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莉軍
黨的十九大以來,黨中央對新形勢下加強基層黨建工作做了全面部署,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創新基層黨建工作,夯實黨執政的組織基礎”的新要求和新任務。作為黨的基層組織,在當前形勢下,如何開創新局面,如何在工作中發揮黨員模范作用,就成為了我們要深刻思考的問題。
一、現階段基層黨建工作面臨的新形勢
(一)經濟改革進入深水區
我國的發展呈現一系列新的階段性特征,出現了一系列的新情況、新問題。社會結構深刻變動,利益格局深刻調整,思想觀念深刻變化,這使得我們黨推進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任務極為艱巨、復雜和繁重,如何化壓力為動力、變挑戰為機遇,對黨的執政能力提出了挑戰。
(二)反腐倡廉形勢仍然嚴峻
近年來,中央高度重視反腐倡廉工作,成效顯著。隨著中央“打虎拍蠅”力度的加大,不少貪腐官員相繼落馬。隨著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 “四風”問題得到了有效遏制。但是,我們仍應清醒地認識到,消極腐敗現象和不正之風還沒有完全杜絕,反而變得更加隱蔽、更加不容易被發現。
(三)基層黨的工作薄弱
基層黨組織工作人員缺乏,且專職人員所占比例小,由于日常繁重的工作,“充電”時間也不多,且各方面投入也有限,導致很多黨建工作人員不能夠及時跟上中央和時代的步伐。
二、基層黨建工作所面對的問題和困難
(一)思想認識還有待于進一步增強
基層黨建工作不同程度地存在“說起來重要,做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的現象,黨建工作擺不上應有的位置,即使抓黨建工作也是被動應付,缺乏搞好基層黨建工作的責任和激情。
(二)黨建工作機制還有待于進一步完善
基層黨建工作的考核獎懲辦法、黨員的教育管理制度和激勵約束機制沒有建立、健全和完善,基層黨建工作缺乏必要的實施手段,號召力不強,推動力不夠,工作難以開展。
(三)黨建工作內容還有待于進一步豐富
基層黨組織生活缺少創新,存在流于形式的傾向,吸引力和凝聚力不夠;對黨員的思想教育缺乏針對性,教育內容枯燥,方式方法單一,缺乏生機和活力:黨建工作的載體創新不夠,基層黨建工作無特色。
三、加強和改進基層黨建工作
(一)準確定位,著眼全局,把握好基層黨建工作的結合點
做好基層黨建工作,必須準確定位職責任務,將其與業務工作緊密結合起來。首先,基層黨組織要把黨建工作延伸到實際工作中去,把提高黨組織戰斗力與具體業務有機地結合起來,使黨務工作和業務工作相互交融、相互支持、相互促進、互為補充。其次要強化“中心”意識,把具體業務及當前的難點和熱點作為黨建工作的重點來抓,以主動姿態服務、服從道橋養管各項工作的大局,創造性地開展黨建工作。
(二)加強學習,提升能力,把握好基層黨建工作的核心點
基層黨組織應堅持以理論武裝為首要任務,深入開展中國夢教育以及理想信念宗旨教育,重點學習貫徹好習近平總書記系列講話精神和黨規黨章;把握“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的導向,提高基層黨組織思想政治建設水平,著力在真學真懂真信真用上下功夫;注重改革創新,探索新的學習形式和載體,領導干部要帶頭學、帶頭講,定期組織集體學習。通過多種途徑,提升基層黨員干部能力,在推動學習型黨組織建設上取得新成效,在職工群眾面前發揮表率作用。
(三)落實責任,構建機制,把握好基層黨建工作的關鍵點
基層黨建工作,必須把建立健全抓基層黨建責任機制作為重點,使基層黨建工作落實到每一級組織、每一名黨員,讓每名黨員職責清晰、任務明確,真正使黨建責任縱向到底、橫向到邊、全面覆蓋、不留死角。
(四)加強培訓,搭建平臺,把握好基層黨建工作的切入點
秉承科學理論武裝、善于把握規律、富有創新精神的要求,本著干什么學什么、缺什么補什么的原則,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的方法,加強黨務干部的崗位培訓,努力提高學習、掌握、運用理論的能力,研究問題把握規律、指導實踐的能力,與時俱進、開拓創新、促進發展的能力,服務基層、服務黨員、服務群眾的能力;創建基層黨建信息員工作QQ群或者微信交流平臺,將黨建信息及時有效地傳達到每一名黨員。
四、黨建工作者要與時俱進,增強大局意識
創新,是21世紀最顯著的時代特征,也是對基層黨的建設工作的必然要求。基層黨建工作要實現創新,就必須增強大局和創新意識:
(一)要增強大局意識。
“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從大局中找準方位,扮好角色,發揮特色,圍繞后勤服務,創造性地開展各項活動,把廣大黨員和職工的積極性、智慧和創造力引導到如何為職工提供優質的服務上來,促進各項工作順利開展。實踐證明,圍繞大局做好工作,更能贏得黨政信任、職工擁護。
(二)要增強創新意識。
形勢在發展,社會在進步,黨建工作也要與時俱進,求新求變,才能跟上時代的節拍。在推進黨建工作創新方面,力求沖破思維定勢,實行換位思考,辯證思維,努力實現三個創新。一是觀念創新,找準位置。自覺把黨建工作置于單位發展大局中去定位,去運作,避免陷入就黨建論黨建的誤區,例如談維護,既要講維護職工的具體利益,也要講維護集體的整體利益;論分配,既要強調職工物化勞動在分配中的地位,兼顧公平的原則,也要重視技術、知識、管理、資本等智力勞動在分配中的地位,注重效率優先的原則,支持行政領導合理拉開收入差距,使各種要素在利益分配格局中合理配置。二是機制創新,突出實效。在黨建工作運行過程中努力改變教條化的工作模式、行政化的工作傾向,跳出單純以會議、文件、活動、檢查來開展工作的模式,本著有所進、有所退,有所為、有所不為的方針,突出重點,兼顧一般,大膽探索符合時代特點、適宜職工接受、黨政認可,更加開放、自主、靈活的運行機制。
(三)要增強調查研究意識。
基層黨建工作如何創新,怎樣發展?“沒有調查研究,就沒有發言權”。為了掌握工作的主動權,基層黨建工作者要把調查研究作為一項基本功,無論工作多忙,每天都必須抽時間深入一線,只有多走、多看才能多了解職工的思想動態,以便于更好地開展工作。
(四)要增強團隊和為基層服務意識。
搞好基層黨建工作,既要依賴黨建工作者的運籌帷幄,更要依靠黨員團隊成員的團結奮斗。首先,用“對職工負責,為基層服務”的價值觀來規范黨員隊伍的行為;其次,對工作實行責任制,既分工又合作,形成合力。充分發揮黨支部委員的作用,讓他們積極參與到各項組織工作中來。
只要我們認識到黨組織為了密切聯系職工,就需要有人從事組織工作;為了協調干群關系,穩定隊伍,調動職工積極性,就需要有人從事黨建工作;職工為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需要干部主持公道工作。我們黨建工作者只要把握好組織原則,團結帶領全體黨員把服務職工,促進經濟發展的理念掛在心上,練好內功把自身增強素質和增強服務大局意識放在首位,就一定會把黨的建設工作做得更好。
我們只要按照新的偉大工程的總目標,從思想上、組織上、作風上全面加強黨的建設,不斷提高領導水平和執政水平,不斷增強拒腐防變的能力,就能以新的面貌和更強大的戰斗力,帶領職工完成新的歷史任務。
(天津市教育委員會教育綜合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