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所有課程都要加強實踐環節,要建立和完善實踐教學保障機制,探索實踐育人的長效機制。這就要求思政課教學既要進行傳統的思政課教學研究探索,更要結合本校特色,挖掘、整合和依托本土資源,突出實踐教學的比重和實效性,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從而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和目標。
一、軍校思政課實踐教學模式的概述
軍校思政課理論教學并不應該是單獨的體系,而應該與實踐教學是相輔相成的關系,思政課理論教學是理論知識的傳授,而實踐教學應該是理論教學形象、生動的理解和學習,是對理論教學的拓展和深入。加強思政課實踐教學,可以讓學員全方位主動參與理論教學全過程,通過鮮活的案例和實地考察,不僅增強了學員學習的自主性,還可以極大的增強學員參與教學的熱情,增強學員在思政課學習上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實踐教學可以幫助學員關注了解社會現狀,鼓勵他們自主思考,合作研討,提升思政課理論教學效果,也有助于提高學員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這些都有效的提升軍校思政課的實效性,切實做到理論教學入腦、入心。
軍校思政教學實踐的內容與形式應該和理論教學有著密切的聯系,而不能脫離理論教學獨立存在。同樣,日常理論教學進行的過程中也要注重通過實踐教學加強學員對思政理論知識的理解與掌握,讓學員在深刻理解理論知識的同時,提高學員的素質、修養與能力。
二、軍校思政課實踐教學模式分析
在軍校常用的實踐教學模式可以有以下這么幾種形式。一是研讀類:主要方式是教員在課堂授課時,給學員推薦一些馬克思主義、時事政策等和課堂授課內容相關的著作讀本,讓學員利用課余時間進行研讀,使學員在自主學習過程中可以對課堂講授的內容進行深入思考。二是討論類。討論類的實踐教學多種多樣,主要包括課堂討論、演講辯論、觀點分享和案例分析等。這類實踐教學則要求教員在設計討論主題時要能夠緊緊圍繞教材的重點和難點問題、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以及學員關心的熱點和焦點問題,挖掘出對學員重要和大家感興趣的話題,通過提前布置,讓學員課后進行充分的準備,確保討論的必要性和積極性,并且在討論過程中教員還要注意進行總結和引導,以免有的觀點偏頗,引起負面效果。三是競賽類:主要包括知識競賽、歌詠大賽、演講比賽等,讓學員在參與競賽中加深對課程知識的理解和理論的認同,這類實踐活動對培養學員的集體主義精神和榮譽感更是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四是觀感類:主要包括進行校內外實地參觀考察,聽取各類專題報告,撰寫觀后感、讀后感等,主要是讓學員通過真看、真聽、真感、真悟,通過交流和碰撞,情感上的認同和升華,達到理想信念的堅定和堅守。五是展演類:展演類的實踐活動包括總結匯報、成果圖片展示、文藝匯演、故事會等等,讓學員把在一定時期內思考、研讀、調研的問題轉換成成果給大家展示,或者按照實踐教學主題要求編排成節目在班級、學員隊或者學校等平臺進行匯報表演,不僅可以使學員在編創過程中深受啟發,達到情感上的共鳴,還可以通過展演的方式影響身邊更多的人。
通過一系列生動形象的實踐教學活動不僅可以通過實踐檢驗理論學習效果,又可以通過研討交流將理論知識反饋到下一步教學實踐中,這樣就形成了一個良性的閉環,既增強了學員參與思政課教學的熱情和積極性,也增強了學員自主學習的能力。
三、軍校思政課實踐教學拓展創新
一是打通課內與課外。課內,采取靈活多樣、生動活潑的授課方式,以思想政治理論課為主,選修課為輔的模式,有主題、有側重、有針對性的采用不同形式的實踐教學模式,增強思政課課內教學的效果。課外,還應充分利用學員隊、各種俱樂部和第二課堂活動等組織,自下而上的開展朗讀經典篇目、演唱經典紅色歌曲、觀看經典影片等活動,充分利用課外,讓學員從自己的興趣出發,主動自覺的進行思政教育,激發學員愛國情懷、強軍動力。
二是打通線上與線下。21世紀是人類全面進入信息網絡化的時代,可以說網絡正悄無聲息的改變著人們生活、學習方式。尤其是00后學員更是被人稱為“網絡原住民”,開展線上教學已經成為各專業、各學科的必然趨勢,目前已經有許多軍校嘗試開設一些線上的課程,并取得了不錯的效果。軍??梢栽跅l件允許的情況下充分利用網絡平臺對課內教學進行補充,增強學習互動性、主動性和針對性。教員可以推薦網絡上優秀的“慕課”、“微課”給學員,使學員在業余時間可以充分利用碎片化時間進行線上思政課的學習,并搭建網絡評論交流平臺,指導學員互動交流答疑解惑。
三是打通校內與校外。軍校由于特殊性相對比較封閉,對外交流較少,但是思政課的實踐教學不能陷于真空當中,與世隔絕。軍??梢粤⒆惚旧硇@特色和校園文化,比如校訓,辦學理念、辦學目標及校園文化精神等等進行實踐教學,但更離不開走出去、請進來的實踐教學模式。例如可以深挖軍校駐地紅色文化資源,像革命烈士陵園、紀念館和博物館等等,對學員進行實地革命理想主義教育,這種實地教學特別具有說服力和影響力,利用這些愛國主義教育重要場所和生動教材,開展形式多樣、生動活潑的主題教育活動,對學員進行愛國主義教育,通過鮮活的人物、事件,激發學員愛國熱情,傳承紅色基因。如空軍工程大學就將《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程和學員延安綜合演練結合起來,讓學員到“四八”烈士陵園、張思德紀念碑、抗大校址等地進行現地教學,通過現地教學學員們紛紛表示,在現場聆聽20分鐘的課比在教室聽兩節大課收獲要大得多、感觸要深得多。
總之,在思政課實踐教學中,要尊重學員的個性差異,引導學員由被動接受向主動學習轉變,激發學員學習興趣和熱情,培養學員實踐能力、創造能力、組織能力、分析能力等綜合能力,讓思政課實踐教學在軍校大學生思想教育方面充分發揮主渠道作用。
參考文獻:
(1)李芬.運用地方特色教育資源增強高校思政課教學魅力[J].德育,2012.
(2)劉伶俐.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網絡教學初探[J].西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
(空軍工程大學 ?71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