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讓
摘要:目的:探討脛骨骨折采用MIPO技術與交鎖髓內釘治療的效果。方法:選擇我院2015年8月至2017年2月期間收治的80例脛骨骨折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40例,對照組運用交鎖髓內釘治療,觀察組運用MIPO技術治療,分析兩種治療方式的效果差異。結果:在治療有效率上,觀察組為97.5%,對照組為80%,兩組差異對比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在治療后手術出血量、手術時間、住院時間等情況上,觀察組顯著少于對照組,兩組差異對比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脛骨骨折采用MIPO技術與交鎖髓內釘治療中MIPO技術可以達到更為理想的治療效果,手術創傷小,手術時間短,術后愈合情況好,臨床適應性廣。
關鍵詞:脛骨骨折;MIPO技術;交鎖髓內釘;治療效果
脛骨骨折屬于臨床常見骨折類型,在骨折發生率上約為3.85%。臨床治療上主要集中在MIPO技術與交鎖髓內釘治療,由于患者脛骨營養血管容易因為脛骨遠端骨折而產生受損與功能障礙,脛骨遠端1/3骨不連越來越多,很多都由切開復位鋼板固定所引起,從而導致骨折端愈合受到抑制[1]。一些輕度開放性骨折我們非常慎重放入鋼板,但可以應用髓內釘;對于一些軟組織不好的患者我們不易切開,也可以應用髓內釘;對于嚴重粉碎的骨折,應用髓內釘治療效果可能更好。所以我們需要充分正視骨折及軟組織損傷情況,選擇合宜的手術方式尤為重要。本文通過選擇我院2015年8月至2017年2月期間收治的80例脛骨骨折患者,分析運用MIPO技術與交鎖髓內釘治療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15年8月至2017年2月期間收治的80例脛骨骨折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40例,對照組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齡范圍為29歲至52歲,平均年齡為(41.2±10.6)歲; 損傷原因中,交通事故為21例,工傷為14例,其他為5例;觀察組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齡范圍為27歲至54歲,平均年齡為(40.6±12.3)歲;損傷原因中,交通事故為21例,工傷為14例,其他為5例;所有患者均同意治療與研究工作的開展,簽署同意書。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病情上沒有顯著性差異,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運用脛骨骨折閉合復位交鎖髓內釘治療,我們術前對脛骨骨折情況做檢查,要明確骨折在踝關節面8cm以上,而后確定髓內釘直徑與長度,保持平臥位,保持連續硬膜外麻醉,選擇髕腱正中位置或者內側做手術人路,在平臺之下1cm設置開口,后屈膝關節可以達到90°標準,牽引或經皮鉗夾復位之后需要針對尖椎做朝下的擴髓處理,擴髓時也可達到髓內植骨的作用,而后置入髓內釘,要注意髓內釘的遠端一定要在中心,不然會引起遠端的內外翻,遠端進行3枚鎖定,進行多平面的鎖定增加髓內釘的穩定性,完善切口關閉。脛骨遠端骨折合并腓骨骨折,我們應用髓內釘治療時,避免腓骨骨折時造成脛骨骨不連的重要影響因素。
觀察組運用MIPO技術治療,術前做好X線對骨折情況做有效檢查確定,而后判斷鋼板的置入。保持手術仰臥位,運用連續硬膜外麻處理,而后進行對應牽引復位處理。如果屬于粉碎性骨折,可以運用尖點狀的固定鉗做蝶形骨塊穩固處理,同時也能運用3mm鋼針撬撥復位。透視下糾正骨折力線復位滿意,針對脛骨前內側開展近端與遠端2-3cm長皮膚切口,切口深入到骨膜上位置,這樣有助于T形鋼板螺釘放置在骨表面,遠端切口需要設置為弧形切口。需要對切口做鈍性分離處理,讓骨膜外構成皮下通道。當屬于脛骨近端骨折與粉碎性骨折情況時,可以采用T形或者L形鋼板插入骨膜表面,同時通過C型壁透視設備對骨折復位與鋼板定位做準確了解,而后再運用經皮螺釘做鋼板穩固,同時可以通過探針來做好螺釘定位。在骨折端運用2至3 枚螺釘,而后做好切口關閉。
1.3評估觀察
觀察兩組患者治療療效、手術并發癥、手術時間、住院時間等情況。治療療效分為顯效、有效和無效。顯效為治療半年后患者關節功能恢復較好,沒有關節疼痛與愈合不良問題;有效為治療半年后關節功能恢復較好,沒有明顯的不適狀況,但是偶爾有關節疼痛,但是不需要特殊干預便可自愈;無效為骨折愈合關節疼痛等情況都存在較為凸顯的問題,關節正常功能活動受到嚴重影響。治療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p]。
1.4統計學分析
將治療有關數據通過spss17.0分析,計量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使用卡方檢驗,以p<0.05為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治療有關手術指標對比
如表1所示,在治療后手術時間、手術出血量、住院時間等情況上,觀察組顯著少于對照組,兩組差異對比具有統計學意義, p<0.05 ;
兩組患者治療療效情況差異
見表2,在治療有效率上,觀察組為97.5%,對照組為80%,
兩組差異對比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在脛骨骨折治療中,影響骨折愈合恢復的影響因素較多,機體血運情況、軟組織的損傷情況、內固定物自身的力學機構特點等都會影響骨折愈合情況。MIPO技術內固定治療可以有效的達到骨折復位,同時降低手術治療中骨折的暴露范圍與時間,減少手術帶來的感染可能性,手術中不需要將骨膜切開,鋼板置于骨膜外,避免對骨質血運直接壓迫,不破壞骨膜血運,鋼板經皮插入,形成橋接固定,有利于骨折愈合,有效的確保了骨膜與相關組織的血運狀況,然而鋼板內固定治療本身放置在脛骨前外側,因此會有一定張力問題,受壓后容易導致對側骨分離,尤其是粉碎性骨折情況,如果復位情況不理想,則會導致骨不連與鋼板斷裂等情況。交鎖髓內釘治療在粉碎性骨折方面不需要嚴謹的復位條件,對骨折附近組織損害小,減少對骨折斷端血運上的影響,因此可以有助于骨折愈合。但是由于需要擴髓處理,因此會對骨膜血管形成損害干擾,同時髓內釘置人到髓腔中會提升其壓力,進而容易發生脂肪栓塞。如果固定不佳,也會引發松動與斷釘等不良情況,但在下肢長骨骨折中髓內釘的應用還是比較廣泛。
從本研究結果可以發現,雖然兩種方式都可以達到一定治療效果,但是MIPO技術可以達到更為理想的治療效果,手術創傷小,術中出血量少,手術時間短,術后愈合情況好,臨床適應性廣。
參考文獻
[1]李學軍.?交鎖髓內釘與微創經皮鋼板治療脛骨骨折的效果對比探究[J].?中外醫學研究,2014:39-40.
[2]余升華,?胡漢生,?范震波.?兩種固定方法治療閉合性脛腓骨骨折的療效比較[J].?臨床醫學工程,2013(04):42-43.
[3]陳坤壯,?蔡立雄,?溫建強.?通用型髓內釘治療肱骨骨折60例臨床研究[J].?中國醫師雜志,2013,15(10):1377-1379.
[4]陳果.?MIPO鋼板與髓內釘治療脛骨骨折的Meta分析[D].重慶醫科大學,2014.
[5]李西西.?四肢骨折采用微創經皮鎖釘鋼板治療臨床分析[J].?中外醫學研究,2014:129-130.
[6]陳果,?蔣電明,?倪衛東.?MIPO鋼板與髓內釘治療脛骨骨折的Meta分析[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4:12-13+16.
[7]吳紹衛.微創經皮鋼板與交鎖髓內釘對比治療脛骨骨折臨床 療效分析[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5,(12):104-106.
[8]成曉波.對比交鎖髓內釘內固定術與微創經皮鋼板內固定術 治療脛骨骨折的臨床有效性[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5,2(14):2695-2696.
[9]未東興.交鎖髓內釘與微創經皮鋼板治療脛骨骨折的觀察[J]. 中國醫藥指南,2015,(7):79-79,80.
(寧夏吳忠市紅寺堡區人民醫院?寧夏吳忠?75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