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蓉 王永斌
摘要:隨著我國小學數學教育課堂體制改革的不斷推進和深入,在開展我國小學數學高段課堂體制建設的過程中,小學高段數學教師應該更加有意識地充分運用科學的課堂教學策略去調動和激發每一位學生的自主評價的積極性,鼓勵每一位學生勇敢地提出問題,對存在的問題給予自主的探究、反思和評價,從而促進每一位學生全面、主動、和諧地成長。基于小學數學高段教學實踐經歷,本文探討了如何在我國小學高段數學課堂教學中促進小學生進行自主評價,從而培養小學生的自主評價意識,
關鍵詞:小學高段數學;自主評價;意識提高
前言:
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入和發展,小學高段數學教學的教學模式朝著創造性和開放性的方向不斷地深入和發展。小學高段數學的評價方向也日趨于重點關注小學生的學習體驗和對小學生進行多元數學評價的模式,最終貫徹落實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基于此,本文探討了小學數學高段教學中培養小學自主評價意識的有效方式和策略,以期為一線工作教育者提供一些參考與借鑒。
一、激發反思欲望,培養學生自主評價意識
對于小學高段教師來說,他們的基本任務是充分了解小學生的心理需求,采取合理的教學策略,有效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小學生進行高效的自主評價。其中,興趣作為學生的一種積極的認知傾向,也是學生自主學習、自我反思和自我評價的有效驅動力,可以促使學生對自己之前所學的知識進行積極的反思和評價。
例如,在教學“分數除法”這一節課之后,教師可以布置學生做這樣一道題目:“10小時行了全程的56,表示什么意思?提醒:10小時行的時間相當于全程所需時間的56說出數量關系式,并列式解答。”,在學生做出這一道題目并且書寫解題思路和答案,最后讓學生自己給自己的解題給出分數。這時,教師就需要對學生的評價給予積極性的鼓勵,如:“你的自評太恰當了”,“你的自評十分合理,有老師的風范!”和“你的評價非常創新,老師十分欣賞!”等等,進而鼓勵學生更多地對自己進行自我反思和評價,培養學生的自主評價意識
二、立足于實際生活,拓展學生自主評價的空間
小學數學的新課程標準強調了小學數學高段教學與學生實際生活的密切聯系。因此,小學高段數學教師應高度重視數學教學評價與小學生生活實際的聯系,讓小學高段數學評價回歸于生活的實際,拓展學生自主評價的空間,充分體現自主評價的現實價值。
例如,在教學“圓錐和圓柱”這一課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讓學生之間互相給對方出題,學生之間交互答題,在學生解出題目之后,讓學生進行相互評價,在評價中學會反思和改進,讓學生評價中學會圓錐和圓柱分別的特征是什么,讓學生學會識別圓柱和圓錐的高、側面和底面等等,學生可以在這樣的模式中學會自我成長,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培養和提高了學生的自主評價意識和能力。
三、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自主評價技巧
小學高段學生的年齡尚小,他們缺乏自主評價經驗。此外,在傳統的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小學數學教師也并不注重培養和提升小學生的自主評價意識和評價能力,因此導致學生對自主評價的技巧了解甚少,自主評價技能缺失。基于此,教師應該積極地發揮教師主導作用,創新性地教授學生自我評價技巧,讓學生學習和掌握自我評價的核心。
例如,在教學“位置和方向”這一課的過程,教師在讓學生進行自我評價之前,教師首先提問學生:“你們在學習這一內容的過程中遇到最難的問題是什么嗎?”,學生就會紛紛地回答,向教師傾訴自己在學習這一節課的過程中遇到的挫折,導致自己的學習進程受阻等等。緊接著,教師就可以接著提問學生:“你們認為這節課的重點內容是什么嗎?”,學生就會進行反思和思考隨后回答教師的問題。這時教師就可以問出這節自主評價教學課的關鍵性問題:“那么,你們這一次的回答的答案跟上一個是一樣的嗎?”,教師就可以適時地讓學生清楚和明白教學內容的重點和難點可能并不是一致的,因此,學生在進行自我評價的時候應該努力把握好評價內容的重點和核心,從而為學生更好地進行自我評價奠定殷實的基礎。
四、開展合作互評,培養學生自主評價能力
團結就是力量。在小學高段數學教學過程中,為了更好地促進小學生自主評價意識和自主評價能力的培養,小學數學教師就可以首先讓學生學會對同學進行評價,從而循循善誘,培養和提升小學生的評價能力。
例如,在教學“因數和倍數”這一課之后,小學高段數學教師就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學習能力對學生進行分組,讓小組之間相互出題,而后互相進行學習評價,讓學生盡快地實現被動接受評價到主動進行評價的轉換。除此之外,為了達到更好的評價效果,教師可以在每一個小組當中篩選擇優選出一個小組長,教師可以對這一個小組長進行重點培訓,讓他們學習和掌握評價的基本規范,從而慢慢地建立起他們自己的評價規則,從而達到以評促學,以改助學的教學效果。
再如,在教學“分數”這一課的過程中,授課教師就可以根據這一節課的重點核心內容給學生出題,如教師可以給出這樣的一道題目:“4/5=4a/5a”,讓學生在課堂上進行數學學習和探究,教師就可以通過提問學生:“你們認為這一道命題正確嗎,認為正確的站在班級的左邊,認為不正確的站在班級的右邊。”,讓學生利用已經學過的知識針對這一道命題展開討論,讓左邊組的學生對右邊組的學生的解題思路進行評價,讓右邊組的學生對左右組的學生進行反駁。在這樣的相互評價和相互反駁中,促進學生的評價欲望,完善和改進自己的評價技能。
總結:
綜上所述,培養和提升小學生的自主評價意識對于小學數學高段教學起著舉足輕重的推進作用。因此,小學數學高段教師應該積極地激發小學生對自主評價的熱情和動機,授人以漁,教會小學高年級學生進行數學自主評價的方式和基本規范。此外,小學高段數學教師也要做好積極的教學評價,讓學生在表揚和鼓勵當中,獲得進行數學自主評價的自信心,從而真正地實現以評促學的小學數學高段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杜芳霞.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數學自主探究性課堂即時評價方略研究[J].考試周刊,2019,(51):57.
[2]吳國明.數學課不妨讓學生多"評頭論足"——淺談小學數學課堂學生自主評價能力的培養[J].教育界,2020,(10):52-53.
洛川縣豐園小學 陜西 延安 727400