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玉仟
摘 ?要:巧用先寫后教教學法是提高小學高年級作文教學自主探究性與實踐創新性的重要措施,也對小學生創作水平、思維能力及自學能力等產生了積極影響。本文簡要分析小學高年級語文作文教學中運用先寫后教教學法的必要性,提出一些已經被實踐證明的科學有效的新方法來提高先寫后教教學效果。
關鍵詞:小學高年級;作文教學;先寫后教;方法
傳統小學高年級作文教學以模擬訓練與理論知識講解為主,在講解不同類型作文基本框架結構及語言特點等理論知識的基礎上,強硬要求小學生閱讀背誦與抄寫作文范例的中的語句段落,在加劇作文教學氛圍壓抑性、教學環節雷同性及小學生創作思維僵硬化的基礎上,也容易引起小學生對作文教學活動的厭倦或抵觸情緒,因此,老師應擴大先寫后教教學法在小學高年級作文教學中的應用范圍,從教學目標、內容及語言等多種層面來提高擴大其對優化升級作文教學模式的促進作用,促進了小學生創作及創新探究能力的共同提升。
一、小學高年級作文教學中運用先寫后教教學法的重要意義
(一)有助于提高作文教學效果
先寫后教教學法也就是先讓小學生根據老師設計的作文題目與要求進行自主思考與自由創作,老師對小學生作文進行點評分析,給出相應的修改意見。這種教學方法有效解決了傳統先教后寫教學法的弊端,加快了小學生和老師角色轉化速度,減少了老師對小學生創作思路與方向內容的干擾,幫助老師更加全面深入的了解當前作文教學模式及小學生作文知識體系的不足之處,為老師調整未來作文教學方向目標與內容方法等提供更多具有較強參考性與實踐性的數據信息,從而提高了作文教學質量。
(二)有助于激發小學生創作熱情
隨著年齡的增加,小學生作文教學難度及寫作要求也呈現逐步上升的趨勢,但是許多小學生作文基礎知識并不扎實,寫作熱情也不高,加之,作文知識較為枯燥難懂,作文教學氛圍也較為無趣,這些都打擊了小學生進行文學創作的熱情。還有一些小學生因作文成績一直不理想而對寫作產生強烈的抵觸情緒。先寫后教教學法是對傳統作文教學模式的突破創新,讓小學生自由創作,挖掘小學生寫作潛能,鍛煉小學生創作思維能力,提高了作文教學活動的靈活趣味性,同時,先寫后教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創作難度,讓小學生在創作實踐中獲得成就感與自豪感,幫助小學生逐步樹立寫作信心,從而緩解小學生對作文教學活動的排斥或恐懼心理,提高了小學生主動學習作文知識或進行文學創作的積極主動性。
二、小學高年級作文先寫后教教學法的運用前提
(一)積累寫作素材
老師應經常組織開展生活實踐活動,引導小學生認真觀察周圍環境及自然事物,鼓勵小學生利用課余時間來參加當地組織開展的民俗活動,幫助小學生開拓眼界和積累生活實踐經驗。同時,老師經常組織開展各種閱讀活動,在讓小學生認真閱讀教學文章的基礎上,還應與小學生一起閱讀自然科學、人文歷史及風土人情等多領域的書籍作品,另外,老師也可以組織開展讀書交流會或主題分享會,讓小學生介紹其閱讀書籍的心得體會,分享其生活學習過程中經歷的趣事,這些在強化小學生漢語語感的同時,也幫助小學生積累更多寫作素材,有效避免了小學生作文內容內容與情感空洞等情況的發生。
(二)掌握基礎知識技能
老師應按照字、詞、句及段落、文章等順序來創設基礎理論知識教學活動,其中字則是讓小學生準確掌握不同漢字的讀音、書寫技巧、基本含義及運用技巧,降低出現因漢字書寫或運用錯誤而導致文章語句不通順等情況的發生率。通過閱讀成語小故事、組織成語接龍及字詞找錯等方式來提高小學生詞語運用能力。利用反復閱讀優秀文章、背誦古詩宋詞及語句模仿訓練等途徑來提高小學生語言組織運用能力。同時,老師還應傳授小學生更多觀察分析、對比總結的方法技巧,講解寫作的基本思路與方法技巧,分析比較多種寫作修辭方法,有效提高了小學生作文用詞的準確靈活性、語句的流暢性及段落銜接的合理性。
三、小學高年級作文先寫教學策略
(一)篩選寫作內容
以往先教后寫作教學模式中,老師會先講解作文題目內容及要求,與小學生一起確定寫作思路及寫作注意事項,甚至還有老師會幫助小學生構思文章段落結構,這會限制小學生創作思路的拓展延伸。老師應根據作文教學方向目標、小學生作文能力及興趣愛好等來設計作文題目要求。同時,老師還應認真分析小學生作文中出現的問題,圍繞這些問題來設定相應的寫作任務。另外,老師也可以根據教材文章內容來設計寫作題目內容。最后,老師還可以傾聽小學生對作文教學活動的觀點與看法,鼓勵小學生獨自設計作文題目,這不僅提高了小學生對作文題目及要求的認同感,也鍛煉了小學生創作思維及概括思維,更激發了小學生進行作文創作的欲望。需要注意的是老師應適當增加一些開放探究性的寫作任務,給予小學生更多自由想象與創作的空間。
例如,在學習部編版語文六年級上冊《燈光》一文時,老師可以先讓小學生回憶和描述燈光的樣子,訴說其在黑夜中看到燈光時的感受,自由想象燈光的來源,許多小學生會將燈光與光明之神等聯系起來,提高了寫作內容的豐富多樣性。
(二)加強預習
在進行作文教學活動之前,老師可以與小學生一起復習作文知識,比如,可以閱。讀一些與作文題目相關的文學作品,也可以圍繞寫作任務來設計3-6個層層遞進的問題,讓小學生在閱讀文章或思考回答問題的過程中更好的理解寫作任務。另外,老師也可以鼓勵小學生說出其對寫作題目的觀點看法,肯定表揚小學生對寫作題目的與眾不同的觀點,讓小學生在交流互動中開拓思路。
例如,在學習部編版語文六年級上冊《夏天里的成長》一文時,老師設計“夏天里的成長”相關主題的寫作任務,老師可以先讓小學生自由閱讀文章,鼓勵小學生閱讀夏天相關的文章或觀看相關視頻,讓小學生對夏天有了更為直觀的認知,隨后讓小學生暢談其對寫作題目的理解,在降低寫作難度的同時,也拓寬了小學生寫作范圍,提高了小學生創作內容的真實豐富性。
四、小學高年級作文后教的策略
(一)創新教學方法
后教顧名思義就是對小學生作文進行點評分析,幫助小學生找到其作文分數較低的原因。老師可以靈活運用自我檢測、討論分析等多種方式來幫助小學生提高寫作能力。老師可以先讓小學生認真閱讀自己寫的文章,找出文章中錯誤的漢字詞語或語法,概括不同段落之間的關系,從遣詞造句、段落結構及情感等多種方面來自我評價自己的文章。隨后,老師可以讓小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來共同分析每一位小組成員作文的優缺點,讓小學生在交流中獲得新的寫作靈感。最后,老師對每一位小學生最先及修改后的文章進行依次點評分析,肯定小學生文章的優點,比如,語句通順、情感真實等等,指出小學生修改后文章中依舊存在的需要修改的地方,從而擴大了其對小學生作文的指導與促進作用。
例如,小學生在完成《夏日里的成長》寫作任務之后,老師讓各小組成員彼此交換作文,初步評價其他同學的作文,小學生根據其他同學的點評意見來反思或修改文章,老師對小學生原有及修改后的文章進行整體點評。
(二)創新寫作實踐活動
老師可以經常組織開展作文續寫或改編活動,讓小學生對教材上的文章進行改編,既可以是改寫故事人物的結局,也可以是改編不同故事人物的每一個選擇或性格,這在幫助小學生全面深入了解文章內容及人物性格特征的基礎上,也鍛煉了小學生拓展思維及想象創造力,讓小學生以模擬對話或表演情景劇的方式來展示其創作及情感表達能力。
正視傳統小學高年級作文教學模式的弊端,充分認識到先寫后教對提高小學生習作水平的重要意義,通過選擇寫作主題、創新點評分析機制等途徑來提高先寫后教水平,為實現小學生及小學語文作文教育事業的持續發展奠定了基礎。
參考文獻:
[1] 邱秋玲.先寫后教———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模式初探[J].師道(教研),2018(1).
[2]鄭松森.有據,有階,有法———高年級“先寫后教”寫作教學的操作要點[J].福建教育,2018(19).
[3]姚瑋瓊. 小學高年級"先寫后教"習作教學模式[J]. 新作文(語文教學研究), 2018(6).
[4]陳新福. 寫作教學:慎用“先寫后教”——《我的讀書故事》作文教學感想[J]. 新作文(小學作文創新教學), 20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