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娟
【摘要】目的:探討胎兒心臟超聲篩查對檢測先天性心臟病的作用。方法:選擇我院2020年1月~2020年12月于我院接收產前檢查的產婦2000例為對象,均進行常規超聲檢查與胎兒心臟超聲篩查,比較兩種檢查方式對先天性心臟病的診斷效果。結果:胎兒心臟超聲篩查對先天性心臟病的檢出率為0.45%,高于常規超聲0.10%,P<0.05;診斷準確率為100.00%,高于常規超聲22.22%,P<0.05。結論:胎兒心臟超聲篩查診斷先天性心臟病的價值高于常規超聲,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胎兒心臟超聲篩查;先天性心臟病;常規超聲;診斷
【中圖分類號】R714.5;R445.1 【文獻標識碼】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03.252
先天性心臟病屬于臨床中發生率較高的先天性畸形疾病,由胚胎發育時期心臟、大血管的形成或發育異常而造成,將造成心臟解剖結構異常,對患兒的健康存在嚴重威脅,且胎兒出生后病死率很高[1]。近年來,由于國內居民生活習慣的變化以及環境因素等的影響,先天性心臟病胎兒的出生率不斷上升[2]。針對常規超聲檢查對先天性心臟病檢出率不高的問題,有必要積極探討更為可靠的檢測手段。故本次研究以我院接收產前檢查的產婦2000例為對象,就常規超聲與胎兒心臟超聲篩查的效果做了一對比分析,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選擇我院2020年1月~2020年12月接收產前檢查產婦2000例為對象。納入標準:(1)孕周20~26周;(2)無其他特殊妊娠期疾病;(3)于我院分娩能夠持續隨訪。排除標準:(1)流產、死胎等者;(2)臨床資料缺失者;(3)依從性不高者。該2000產婦年齡20~37(27.86±2.13)歲;孕周20~26(22.75±0.45)周。數據比較采用同組產婦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比。
1.2方法
常規超聲檢查時使用美國GE公司提供的E8型超聲儀,探頭頻率設定為3~5MHz,檢查時產婦體位取平臥位,使用探頭確定好胎兒頭部位置,而后取三血管、上下腔靜脈、四腔心、右室與左室流出道、動脈導管與主動脈弓切面作為標準切面進行檢測觀察。
胎兒心臟超聲篩查時,使用多普勒超聲檢查儀對產婦的腹部進行全面檢查,探頭頻率控制為4~6MHz。仰臥位,在檢查中根據檢查需求輔助產婦調整體位。截取胎兒胸前橫切面,獲取心尖四腔、左室長軸等切面,對室間隔、心房心室、房室瓣等進行觀察。分析左房和肺靜脈的連接情況與四腔心切面情況。并將探頭放在胎兒頭部略偏斜的地方,觀察主動脈、左心室、肺動脈、右心室的連接情況,并觀察肺動脈與主動脈的較差情況,明確其關系以及大小。旋轉探頭,觀察心底短軸切面、三血管氣管、上下腔靜脈長軸切面,以評估心臟具體情況。
1.3觀察指標
(1)分析兩種檢查方法對先天性心臟病的檢出率,由兩名醫師分別進行常規超聲與胎兒心臟超聲檢查結果的分析得出結論。(2)隨訪至分娩,分析兩種檢查方法的診斷準確性。
2 結果
2.1兩種檢查方法檢出率比較
胎兒心臟超聲篩查對先天性心臟病的檢出率為0.45%(9/2000),高于常規超聲0.10%(2/2000),P<0.05(x2=4.467,P=0.035)。
2.2兩種檢查方法診斷準確性比較
隨訪發現該2000例產婦中分娩胎兒確診為先天性心臟病9例。胎兒心臟超聲診斷準確率為100.00%(9/9),高于常規超聲22.22%(2/9),P<0.05(x2=8.416,P=0.004)。
3 討論
先天性心臟病是造成新生兒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在病情輕微的情況下患兒無明顯癥狀,病情嚴重時容易出現發育遲緩、暈厥、發紺等,甚至可威脅患兒生命安全。文獻統計,目前國內約4000萬心臟病患者仍然沒有得到有效治療,且部分由于喪失最佳治療機會,失去了自己的生命[3]。對此,有必要強化產前檢查,及時篩查出先天性心臟病,以便于臨床及時處理,改善新生兒預后。隨著國內醫學技術的發展,超聲檢查的技術也逐漸成熟,常規超聲檢查屬于常用的產前檢查方法,但這雖然能夠檢查出胎兒在宮內的情況,但對胎兒心臟畸形的檢出率不高,準確率低,故需要探討更為理想的診斷方法。而近年來,心臟超聲檢查在胎兒心臟疾病的檢測中已經有了較多的應用,該方法較常規超聲能夠更為清晰地顯示出心臟結構以及分流情況,進而基于心臟結構、血流的異常以及心腔、分流速度與大小等,評估病變情況,診斷效果準備[4]。本次研究結果中,胎兒心臟超聲篩查對先天性心臟病的檢出率、準確率均高于常規超聲檢查,P<0.05,也驗證了該檢查方式的價值。但需要注意的是,孕早期胎兒的心臟仍然未發育完全,診斷結果的可信度不高,而孕晚期檢查胎心距離將會增加,且容易受到羊水等的影響,故檢查時間以孕周20~26周為宜,因為該時期羊水量適宜,心臟結構發育好,透聲情況好,所以能夠獲得更為清晰的圖片[5]。另外胎兒的活動度大,有利于顯示多切面,獲得更為準確的圖像。此外,心臟超聲檢查對醫師的要求很高,所以醫師應該具有豐富的經驗,熟悉胎兒心臟的解剖結構,對心臟畸形有深刻的認知,以避免出現漏診,檢查時也需要注意減少聲學偽像,避免干擾圖像,提高獲取圖像的清晰度,進而提高診斷的準確性。
綜上所述,胎兒心臟超聲篩查對診斷先天性心臟病的效果優于常規超聲檢查,檢出率與診斷準確率均較高,能夠為臨床工作的開展提供可靠依據,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胡友美.胎兒心臟超聲篩查在先天性心臟病檢測中的應用研究[J].影像研究與醫學應用,2019,3(5):184-185.
[2]包曉媛.胎兒心臟超聲篩查在先天性心臟病檢測中的臨床應用價值分析[J].影像研究與醫學應用,2019,3(17):212-213.
[3]吳詠軒,王海英.胎兒心臟超聲篩查在先天性心臟病檢測中的應用價值[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9,12(29):175-176.
[4]張艷菊.心臟超聲篩查在先天性心臟病檢測中的應用價值[J].基層醫學論壇,2020,24(10):1426-1427.
[5]梁宗槿,王東虹.心臟超聲篩查對胎兒先天性心臟病診斷及臨床應用價值評價[J].影像研究與醫學應用,2020,004(009):P.252-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